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章 霜叶残飘落边塞笙寒(1 / 1)水鱼要吃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前天突厥使者入东宫请见萧后,朝野内外就处处透着诡异。

先是有御史言说突厥使者在长安多行不法之事,搞得天怒人怨。而鸿胪寺也不加以约束,请求老李下旨赶突厥使团出京,并追究鸿胪卿李孝基及少卿刘世龙的罪责。

李渊果不其然的大怒,在满朝的哗然之下以诽谤外邦上使的罪名扒了那御史的官服,送进了大理寺,好悬没闪了众臣的腰。

彼时上朝的秦王殿下不顾唐王李建成的拉扯,当庭表示抗议,数落皇帝这是亲小人远贤臣,结果一起吃了瓜落,被罚去承庆殿面壁思过。

秦王被罚,和某黑心赵王的待遇就不同了。

淮安王李神通、魏国公裴寂、宋国公萧瑀、陈国公窦抗等宗室外戚俱都求情,结果惹的李渊狠狠的发了一通脾气,罢朝而去。

看上去,这货为了跪舔突厥已然不顾脸面了。这么堂而皇之的包庇突厥使臣,站在正义的对立面,使得不少朝臣都暗怀义愤。

而透过这一次的秦王被罚事件,也使得许多人突然间发现,宗室与外戚集团看似抱团,但其中也是分派系的。

比如义安王李孝常、永安王李孝基,还有延安公窦威,当时都在冷眼旁观,半点求情的意思都欠奉。

再对比这几天借着陪同骨咄禄特勒的名义不断进出东宫的各路朝臣,有些自认嗅觉敏感的,便觉得这长安城隐有大事要发生了。

所以李大德在叮嘱孙华保密时,后者半点也没怀疑,甚至还觉得这才是应有之意。但要调动驻京军队,尚需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很快,理由就来了。

八月二十六日,某个疑似叼了条蛇的白色身影飞落城东国公府,引起一片尖叫,过不多时,内宫便有诏书直接下到了孙华的府上。

百骑司密报,蒲州境内有流寇作乱,趁秋收之际毁坏农田。蒲州刺史韦义节乃一介书生,不顾别驾柳昂的劝阻频战不利,致使匪徒壮大,已有民变之势。

老李在两仪殿发了火,据说还把为韦义节求情的李建成踹了个跟头,在某赵王的建议下,急诏武乡公孙华领蒲州行军总管,率白水军东进,扑灭乱匪。

消息一出,朝臣的反应各自不同。

似裴寂这种皇宫、后院傻傻分不清楚的“自己人”,总觉得这事儿透着诡异,像是某赵王炮制的黑材料。

而诸如李孝常、李孝基这等,则是暗自忧心,觉得外乱未平,内忧又起,老李抱突厥大腿的做法果然是有几分道理的。在对待突厥使团时,便越发小心翼翼起来。

而像杨续、崔长先这种肚子里暗藏猫腻之人,在冷眼旁观之余又心下暗喜。

现在李唐大军俱都在外,长安城除了禁军四卫,便只有司马长安的五千神谭军与孙华那不满编的白水军了。而一旦孙华离京

一想到这可能是老李建唐以来长安城最空虚的时刻,许多人的心脏便怦怦直跳。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申时一刻,就在不死心的骨咄禄特勒再一次入东宫,请见萧后时,长兴坊一处四门紧闭的大院内,也有一群人在秘密开会。

“此乃天赐良机!届时只要吾等控制皇城,拿下李渊父子,便可顺理成章的请娘娘归朝,中兴我大隋江山!”

下首的崔长先慷慨激昂,仿佛已看到了自己站在中枢首辅的位置上指点江山的情景了。

堂下彼时在坐的有不少人,闻言也不搭话,只是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这事儿的可行性。

自古以来,以一城之兵反叛,最终改朝换代的先例也不是没有。基本上在控制了中枢后,只要驻外的军队不反对,这事儿就算成了。

只是这种事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就

“非是杜某怯战,但皇城尚有两万禁军,仅凭吾手下儿郎,怕不是对手!”

坐在下首的长安尉杜伽那一脸难色的开口,颇有些郁闷的样子。也不知是为这种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而懊恼,还是为一帮大佬谋划,却只想靠他这点武装力量来成事而不爽。

不过随着话音落下,却见坐在上首的杨续忽地笑了起来。

“呵呵,杜将军不必自谦,你的能力,吾等还是有数的!况且,此等大事,吾等又怎会不安排周全?”

