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明月早早用过午膳,带领公卿重臣在京郊迎接周方正,简单的仪式后,两千兵马驻扎城外,周方正及将官们进京。
次日,帝后在中极殿设宴,为中西路兵马庆功。
大殿的柱子上镶着金龙,上菜的托盘都描金雕漆纯金的酒壶里装着琼浆玉液,纯银的碗碟里放着山珍海味。
殿上帝后带笑频频举杯,殿下伶人鼓乐笙歌,长袖善舞。
为了添加喜庆,庆功宴上公布了群臣的封赏
“中路兵马大元帅杨士钊、西路兵马大元帅周方正封柱国,授荣禄大夫。”从一品武勋和武散阶。
杨士钊和周方正早就将为部下请功的折子递上来了,根据功劳的高低分为三等。
钱明月则在他们原来官职的基础上,按照功劳高低进行加封。
三等功升两级,六品变五品。二等功升四级,六品变四品。一等功升六级,六品变三品。都授予了武散阶,三品及以上的授了武勋。
小皇帝说:“良田金银等赏赐,稍后以诰书传至各驿。至于今后职务,朝廷自有安排,诸位皆是良臣,朝廷必有重用。”
武将们纷纷起来谢恩,中极殿气氛热烈。
小皇帝说:“皇后,朕在这里,众卿难免倍感约束,朕还是回去吧。”
钱明月说:“妾也当回建极殿,好让众将军畅快宴饮。”
离去的时候,跟记注官嘱咐道:“记下来各自的秉性,交给本宫,本宫好知人而用。”
有周方正和杨士钊看着,应该不会闹出什么大乱子。
关键是他们酒越喝越多,有的大老粗就秉性暴露了:“赏什么良田金银啊,都不如赏美人。我媳妇前年难产没了,家里缺个管事的婆娘。”
“对啊,对啊!”
“你对啊个鬼啊!你家里有个母老虎呢!”
“我是说女人藏在宫里,光等着宴会的时候跳个舞可惜了,应该让她们嫁人,相夫教子。那谁,郑安不是还没媳妇吗?连升六级,啧啧,再娶个媳妇,多圆满啊!”
叫郑安的年轻人面色绯红,但无醉色:“张兄喝多了。”
“少着呢,再喝一坛子,还能去无定河边耍一圈!”
殿内人声嘈杂,都是人醉酒后的姿态。
有的吹嘘战功,有的显摆上面有人,有的划酒令,有的开荤玩笑,跟这庄严贵气的中极殿很不般配。
除了那个叫郑安的年轻人,他正襟危坐,偶尔浅酌。
他们的对话在嘈杂的声音中算不得什么,关键是一个在跳舞的伶人听到了,转身跪倒在周方正面前,说:“奴婢愿嫁于英雄。”
殿内一下子静下来,周方正吓了一跳:“这可不行,本帅女儿都跟你差不多了,这不是让人笑话嘛。”
武将讲忠义,他连年征战在外,妻子生儿育女,孝养老人,他怎么能贪色而背信弃义。
那伶人说:“元帅误会了,奴婢想嫁郑将军,不,不是嫁,做妾也心甘情愿。”
这!郑安脸色绯红:“这,元帅。”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武将纷纷起哄:“这个好!你就娶了吧。”
周方正说:“此事本帅做不了主,去禀了皇后娘娘再说吧。”
为了烘托中极殿的氛围,钱明月喝了几杯酒,有些晕乎,在百子千孙床上打盹,就听李兰英来报。
钱明月起身:“还真是稀罕事,蛮有趣的啊!本宫去看看。”
“私人事还是私下说比较好,罢了,让郑安与那伶人来建极殿见本宫吧。”
钱明月先见了郑安。
郑安只觉祸从天降,跪下行礼:“臣绝无逾越失礼之举,请皇后娘娘明鉴。”
皇宫里的女人,理论上来说都是圣人的。伶人那一搞,往大了说能让他掉脑袋。
钱明月说:“起来吧,本宫不是要问罪。周元帅说你是文武双全,璞玉待琢的帅星,将来必成大器。伶人失了管束,言行无状,不是圣人与本宫的意思,你莫多想。”
郑安弯腰:“臣谢皇后娘娘宽慰。”
“听你言说,似乎对那伶人无意?”
郑安都没看清那人什么长相:“臣无意冒犯。”
钱明月点头:“德才兼备的大家闺秀才配得上你。”
她突然动了做媒的心思,湖阳大长公主在给女儿相看人家,怎么看都看不中,不如将他介绍给湖阳姑母吧。
“可有定下亲事?”
“回娘娘,没有。”
“家中还有什么人?”
“父母俱在,上有两个兄长,下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父亲做什么的?”
“父亲是威海卫指挥使。”
钱明月了然,这是个出身武将家庭的官宦子弟:“周方正说你璞玉待琢,可愿到西山武学学习?或者想去地方任职?”
郑安跪下:“臣愿去西山武学,求娘娘恩准。”
“好,本宫记下了,退下吧。”
郑安出了建极殿,钱明月召见那伶人,却见她深秋天衣衫单薄,命人拿了个薄被给她:“披上暖暖吧。”
伶人声音都打颤:“奴婢谢娘娘恩典。”
“郑安无意,你是什么打算?”
“奴婢亦不是非他不可,奴婢,奴婢只是想离开教坊司。”
“哦?”
伶人磕头:“娘娘恕罪,奴婢不想过终年不能吃饱饭,三九天穿一层纱跳舞的日子了。奴婢宁可布衣荆钗,洗衣做饭。”
“那为什么选郑安?”
“他,他,他长得好看。”
好充分的理由,钱明月无法反驳:“那,如果其他武将愿意娶你或者纳你,你可愿意?”
“回娘娘,奴婢愿意。”
“其他伶人也是这么想的吗?”
“是的,姐妹们都想做普通女人,相夫教子。”
谁愿意出卖色相,做毫无尊严的玩意儿!
钱明月索性让周方正和杨士钊统计了一下愿意要女人的武将,将愿意出宫的伶人都放了出去。
伶人与武将皆大欢喜,这事儿就完了吧。
没有!而且还引起一场小小的风波。
第二日,朝廷赏赐的金银也到了。
有个叫肖虎的莽夫满大街买买买:“要娶媳妇了,皇后娘娘赏的媳妇,可俊了,买些礼物好成亲。”
一时间,在京中传为笑谈,也不算什么大事。
问题是次日朝会上,礼部给事中成大立上了长长的奏疏。
皇后又打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