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章的章末,诗诗做了一点修改,有必要的回头瞄瞄哦!
因为国庆中秋碰撞缘故,诗诗迎来一场校友相见,所以耽误了更新,今日会补上!3
南见:“跟上。”
舒鹰震惊:“我们要跟着?”
南见:“保持距离,莫让发现了。”
“”舒鹰无法相信,这真的是南见会交代下来的事儿吗?
之前他还觉得南见可能觉得白诗身上有什么可利用的,但是现在他真的看不来任何利用了。
到底,这个白诗有什么不同于其他人的?
“那个,嬷嬷,太后娘娘可说了寻我何事?”
就是记忆力,她和陈太后的接触实在是太少了,更加没有这样召见过她,才让白诗心里觉得有些紧张了。
难道陈太后是因为她和南见最近
哎呀!不会是上演那种豪门剧情,婆婆要出来阻扰他们的接触了吧?
白诗脑海里满满的都是一些千奇百怪的猜测,知道崔嬷嬷回答她的问题,才将她的思绪稍稍拉回。
“太后老人家并没有告知老奴,不过想来就是要见一见白二小姐。”崔嬷嬷面容和善,说话也轻和。
只是,不光是她觉得不太可信,连雅奴和颖婢都是。
这崔嬷嬷可是陈太后身边最得心得力的人,就算陈太后真的没有对她明说为何要寻白诗到巢凰殿,她也不可能真的一点情况怎么样都不知道?
不说就不说吧!陈太后也不能吃了她。
到了巢凰殿,白诗被带到内殿,看到了正在佛前诵经的陈太后。
崔嬷嬷:“太后娘娘,白二小姐到了。”
陈太后这才停下来。
崔嬷嬷立即上前去将陈太后扶起。
在陈太后转身面向白诗后,白诗先是愣了一下,这可算是她来了以后第一次见到陈太后,虽说她的一身行头也算作随和,可看到脸就发现她的不怒自威,一定让不少晚辈秒怂。
虽说也是中年太太了,可或许因为身份尊贵最是有资本保养的女子,看起来的年龄至少要比本岁少了十岁左右,风姿卓越,充满高贵的女人韵味。
没有时间再接着往下想,白诗将自己从思绪里召回,连忙福身行礼:“参见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陈太后:“不必多礼。”
“谢太后。”白诗得到回应后站好。
陈太后看了崔嬷嬷一眼,崔嬷嬷立即会意的搀扶着她的手臂到了旁边的椅子坐下。
坐下后,陈太后看了一眼旁边的位置:“过来与哀家一道坐着吧!”
白诗瞟了一眼那个位置,笑着说:“太后娘娘,我站着就好。”
陈太后倒是颇感意外的看着她:“什么时候与人这么客气起来了?”
从前的她哪会跟谁客气呢?哪怕是与她这个皇太后,也没有什么客气可说的。
今日倒是好像是在束手束脚什么似的。
难道她自己心里也因为
陈太后笑而不语,她又哪里是那么轻易让人猜透的人呢?
“真要站着吗?”她再问,“不与哀家一块坐吗?”
白诗目光在空位上停留了一下,还是觉得那个位置充满着阴谋,可陈太后既然又继续提了,她再没有拒绝不坐的道理了吧?
“那便多谢太后娘娘。”那就坐咯。
哪怕如坐针毡也要坐到底啊!
她规矩礼貌的看向陈太后:“不知太后寻我前来,为的何事?”
说吧!她已经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不会有任何措手不及了,不就是要她与她的儿子保持距离吗?
最多她便表现得无辜一点。
她也是不想的,是她的儿子喜欢缠着自己才是。
陈太后面带微笑,终于显得了一份和蔼:“最近哀家的儿子给诗儿添麻烦了。”
儿子!!!
明明刚刚心里还清清楚楚她的儿子就是南见,可是被她自己这么一说,她竟然一时反应不过来。
但是也很快反应过来,白诗笑道:“太后您说笑了,摄政王可是摄政王啊!什么事儿都能够自己解决,没有麻烦给我的。”
陈太后注目看着白诗,对于她的反应也不觉得是意料之外。
陈太后:“摄政王忙碌,体恤民情,只是也不愿意自己多交几个知心人,所以听说诗儿如此行善济弱,自然也就更加注意了。”
白诗尴尬却不识大体的一笑。
陈太后忽然松了一口气:“不过过了今日便好了,哀家的外甥女就要来京了,她从小就和摄政王青梅竹马,深得摄政王的心。”
“”
白诗这下懂了,原来陈太后是这样的段位啊?
虽然不是她所喜的,可也算是厚道了。
她猜,接下来陈太后一定就是和她喝喝茶,然后有意无意的说说关于这位外甥女和摄政王是什么样的青梅竹马。
果然,接下来就是这样了。
到了最后她走了,也除了这个话题并没有升级到什么其他的话题。
能够离开,白诗也是逃似的要离开皇宫。
雅奴和颖婢跟随在后面都带着几分不解,怕跟不上的迈着大步伐。
“小小姐,都进宫了,不去看看皇后娘娘吗?”颖婢问。
白诗:“明日不还得进宫吗?”
明日再见就好了。
颖婢:“可小小姐每次进宫不都是要见一见皇后娘娘的吗?”
白诗:“自然是今日见不了。”
雅奴拉住了还想说的颖婢,然后给了她一个眼神暗示,看不到小小姐不愿意多说吗?就不要再追问了。
颖婢抿了抿唇,不问了。
就在她们感受到白诗的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她们也立马加快了速度,可是刚刚加快的速度却猛地一下就停下来了。
充满疑惑的她们抬头一看,才发现白诗会注意到了站在前方的南见才停下来的。
南见故作不知的询问道:“你去过巢凰殿了?”
白诗瞪着南见,他是明知故问吗?
南见:“怎么?”
还装?
南见却仍旧是疑惑不解的看着白诗,仿佛是在说他应该要知道吗?
“装模作样。”白诗到底还是忍不住吐槽一句,然后绕过他离去。
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