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云当初看《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就觉得战争场面太少,对于整部剧来说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小瑕疵。
这毕竟是讲述大明王朝的电视剧,明朝相比较其他朝代,还是有不少让人称道的地方的!
就比如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在两百七十多年的大明朝历史里:不称臣、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
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最后一个汉家王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份开国“宣言”,一直践行到最后一位正统的崇祯皇帝。宁可吊死在煤山也不愿逃离京城。扼腕叹息之余,还是多少有点敬佩。
要说到历史上比明朝强大的汉家王朝,恐怕也就是汉唐了。但是哪怕万国来贺的汉唐,不照样有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的和亲吗!
站在局外人的眼光看汉唐,史书上写的再华丽,和亲这一点也难以掩盖。
毕竟送公主去向敌人和亲,求取和平相处这种事,怎么说也谈不上多光彩……(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所以钟云觉得,既然大明王朝这部剧,在后世豆瓣有这么高的风评。
那不如再在原剧情不变的基础上,再适度的多添加一些,符合明朝中后期的,那些历史气息浓郁的战争史实片段。
虽然《大明王朝1566》整部剧的抗倭大战,并不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几乎就是一笔带过而已。
但是一部讲述明朝历史的剧,战争场面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忽略成这样。
最后导致剧里的每一场战争戏,在连贯性上都与整部戏风格,有些格格不入。造成了战争戏拍摄的不严谨,同时也是这部戏被吐槽最多的,最大的败笔。
因为只要是稍微懂点明史的人看这部剧,都会知道在整个明朝历史中,大明和倭寇的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件能一笔带过的小事!
抗倭战争,在明朝的时间跨度,可以说是非常的漫长!
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倭寇就已经开始小规模骚扰大明海防。
到了嘉靖年(朱厚璁),这种骚扰随着倭寇兵力规模的不断加大,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入侵!而且战争规模达到顶峰。(这里可能有童鞋会说万历,万历年间的倭寇兵力是最多的,但是那时候的主要战场是在棒国境内。明朝境内没太多波折。)
因为当时是岛国的战国时期,很多岛国浪人在国内活不下去,只能铤而走险加入海盗行列。
所以倭寇的骚扰几乎是从明朝开国,一直打到南明覆灭。这场战争在明朝两百多年历史里,就从没中断过。
所以归根结底,既然要拍一部嘉靖年间的明朝大戏,就更不应该把这一段抗倭战争的历史给忽略掉。
而且抗倭战争的成败,在剧里也有很重要的成分。
因为这其中牵涉到严党。而在剧里严嵩自己都说过,浙省不能一日没有胡宗宪。浙省的改稻为桑,同样需要胡宗宪。就连抗击倭寇对沿海的骚扰,也一样离不开他。
所以这部剧的战争戏份,完全可以再多一些。还有抗倭功臣戚继光以及戚家军的戏份,也应该多一点。
再一个,既然是明朝历史正剧,更多的应该是给观众做科普。让观众们能在看剧之余,能够深入的了解到戚家军,了解这样的明朝第一强军的风采。
感受一下能打的倭寇闻风丧胆的鸳鸯军阵。还有其他一些明朝军队的战术战法,以及历史上明军的军事装备。
所以钟云在得知了自己老爸的公司,参与了大明王朝的投资。
他经过自己对剧本创作的熟悉,然后系统的评估。
觉得在不破坏原本剧情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明朝名将指挥的战争场面,理论上可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所以钟云就和钟爸沟通,让他以投资人的身份,对剧组施加影响。在剧中尽可能的穿插一些,戚继光领导戚家军打倭寇的戏份。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明王朝1566》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从战争开始。
首先是改稻为桑的国策被农民们拒绝执行,江浙的郑必昌何茂才不得已下命令,动用军队的人马来踩踏秧苗,借以镇压和逼迫农民改稻为桑。
结果这个事件引起了胡宗宪的不满,他赶紧命令戚继光带兵去阻止。
此时明朝不少军队,已经开始卷入了改稻为桑的国策里面。
但是戚继光的戚家军,军法很严,踩踏秧苗的军人全要接受到惩罚。胡宗宪为了民心,不惜一切代价。
所以在《大明王朝1566》短暂的战争情节里,主要讲述的就是胡宗宪与戚继光。
后面加了一个齐大柱,还有倭寇头目井上十四郎,这些都是战争场景的主要人物。
正是由于这部剧的战争戏戏份不多,所以剧组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也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了《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抗倭大战,成了不折不扣的虎头蛇尾。
首先是战争戏在这部剧里就像是跑龙套的,不仅打的随意,道具和演员也是表现的漫不经心!