“嗯?”

本来听到前半句,杜伽那还有些无奈,觉得这些耍笔杆子的文士就知道说套话,但随着后半句落下,却是诧然抬头。

这波搞事的都在这坐着,哪还有人手了?

“呵,二位,出来吧!既然是共襄大事,总该给大伙透个底才是!”

杨续拍了拍手,也不知是在对谁说话。

众人正惊疑间,就听后堂的方向一声长笑,随着脚步声传来,两道身影渐次映入眼帘,惊得不少人都下意识站了起来。

走在当先一人,白面微髯,相貌伟岸,眉宇倒与老李有几分神似,乃是现今工部尚书、长安令独孤怀恩。

在他身后,一个黑脸的粗狂汉子按刀而行,看装束打扮,乃是驻京府兵,却是城门郎王行本。

“哈哈,本官身份尴尬,未免惊骇便躲在幕后,失礼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前者来到堂下站立抱拳,众人便连忙回礼,连称不敢。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并不难猜。

老杨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他亲姑姑,杨侑那小子见了他都得叫一声舅爷。在李唐这边他是排不上号的远房亲戚,但在大隋,却真心是存世不多的外戚宗亲了。

所以说,所谓的春秋大义说到底都是为了利益相谋。谋成了,单车变摩托。要是谋不成

怀揣着类似的担忧,彼时幕后真正的总导演在面对突厥使者时,终于下定决心,要表现出自己的立场了。

“敢问贵使,贵国始毕可汗是心向李唐,还是更看重我大隋呢?”

“这个,俺们大汗当然是很看重你们隋国的,毕竟是,那个叫姻亲之邦哈?”

陪坐在丽正殿的骨咄禄特勒挠着头皮,搜肠刮肚的找寻那点可怜的中原墨水,期期艾艾道:“可是,这个,你们隋国,不是已经灭了吗?”

都到了这会儿了,萧后自然不会揪着这种字眼不放,闻言便也故作洒脱的一笑,目光灼灼道:“我杨氏血脉未绝,社稷未断,何言灭国?只不过一时落败,为宵小所乘耳!只要铲除奸佞,重拾河山,大隋自有中兴之望!届时”

随着话音,后者扭过头来,意有所指道:“还望两国能继续修好,延续姻亲之宜!本宫有一嫡女,年芳二六,也该出阁了呢!”

“这个,这个自然,自然哈!”

前者随口附和着做认同状,心中却是在暗凛,不知该说点啥好。

他是莽夫不假,但直肠子不代表就傻。萧后这话摆明了是在说老李就是那个宵甚至于已然暗示她即将展开动作了,为此不惜再嫁一个公主来换取突厥的支持。

可问题是,这种大事,他一个使者真敢做主么?

“这个,天色也不早了,既然娘娘有意,在下还需尽快回禀大汗,便不打扰了!”

骨咄禄特勒告辞离开,怀揣着心事赶往驿馆,同时遣心腹赶在关门之前离城,马不停蹄的往北面将消息送回。

长安城要变天了,这是他的感叹。

可惜他却不知,看似隐秘筹谋的一方一只脚已然踩上了砧板,而他与萧后的谈话内容都没过申时,就摆在了某黑心赵王的案头上。

这真不怪萧后做的不够隐秘,从一开始,李大德盯的就不是她。

想在丽正殿这种四面都无遮挡的地方偷听两人谈话,基本不太可能。可在外使驿馆,别说偷听了,当面听都行。

骨咄禄特勒那傻冒,还以为里面干活的都是些普通的仆役,很自信的用突厥语对手下交待着经过,却不知周围看似表情茫然的家伙全是双语人才,早在当初长安城破之际,就被某黑心赵王以特殊人才的身份给引进麾下了。

所以他这般言语,和趴在某黑心赵王耳边用官话讲述没有任何区别。

“啧啧,十二岁的小姑娘啊,这萧后的心真够狠的!”

国公府书房内,李大德敲着桌面叹息,在他身前摆着的,除了这份“口供”,还另有一张皱巴巴的宣纸,却是徐世勣的回信。

某大唐宰相猜的没错,蒲州闹流寇什么的,当然是某赵王瞎掰的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