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阎圃领军折返南郑城,一路未遇伏击,阎都督心中越发疑虑。
时城门处,天荡营仍能听见远山擂鼓,山凹马蹄,张公则目显烦躁,即向阎圃请命。
“阎都督,末将愿领兵甲去会一会敌军!”
“将军只需领百余骑便可踏平山前敌营。”阎圃望着山麓处迎风飘扬的旌旗苦笑摇头,心叹潼关营毁了汉中。
“这……”张卫止马迟疑:难不成阎垣篱要让自己去送死。
“将军只管去,定可大获全胜。”阎圃说罢策马入城,潼关营的计策再拙劣,他也必须像羊儿一般跳入圈套,这就是子午奇兵的威力,此间憋屈,亦是无奈。
遂,张卫领三千骑攻向敌营,山凹兵甲如鸟兽散,擂鼓士也不知了去向,只得一座空营。
阎圃入城,疾走太守府拜会张鲁,张鲁这几日宿夜不敢眠,见了阎圃才松了心中恐惧。
“垣篱先生,总算回来了,本师君差点亡于敌军之手啊!”
“明公且安心,圃率大军折返南郑,定可保明公周全。”阎圃只字不提城外疑兵计,笑脸安慰张鲁。
“唉!是贫道误了垣篱先生的计策。”张鲁惋惜定军山战况。
“明公何罪之有?世上策略万千,哪有面面周到。幸有明公保全,我等可图后计。”阎圃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似乎忘了自己在天荡如何做的艰难决定。
“垣篱先生,如今汉中门户已丢,朝廷大军源源不断入汉中,我等该如何抉择?”张鲁问详策。
“圃本想保南郑,后退上庸,再连刘焉作守,但如今这条策略行不通了。”一朝失谋,便是连锁反应,汉中塞城不复,渐变四面楚歌。
“为何行不通?上庸有竹山,竹溪,仍能守境。”张鲁现在有些后悔让阎圃施行请君入瓮之计,若一开始依靠刘焉,也许攻势大不相同。
“圃自天荡撤退,未遇伏兵,潼关营即不西进,那便向东,三险之计抽调了汉中大部兵马,上庸城空虚,只怕已入敌手。”
阎圃也看出张鲁脸色不佳,君上只愿接受胜果,至于败绩便会归罪于施行者,更无奈的是请君入瓮并非唯一可行策,那君上心中就能找到更多厌弃的理由了。这便是谋士尴尬的处境,有了此间顾虑许多聪明人都选择闭口不言,或者计出平庸,不奢有功,但求无过。毕竟比起身首异处,一世富贵翁更有诱惑力。
“哼!这汉中要拱手送人了。”张鲁的轻薄语气不知是在怨自己,还是在说阎圃。
阎圃低头沉默,潼关奇兵敲碎了他的布局,在败绩面前任何辩驳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垣篱,本师君还有退路吗?”张鲁强行压住心中闷气,和颜悦色开口。
“有!圃已为明公想好了两个退路:
第一便是归降朝廷,明公可将阎圃的头颅交给雍帝,化解双方刀兵,回归最初策议,明公可当一世富贵翁。”雍帝得了兵权地盘,少了一个图谋不轨者,定不会吝啬一副金丝鸟笼。
“垣篱先生何出此言?贫道向来倚重先生,日后还需先生谋划,且事已至此,都怪贫道无能,埋没了先生的才华啊!”
张鲁听出了阎圃的怨气,立即转换口风。君上与谋士思维大不相同,每一位君上都恨不得榨干谋士的才华,且尸首和智囊的价值岂能同日而语?另外谁又能保证雍帝会善待张鲁,毕竟笼中雀无翻身之力,任人拿捏,想杀便杀。
“既如此明公可选第二条,弃了汉中,率军原路折回广汉郡,转走巴郡,凭借明公在巴郡寅人中的声望与米教信徒的崇敬,可立足再起。虽然会受刘益州些许辖制,但兵马仍在,无需任人摆布。”
汉中现况摆在张鲁面前,除了南郑有兵,其余都是空城,且前有征西将军部,后有潼关营,一旦成围势,那张鲁就是当日的马腾。
“回川蜀?”张鲁对刘焉颇为忌惮,生怕偷鸡不成反蚀米。
“明公,昔年犍为太守任岐有汉志,虽被刘焉所杀,但其旧部仍在犍为诸地。除此之外,犍为与蜀郡有大部马相余孽,再加上王咸,李权等豪强的遗部,若明公可暗资这些人,刘益州每日疲于应对,哪里还有闲情顾得了明公?等明公坐稳巴郡,进图广汉,犍为,与刘焉分庭相抗,岂不比汉中弹丸之地居的痛快!”阎圃为张鲁画了一张蓝图,与刘焉二分益州。
“垣篱先生,若贫道让出汉中,朝廷大军便可直入川蜀啊!”
“凭借三辅,汉中四郡,雍帝想要吞并益州是痴人说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关东沃土不比益州更肥美吗?且等明公积蓄实力,亦可反取汉中。天下如潮,朝夕亦幻,谁又能料定明日事呢?”阎圃要帮张鲁打破这固定思维,汉中是把双刃剑,朝廷想守亦需重兵,且到时候刘焉也不会善罢甘休。
“唉!说到底贫道还是没能守住汉中啊!”张鲁心中不舍,汉中才是他梦寐以求的沃土。
“明公且早些决定,若等朝廷大军成围,一切为时晚矣。”阎圃也知这都是下下策,但守不住却要强拼是灭亡策。
“也罢,马相亦可称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这句话害了多少人,又兴了多少家,古今澎湃第一言,引无数英雄向往之。
“明公睿智。”阎圃欣慰点头,张鲁能弃车保帅,那米教仍有再兴日。
“贫道日后还需先生多加指点,望先生鼎力扶持。”张鲁起身行礼,做的重视。
“主公乃仁义之辈,天道庇佑,可成不世之基业,圃定当誓死相随。”谋士一生,只需一位伯乐。
“哈哈哈!贫道幸得垣篱先生。”…………
翌日,张鲁集结重兵向金牛道方向撤离,临行前三顾南郑城,百姓也多出城相送,比起苏固,张鲁的作为更使百姓信服,苦日子过久了,总会期许一二善心牧方者,天下大势纷纷,百姓只求一碗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