战争场面就跟一部平常的烂片一样,造成了这部戏唯一的不足之处。
就因为这部剧原定的战争戏很少,所以也容易被导演和编剧忽略,导致拍出来的战争片段太过业余。与这部巨作的地位格格不入。
因此比较显眼,观众看完,不仅对这部戏高度评价,还有对于里面的战争片段的不用心提出了质疑,也是情有可原的。
如果能好好打磨一下战争场面,就算不能超越上一世的口碑,最起码的也让这部剧的短板被弥补掉,使得原本可以避免的差评更少,也是极好的!
话说回来,结合历史来看这部剧,就能明白为什么抗倭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这么久了。
严嵩还是有私心的,倭寇不能不剿,也不能全剿。因为倭寇全剿了,就不需要胡宗宪了,更加不需要严嵩了!倭寇剿完之时,就是严党倒台之日。
所以大明打倭寇,也是一个在政见不合的环境下,养寇自重的过程。
同时也间接的证明了,胡宗宪的抗倭战争成败,对于整个朝局的影响有多大。
所以钟云觉得应该多一些有关战争之间的事情,更好的结合历史,把剧情和历史的张力,完整结合在一起,然后释放出来。
剧组是分成四个分镜头拍摄,女同学们主要拍的是宫廷和室内戏。
钟老师和男同学们就比较倒霉了,他们就要拍的正好是一小段战争戏。
一看钟云全副武装的武将装扮,就能看出他会演一个能露脸的武将,而班里的男同学们则是演他身边的小兵。
所以现在同学们都穿上了明代兵丁的盔甲的戏。
想想吧,十几斤金属做的盔甲套在身上,还要在烈日底下拍战争戏。也难怪陈保国和倪大洪对他们能不能吃苦有质疑了!
刚考进中戏的学生们,哪一个心里不是自命不凡,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这种心里落差,一时之间还真不一定能熬得住。
不过再难熬也得熬,钟老师就是要让这批学生们,在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中,自我蜕变。
“钟老师,一会倭寇冲锋的时候,会有几个炸点在你们方阵后面爆炸。上面都是细沙没有什么危险,就是声音大了些。你们不要害怕,按照刚才说的演完这一段就行。”
负责拍摄这段戏的副导演,已经完成了拍摄准备,走过来和钟云说道。
按道理,导演没必要和群演解释这么多,但是这些学生们不是剧组招的演员,钟老师也不是普通龙套。
钟云倒是没有任何异议,他微笑着回应道:
“我们没问题的导演,开始了您招呼一声。”
导演听完,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而是回到摄像机的位置,拿出导演喇叭喊道:
“好,各部门注意,战争场面第一场,准备开拍……”
…………
今天的戏份拍完,收工的时候,钟云把学生们重新集结起来。
看着表情疲惫,一脸生无可恋的学生们说道:
“我知道大家今天很累,也很辛苦。今天带你们来剧组,就是想让你们明白,演戏并不是对着摄像机背台词做表情。演戏是一件需要所有演员,全身心的去付出情感投入的事。”
说完这段话,看着日有所思的同学们,钟云继续说道:
“就比如拍群戏,主角一个人是带不动整个场面的,需要所有人配合。大家今天也有做群演的经历了。我希望你们能好好的记住今天的经历。以中戏的知名度,你们只要过个一两年,很快就会有机会去其他剧组,或成为主演,或成为重要角色。等你们将来出了名,我希望你们都能保持谦逊,对剧组工作人员好点,对身边的普通群演好一点!”
钟云话音刚落,陈小云就抢先一步表态道:
“钟老师您放心吧,我们班这些人可都是好脾气,不会做出一夜成名就目中无人的事的!”
她身边的刘羽欣也呵呵笑着,自卖自夸的说道:
“对啊钟老师,我们不会给学院抹黑的,咱才不会对群演趾高气昂呢!”
“好吧,都记住今天的话,以后谁要是敢在片场耍大牌,我就把她逐出师门!”
钟老师表情认真的说完,随后又扫视了面前这些,一个个憔悴不堪又精神抖擞的学生们,继续说道:
“行吧,今天你们的表现我很满意!第一次演群戏,不怕苦不怕累,没有给学院抹黑。都去收拾一下东西,准备回学院。”
钟老师这句话说完,学生们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哦,回去喽!”
“我要回去美美的洗个澡,汗水都把我腌入味了!”
“谁不是啊!我流的汗汗流的就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