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九以一名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成为一名历史学家,更成为国家队首席考古专家!
如此成就,自然惹来许多人关注。
尤其是那些,一心研究历史知识的老学究们。
发现自己忙碌大半生,结果还比不一个年轻的节目主持人,内心自然有许多想法。
他们一直期待苏九犯错,从而抓住把柄质疑苏九能力,把他从神坛拉下来。
抱有这种想法的观众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许多。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
当苏九讲出隋炀帝功劳时,这些人自认抓住机会,再也坐不住了。
当即跳出来指责苏九。
《美化历史有名的暴君,简直荒唐!》
这是一篇署名文章,发表在很有影响力的北都大时报。
其作者,是黄海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勇。
“发展经济自然应该!可有的年轻人金钱观扭曲,为求财,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讲。”
“就拿东海卫视节目主持人苏九来说,这名所谓的网络大咖,为了节目收视率哗众取宠,为隋炀帝粉饰太平。”
“在这里,我要质问苏九‘大佬’,你了解隋炀帝吗?你见过隋炀帝吗?”
“从战国到三国,再到隋朝,一个人不可能了解那么多历史!”
“是谁给你的勇气张口就来?”
……
黄勇的这篇文章很长,洋洋洒洒写下一千多字。
里面全是抨击苏九的内容。
说他人生观扭曲,道德沦丧、徒有虚名,是一名谎言制造者!
黄勇不但在报纸发文,微博同样发出一长串。
惹来无数吃瓜群众围观与转载。
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自然不会错过,争相转载这篇文章,堂而皇之蹭苏九的热度,期待苏九回应。
有黄勇带头,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纷纷跟着发文。
媒体们自然不会错过,纷纷捏造一段不存在的仇恨史,深怕事情弄不大的架势!
随着媒体推波助澜,
苏九节目大火的同时,他也处在风口浪尖位置。
许多粉丝为他捏一把汗。
希望苏九出来反驳,表示自己没有撒谎。
“这些该死的混蛋,以为我们东海卫视好欺负吗?”
“你打算如何应对,要不要我找级部门澄清,顺便清理一下杂音?”
这件事情热度非常之高,一连几天都挂在围脖与今日头版榜首位置。
节目虽然大火,但这是一把双刃剑。
若应对不当,不论苏九还是电视台,亦或是广告商,都是巨大损失!
所以,台长张力亲自过问,甚至不惜动用人脉网!
“多谢台长关心,这件事我能应付。”
苏九自然知道,张力话里的潜台词。
若动用人脉压制质疑之声,反而弄巧成拙,被更多人质疑。
甚至,从此不信任自己。
这种把网民当傻子的行为,只会葬送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与支持度。
“那就好!若需要帮助,你随时开口。”
望着苏九胸有成竹,一脸自信的模样,张力松一口气。
等台长离开,苏九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着手反驳。
打开微博,苏九没有发长文,而是发出几张高清图片,面有三个字。
“和氏璧[jpg]”
苏九的粉丝早已突破千万之巨,而且全是自来水,没有一个僵尸粉。
无数粉丝只等苏九发文反驳,他们会立刻转载支持。
“这是什么东西?艺术品吗?”
“苏神真淡定,人家都打门了,还有空欣赏艺术品啊!”
“求求苏神反驳吧,那些混蛋太欠治疗!”
在千呼万唤中,发现苏九竟然还有空欣赏艺术品,粉丝们非常着急。
期待苏神强势反击,打肿那些人的脸。
面对海一般的留言,苏九微微一笑,接着开始发文。
“这不是一般的艺术品,是历史极为有名,失踪千年之久的传世宝物,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玉璞,呈给楚厉王、武王、文王去,均不被认可。”
“最终,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发现真是稀世之玉,便命名为和氏璧!”
“从此,和氏璧成为楚国镇世国宝,传世宝物。从不轻易示人!”
“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和氏璧到了赵国。”
苏九一发文,当即惹来无数网民与媒体围观。
一开始,大家还弄不清苏九要做什么,当他点出此物是大名鼎鼎和氏璧的时候,网络直接沸腾了!
许多人急忙打开围脖,围观苏九在线讲解和氏璧,以及它的故事。
“秦国皇帝听说和氏璧被赵国得到,于是很是大气地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叫做完璧归赵!”
苏九讲的这些故事,在这个世界的历史有记载,但却模糊不清。
当人们听说,秦国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全都惊呆了。
急忙去查历史,
发现真有这件事,纷纷对苏九渊博的知识佩服不已。
《完璧归赵》的典故,在这个世界没有记录。
于是,众围观者纷纷盯紧苏九围脖,仔细倾听苏九讲完璧归赵的典故。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
“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
苏九的完璧归赵一讲完,当即引发轰动,连教育单位领导都亲自来看围脖文章。
“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氏璧最终被秦得到。”
“发现此物精美,适合做玉玺。”
“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和氏璧被工匠们加工,成为鼎鼎大名的传国玉玺。”
“从汉朝至三国再到隋朝,此物一直被视为稀世宝物,拥有它才能被视为中原皇朝正统。”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杨广得到和氏璧,同样被视作镇国之宝!”
“隋亡后,萧后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不见踪迹。”
“直到李世民讨伐突厥,此物才重归中原。”
“唐代以后,和氏璧传国玉玺消失千余年之久!直到最近被我发现,重见天日。”
苏九引经据典,将和氏璧的历史讲一遍。
围脖一出,天下哗然,掀起猛烈历史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