返回第22章 开干了(1 / 1)奶味小布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赵一忙着操作系统的事,人力资源公司那边也陆陆续续的招来了一些人,有一部分来自研究所,有一定的基础,但更多的是来自各个大学的实习生。

说实话,这个年月找大学生比找研究所的程序员更难,一是这些大学生还没参加过工作,没有被社会毒打,有点理想主义。二是这些大学生基本上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所以并不愁工作问题,再加上学习课程比前世紧张多了,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后来还是因为听到赵一这边有很多小型机提供给他们工作,才让他们愿意来这里实习,毕竟学校大部分都是课本理论为主,上机的机会并不多。

赵一看着眼前这二十来号人,对软件公司预订目标的完成有点打鼓。一是人数太少,二是技术普遍不过关,不能独当一面。但没办法,即使是十几年后,能够写个“hello world”就能进公司。

于是赵一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培训他们。好在他们理论知识还是挺扎实的,就是动手方面差点,而这边又能提供一人一台小型机,够他们练习的。

就这样边培训边工作,同时招聘一直没有停止。到八月底的时候,公司终于有了50来号员工。

这时候的操作系统也叫磁盘操作系统,就是我们知道的DOS系统,功能相对简单,没有可视化界面,这么点人还能应付得过来。至于赵一想写的办公软件以及后面的工业软件暂时别想了。

每天半天培训,半天检查他们的代码和帮他们解决问题。说实话,这目前是赵一最上心的一家公司了。

忙忙碌碌间,时间来到了九月二十日,赵一也终于得到了第四机械工业部的回复,答应了赵一的这次收购。

于是赵一留下了软件设计资料,让已经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来培训那些生瓜蛋子。同时安排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负责人及底层接口方面的负责人。

按照赵一的想法,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软件公司,必须挑选一个负责人来管理公司,那么就从这些负责人中挑选了,等自己忙完半导体公司的事情后,看看他们的表现再作决定。

安排妥当后,赵一就在机械工业部的人员陪同下,对那些需要收购的研究所项目团队和工厂进行接收。

有的研究所其实过得还可以,还没有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对于赵一这个私人公司的收购有抵触情绪,甚至是强烈反对,对工业部的人员拍桌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没办法,赵一只能祭出金元攻势,一是按照来自己公司的员工人数给予原单位现金补偿,这还不是收购费用;二是来自己公司的人员的工资提高到原单位的十倍;三是给来自己公司的人员购买社会保险,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四是如果异地工作,则公司负责提供住处及工作补贴,如果举家迁徙,则提供搬家费并提供户籍和住房。

虽然二三条现在已经是赵一的公司的标配,但是这些单位和人员并不清楚,而最后一条则是和沪上市政府沟通后获得的支持,没错,这个公司赵一决定放到沪上来,因为沪上这方面的积累最厚,而且沪上的户籍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当然该支付的资金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如员工住房就是赵一自己掏钱。

这么一讲,各方都得利,气氛又变得和谐起来,交接的过程也变得顺利许多。

跟着工业部的人员大江南北地走了一趟后,赵一终于在沪上将半导体公司和精密仪器公司搭建起来了。

然后赵一给精密仪器公司安排了各个半导体设备的研制,涉及的设备包括光刻机、蚀刻机、离子注入机、单晶炉、晶圆划片机、晶圆减薄机、气相外延炉、氧化炉、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系统、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象淀积系统、磁控溅射台、化学机械研磨机、引线键合机、探针测试台等。

这些设备中,有些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有些基本上等于空白。所以赵一将这些设备设计图纸和制备工艺都一一详细的复制了出来,然后交给公司总经理赵德尚,让其根据人员专业分组进行研究。

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还给不同的设备设立了奖金,由于制备难度不同,所以奖金也不同,但是都给了一个最后期限,每提前10天项目团队奖励1万元。

在赵一的眼里,给技术给资金给奖励,如果在1980年6月之前完不成就是不合格的。

忙完了精密仪器的事情,赵一又找到了半导体公司,将芯片设计方案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先进行芯片设计,至于制造,由于设备还没出来,暂时就别想了,不过厂房已经安排人员在建设。

通过对半导体公司人员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考察,在宙灵的建议下,让一个叫林爱国的40岁中年男人来当半导体公司的经理。

与此同时,赵一让律师事务所办理普思化学公司的相关手续,这家公司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研发生产半导体制造中需要的化学产品,涉及常用酸,常用碱,常用溶剂,通用气体、特殊气体以及光刻胶和其配套试剂等。

然后让人力资源公司帮忙寻找人才,最后赵一定了一个来自京都大学的段建宏教授。至于为什么好好的大学不待要来赵一刚成立的企业工作,赵一表示也不知道,教授自己说是私人原因不想谈这个方面的问题,而宙灵又推荐赵一留下他,那么赵一就留下他了。对宙灵的能力,赵一还是信任的。

忙着化学公司的事情,赵一也关注了下国内和自己公司使用的工业软件的情况。

有感国内工业设计软件和芯片设计软件的落后,赵一忙完了这些事情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而就赵一自己的软件公司小猫三两只,不说实力如何,但就磁盘操作系统的事情已经分不出人手了。

没办法的赵一又找上了机械工业部,将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说出来,并且表示希望能够借调一些既懂工业又懂程序的人员,可以给这些单位提供资金补偿,还有这些人员工资也自己支付。

机械工业部也知道我国工业软件行业的情况,再加上赵一的补偿承诺,就答应帮赵一问问。这个年代虽然科研人员匮乏,但是资金匮乏更严重。权衡利弊之后,他们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就这样,在赵一的再一次显示钞能力后,一只200多人的队伍拉了出来,也是安排在软件公司那边。一队人主攻EDA软件,一队人主攻CAD软件,一队主攻MATLAB软件。

赵一又是将三种软件的设计思路,一些算法和伪代码整理出来交给了三个团队,并且自己也参与其中。对别人来说写软件是一个绞尽脑汁的事情,但是对赵一来说就和被老师罚抄的学生没什么区别,除了工作量,没有任何难度。

这里面赵一还动了一个小手段,给予这些借调员工比他们原来工资高5倍的工资,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透露自己公司的福利和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等,还有展示自己超人般的技术实力。

希望这些借调的员工不管是因为钱的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都对他的公司产生向往,就是不知道忙完这些项目能够留下多少人。

不管这其中的困难和曲折,磕磕碰碰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软件公司、半导体公司和精密仪器公司终于起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