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盐课提举司,食盐产销全由一人一司负责。
既负责产,又负责销,容易生弊端,他们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少报产量,转而将官盐做私盐卖了谋取私利。
不如将产销分离管理,互相牵制,从制度上减少徇私舞弊的空间。
但是,主要负责产销的人还是有可能达成某种利益协议,合谋侵吞国家盐税。
还应当派出清正廉明的御史去巡察,京官与地方官没有共同利益,不会为他们遮掩。
如此下来,盐务基本可清。
更重要的是
钱明月在纸上画了一条线,将盐税提到最上面:盐务要全部收归朝廷管理。
铁。自汉以来,盐铁官营,可太祖爷放开了这一权限。
太祖爷的考量是,民间对铁的需求太高了,官冶铁数量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而且官家冶铁营往往官僚气太浓,生产效率低下,虐待劳工,贪墨银两……
允许私人冶铁,但是要缴纳课税。
铁课税比例是征收十五分之一,产铁十五万斤,征收一万斤铁。
对,收的是铁。那么重,那么大体积,怎么运送法?
太祖爷英明神武,再次运用“去中心化”思维:运送到附近的卫所,供他们制作兵器。
卫所军士又不是铁匠,哪里会做兵器?
卫所的兵器不是每个行省的军械营去打造吗?可是,掌管军械营的都指挥使总是向漕运和盐课提举司要钱,买原料。
那么问题来了,铁课哪去了?
又是一笔烂账!
钱明月头疼,提笔写道:铁课改银,朝廷直管。
又有新的问题,铁该课税多少呢?
铁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原料,不能因为朝廷穷,贪财,就毁坏了大梁的经济根基。
按照原来的税率,一万斤钢铁要缴纳66666斤铁,价值超过5两银子。
钢铁折现需要不菲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要想“铁课折银”政策能够顺利推行下去,就要降低税率。
降低税率还可以刺激钢铁生产,降低钢铁价格,方便人们生产生活。
钱明月在纸上记上:产铁万斤,课税三两白银,设铁课提举司。
盐铁都是普通百姓生产生活必须的,以其基数大,自然能为朝廷广罗财产。
但是,税负都加在普通百姓身上,不是钱明月想要的。有没有什么办法快速地从豪门望族、王公勋贵那里收罗银两、钱财?
他们喜欢什么呢?
钱明月看向自己习以为常的奢华宫殿,天下至尊至贵至富在此间。此间寻常物,民间朝思暮念,趋之若鹜。
富贵人所爱,不过金银珠玉,绫罗绸缎而已。
金银本是流通货币,不能放开给富豪。
绫罗绸缎与珍珠从来都是民间经营,已经缴纳商税,朝廷不宜再与民争利。
只剩一个,钱明月在纸上写上“玉”。
大梁有不少玉矿,该怎么开发呢?像盐那样直接开采,批发给分销商还是像铁那样,分给人去开采,按照产量课税?
第二个首先排除,因为玉与铁不一样,玉无定价,很难按产量定价课税。
第一个也不可取,因为玉矿意味着太大的财富,官营会出现种种私弊,朝廷想加强监管的话,就会带来行政成本提高。
索性划定一块矿产,将开采经营权拍卖出去或者定价销售出去得了。
主意不算是坏主意,也要有执行力、有公心的人去做,才能将想法变为现实。玉矿的开采,少不了玉矿产地官员的支持。
钱明月首先想到了辽东岫岩产的岫玉,主事人选已经有了,先生再合适不过。
南阳独山玉,钱明月首先想到了南阳王。
南阳王能不能用?事关宗亲,钱明月不愿冒险。
又不是无人可用,何必非用宗亲。可是,用谁呢?此事还得慢慢筹谋。
下一步做法已经有了基本框架,就看怎么创造一个合适的机会,发布出去了。
钱明月不急,她可以慢慢等待,稳稳创造时机。
钱明月去了文华殿,召见三公和吏部、兵部、工部尚书。
“圣人不再去文渊阁跟随三公读书,实在是对三公另有重任相托。大梁缺乏对武将的培养与选拔,已然危及江山社稷,若不能守祖宗基业,我等何面目去见先人!”
“西山武学绝不是说说而已,要真干,首先要有良师,然而大梁武官已经出现了断层,只能劳碌三位了。”
“传本宫诏令:以威远候为总教授,安国公、保宁侯为副教授,筹谋西山武学之事。”
姚尊儒拿出钱皇后的手诏,分别赐给他们。
不是商议,是通知。
皇后变得好生强势,没有拒绝的理由,威远候三人跪下:“臣定不负圣人、娘娘重托。”
钱明月点头:“要以武学诸事为重,日后不用来文华殿议事了大胆去干,莫要顾忌太多,有困难报到宫里来,圣人与本宫倾尽全力解决。”
威远候等人退下,钱明月对韩书荣说:“本宫欲以国子监监丞谢文通为辽东军政总督,韩爱卿意下如何?”
这是商议,还是通知?为什么皇帝在的时候不谈此事?皇后为什么绕开皇帝召见重臣?
韩书荣隐晦地说:“辽东都指挥使兼兵马大元帅是娘娘外公,若再以娘娘恩师总督辽东,只怕会给娘娘引来非议。还请娘娘三思。”
钱明月说:“靖北侯宜入西山武学讲学。”
这是撸了亲外祖父的兵权啊!这么大的让步,韩书荣不能再说什么:“娘娘圣明,便着人拟诰书吧。”
钱明月对姚尊儒说:“你去诰敕房一趟。”
可见谢文通的任命,皇后虽然早已想好,却也没有强势到直接下旨,韩书荣还算欣慰。
钱明月又问韩书荣:“辽东官吏可有空缺?”
“确有空缺,臣欲等春闱结束,遴选人才。”隐晦暗示她,不要随便安插人,坏了科举和吏部的权威。
钱明月点头:“本宫的意思是,殿试之后,吏部再举行一次考试,专门选拔前往辽东的官吏。”
有必要吗?考一次再考一次,不觉得浪费时间精力吗?
皇后又打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