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56章 】治未病 ③(1 / 1)Alizoo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

《史记·扁鹊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9

疾病发生的早期,就像是大河的堤坝有蚁穴和小裂缝,早点发现处理夯实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忽略它,等到大河决堤了再去阻挡汹涌狰狞的水流,是无力回天的,此所谓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所以真正高明的医生是指导人们如何预防疾病,或者在疾病发生后早期有效干预,而非等到病人已病入膏肓才施展无比高超的医术去挽回病人的生命。

10

预防疾病,不了解病因显然是不可取的,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大家忽略了病因这个潘多拉的魔盒,才导致了病魔的肆虐横行。

那么病因又为何物?

11

病因就是导致一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它包括致病因子和条件。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里的危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按现代医学分类:可分为宿主和环境两大方面。

⑴、宿主病因:

①、先天的:包括基因、染色体、性别差异等;②、后天的:包括年龄、发育、营养状况、体格、行为类型、心理因素、获得性免疫、既往史等。

⑵、环境病因:

①、生物的:包括病原体、感染动物、媒介昆虫、食入的植物等;②、化学的:包括营养素、天然有毒动植物、农药、化学药品、微量元素、重金属等;③、物理的:包括气象、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质、大气污染、声、热、光、电、电离辐射、噪声、震动等;④、社会的:包括社会/人口(人口密度、居室、流动、都市化、交通、战争、灾害)、经济(收入、财产、景气)、家庭(构成、婚姻、家庭沟通)、饮食习惯、嗜好兴趣(烟、酒、茶、运动、消遣)、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种类、场所、条件、福利、劳保设施)、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生物因素外,社会因素之外,心理因素也起着重大作用,这种医学观点的发展,即现在被称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