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念祖求见:“如今黄河故道已经疏通,若令黄河复故道,可减轻连年来黄淮下游水患。”
钱明月说:“此举于国有利,于山东一带呢?”
“近年应当无碍,但黄河多泥沙,往后难以保证。”
钱明月垂眸:“山东之民想必不喜欢黄河吧。”
年初的时候,国库捉襟见肘,若兴工事只怕户部会极力反对。终于国库充实了,又冒出一个想造反的齐王。
如果将黄河人为改到山东去,在山东人头上悬了一把利刃,就怕会把山东民心送到齐王那边,那平叛可能就更难了。
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危险,比如齐王个丧良心的掘开大堤,偏说大堤是自己决堤的,百姓不明真相,可能会怨上朝廷。
姬念祖不明白钱明月的顾虑,但看出了她的犹豫:“眼看到了麦收时节,不宜征劳役兴工事。”
钱明月恼火,齐王杵在山东实在太耽误事了。
既然想谋反,为什么迟迟不行动?
他一定是在等机会,等黄河水患,或者番邦兴兵,朝廷内外交困的时候,再给她致命一击。
她为什么要放任他寻找利于自己的时机?
钱明月有心让郑恒拟制,话到嘴边又咽下去,自己提笔,给济南卫指挥使和郑安写信,让他们妥善行动,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齐王。亲手交给銮仪卫,让他们秘密传信过去。
郑恒从翰林院编修直接升到了翰林院待诏,侍奉文华殿,他觉得自己一定会像前几任那样,不久就高升。他的朋友家眷下人也这样吹捧他,不过几日,他就洋洋得意忘形了。
今日离了文华殿,与几个朋友饮酒清谈时,他得意地说:“不久就要有战争了。”
“娘娘要打仗?打哪里?”
“东面。”
“高句丽吗?”
“齐鲁。”
“何出此言呐?娘娘看起来像是要忍到那人先动手呢。”
“娘娘改变主意了,不信你且瞧吧。”
“你怎么知道的?皇后下诏了吗?”
郑恒自得:“皇后担忧黄河水患,召见工部尚书,但没有下什么诏令,不了了之。随后写了什么,交给了銮仪卫。文书都是愚兄起草的,这次她自己写,必然是密诏。”
“会不会是给圣人的信笺?”
“给圣人的信笺,皇后娘娘不会是那副神态。”郑恒很确定地说,“去年皇后娘娘让人疏浚黄河故道,就是打算让黄河回故道的,但是现在又犹豫了,一定是因为齐王。”
“她想解决了齐王,免得日夜忧心。”
听者都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回去之后,不免跟亲眷友人说起此事:“我跟你讲,你不要告诉别人,皇后要动齐王了,因为她知道齐王有了不臣之心。”
“我知道了一个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齐王造反了,皇后要派兵打齐王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久,京城文人圈都知道了。
钱时重进宫来,问钱明月:“臣听闻皇后娘娘下诏平叛,可是需要户部调集粮草?”
钱明月心头一跳:“平叛?谁叛乱了?”
钱时重本来就古板的脸板得更硬了:“若无此事,必然是有人造谣生事,拿着朝政戏说惑众,贻害无穷,请娘娘彻查此事。”
钱明月点头:“伯父是怎么知道的?此事交给大理寺审查,伯父要协助大理寺一二。”
钱明月目光落在文华殿的两个人身上,陈迩正襟危坐,郑恒正在写东西。
“郑恒,你在写什么?”
郑恒惊得站起来:“回娘娘,臣,臣为娘娘记注。”
钱明月说:“你真是痴了。现在陈迩是记注官了。”
陈迩起身:“回娘娘,臣已经记录完成了。”
郑恒在用写东西掩饰自己的心虚与慌乱,就是他说的。
文华殿处理的都是大梁的大事要务,在文华殿侍奉,嘴严是最基本的要求。莫说文华殿,便是在户部、吏部、工部做事,也不能把业务拿出去宣讲啊。
郑恒,一个机灵得过头的人,怎么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
文华殿决不能容一个没有保密意识的人,但她一时还不能处置他,不能让泄密一事查到郑恒头上,因为从文华殿流出去的消息,假的人们也会认为是真的。
罢了,过些时日挑他个错,处置了就是。
不用钱明月出手,大理寺也没查到郑恒头上,因为郑恒请当日一起喝酒的翰林院编修顶罪了,许诺帮他讲情。
文华殿,大理寺卿张毅铎向钱明月禀报谣言来源:“翰林院编修汪墉认为齐王图谋不轨,希望朝廷主动出击,醉酒与友人聊起此事,但以讹传讹,就传成娘娘要出兵平叛谁了。”
钱明月笑:“原来如此啊,也不是什么大事。”
郑恒偷偷抬头,对上钱明月似笑非笑的眼睛,吓得瑟缩一下。
“这汪墉该怎么处置,还请娘娘定夺。”
“本宫再想想吧。”
张毅铎退下后,钱明月问:“你们说,该怎么处理呢?”
郑恒犹豫了一下,说:“臣以为此事影响恶劣,应当重罚。”
这个郑恒,逢着弱主昏君,就能成长为一代奸雄啊,可惜了,她不昏庸,一定要拿下这个口蜜腹剑的小人。
陈迩说:“臣不懂刑律之事,一切但请娘娘圣裁。”
这个陈迩,滑不溜丢的挺有趣。
“这轻重也难掂量,总之是不适宜留在翰林院了,让他去南阳府学做个先生吧。”
那在地方是极其受人尊重的身份,但也意味着汪墉彻底断送了政治前程。翰林院是通天梯,南阳府学的先生却几乎没了再从政的可能。
更令钱明月没想到的是,郑恒竟然跟汪墉说:“皇后娘娘要将你革除功名,是愚兄冒死苦求,才得这个结果。”
汪墉,对郑恒感恩戴德,两人的友情更坚固了。
任长宗将消息奏报给钱明月,钱明月差点儿惊掉下巴:“本宫从未见过如此阴险狡诈之人呢。”
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小皇帝,解释事情经过,吐槽郑恒的为人,让他警惕这种“口蜜腹剑、欺上瞒下、翻云覆雨”的小人。
多年以后,帝后都驾崩了,这封书信被嗣皇帝发现,收拢到帝后文集中,成了史家认为钱后主动剿灭齐王的铁证。
皇后又打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