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公子,蔺瑾阳蔺公子来了。”
“请来。”白衣方外人,高闲溪中鹤。
“是。”书童缓步退去。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清风徐来;清宁的小亭,草色青绿,水波不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景兄好雅兴,在如此良辰美景,花好月圆之际品茶吃糕,着实羡煞我也。”
温润如玉的翩翩少年郎毫不客气的坐在景玉对面,吃茶品味,快意人生。
面对老友的一如既往,景玉习以为常。不动声色的道“哪里来的月圆?”
“咳咳,哈哈,这不是说顺嘴了嘛!估计一会儿过后就有了。咳咳,此时应当是晌午,估摸着能聊到月明星稀之际,故花好月圆也是贴切的。”
“……嗯。”看破不说破,景玉依旧品茶,享受着这闲云野鹤的日子。
“景兄这日子过得确实快活。……只是,近日,翰林院院士曹先藺曹大人又被贬谪,回老家去了,三起三落的,老先生受苦了。”
曹先藺,文坛一代领袖人物,三岁能识字,四岁能写诗,十六岁的状元郎,十七岁的翰林院院士,十八岁的翰林院学士院长,二十岁直接文坛封神,一代文人楷模,偶像级人物。
只可惜他所提倡的改革创新思想为朝廷所不容,各政党异口同声,同仇敌忾的于朝堂攻击他,变法思想损各方政权的利益,不容他之人比比皆是。
他这一生三起三落,壮志难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他如今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已是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
“从景兄那里厚着脸皮拿去的老先生文集,我已反复品味数月,如今却只能浅薄的说一句老先生格局之高,眼界之开阔,心胸之明朗是我等几世皆望尘莫及的。”
“且所言之变法并非纸上谈兵,前几个月我曾前去民间反复考察过,一些通变之术确实可行,十分利民惠民呐!”
曹先藺曹大人,这一生并无子嗣,连唯一的妻子也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与世长辞。他脚踏实地,一心为民,每一个变法皆是贬谪之后行万里路实地考察,一点一点的读万卷书反复思考,一点一点的实践摸索出来的。
曹先藺即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他这一生用实践证明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他何须证明,他向来都是随心而欲,随缘而安。
只是终归会有些许遗憾,伯乐也好,千里马也好,他终归知音难觅,孤独终老了。
“蔺兄今日感慨良多,可是有何高见。”景玉心中了然,她幼时曾有缘见过曹大人,不得不说,见过那么多世的人,唯此人让景玉心生敬意,打心底的敬爱有佳。
“高见倒是不敢当,只是如今朝堂腐败,民生微滞,着实有些担忧。恐怕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我朝假以时日……”危已。
大概天下文人皆是有个臭毛病,不是忧国忧民,就是忧天下忧民生。
“何不去请曹大人。”曹大人的改革变新之法虽有冒险之处,可绝对能适应未来潮流,让本朝焕然一新,迎接新的生命。
“景兄的意思是……”蔺瑾阳脑中微闪过一个念头,只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只留略微痕迹。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景玉望着亭外石崖的小溪流,意有所指的开口道。
“……”蔺瑾阳满眼放光,他懂了,他懂了。
白衣少年,一个坐品香茶,一个起身四转,心里嘀咕: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太好了……
至于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景玉,是不会知道她说的这么一句话,竟然莫名其妙的让她的悠闲时光到了头。当然,这是后话了。
高能兄:引用兄,不用出来了,我在此为你洗手作羹汤啦!
别出来抢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