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率中路军的魏国大将军曹仁于黄初三年年末,挥师进逼濡须城。
这一路的主将是大将军曹仁,蒋济以参军身份参军事。
曹仁感到自己身体大不如前,身上是旧伤常常隐隐作痛,所以这一次带上了自己的长子曹泰。
为了培养儿子,经常带儿子认识各个宗室将领,施恩德于外姓将领时,也常常让儿子亲自前往。
就连之前卖给夏侯称人情的时候,也是带着曹泰在身边,甚至让曹泰对夏侯称以兄事之。
其实曹泰比夏侯称要大的多,曹泰生于公元193年,大了夏侯称整整岁,连曹泰的儿子小曹初都上蒙学了。
夏侯称自然不敢托大,知道这是自己这位族叔看重自己,想自己善待他的后人,所以夏侯称当即表示视曹泰为兄长。
曹仁采取声东击西的谋略,引诱朱桓分兵救援羡溪今安徽裕溪口,然后率步骑数万直扑濡须城。
朱桓没有让曹仁失望,探听到魏军动向的朱桓大惊失色,急忙驰援羡溪。
当曹仁大军兵临城下时,朱桓才悔之晚矣。
朱桓急令派往羡溪的援兵返回,但曹仁已兵临城下。
对于濡须口的朱桓来说,现在只有5000余守城部队,整个军中人心惶惶,士卒们都在祈祷援军早日降临。
看着士气低迷的士卒们,朱桓心急如焚,还没有开打,这就输了一半了,于是朱桓登高一呼,开口开导这些士卒们。
“凡是两军对阵,胜负在于将领的能力,而不在于士众的多寡。你们听闻曹仁的用兵,怎么能和我朱桓比呢?
兵法所说防守方只需半数兵力就可以抵挡数倍敌军,这指的是平原作战,没有城池作为守备的情况下,胜负取决于士众是否勇敢、进退是否一致。
现在敌方的曹仁既没有指挥才能也不勇猛,况且他的士卒十分胆怯,又千里迢迢,长途跋涉,人马疲倦困乏,我朱桓和诸位将军,一起据守高大的城墙,南面濒临大江,北面倚靠山陵,以逸待劳,以主制客,这正是百战百胜的战局。
即使曹丕亲自前来,尚且不用忧虑,何况只是曹仁之辈呢!”
其实曹仁没有朱桓说的这么差,在宗室将领中,算是比较会带兵的了,最起码比起夏侯称的老爹要强的多。
夏侯称的老爹可是人称“白地将军”。
这是先帝曹操亲口所说,当时夏侯渊守卫汉中,曹操回到了邺城,所有的主力都在邺城,夏侯渊只有自己守卫。
当时曹操的内部又开始内乱,根本无暇顾及夏侯渊,夏侯渊只能自己想办法。
刘备率领了张飞和黄忠对夏侯渊守卫的汉中开始了攻击。
最初夏侯渊守卫汉中还是不错的,但是和刘备这样僵持一年下来。
夏侯渊有点心浮气躁了,无法静下心来,后来刘备要攻进大营,夏侯渊在十五里内都铺满了消尖的圆木,让刘备的大军没办法前进,但是刘备直接放火烧了一部分。
夏侯渊这时候看到被烧,就带人去前线放置,刘备看到夏侯渊后立刻出现在战场上。
夏侯渊根本来不及撤退,只好边打边退,最后士兵逃回了大营。
夏侯渊就这样死在战场之上,被黄忠部所斩。
当曹操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气的直拍桌子,大骂夏侯渊不会用兵,原话是这样的。
“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能亲战,况补鹿角乎!”
但是曹操气归气,知道夏侯渊战死是消息十分悲伤,给夏侯渊追谥“愍”,愍指痛心,悲痛。
早年曹操管夏侯渊叫白地将军,那是在说夏侯渊早年穷苦,而且很单纯。
白地,指出身低,白地将军也就是从贫寒起家的将军,夏侯渊虽然是曹操亲族,但年轻时贫穷,自己的子女还被饿死过。
后来跟随曹操起兵,自己女儿还要出去打柴。
生于201年的夏侯称很庆幸,自己出身时家里已经开始富贵,不至于饿肚子。
所以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对夏侯渊一家都多番照顾,这才有了夏侯称领兵的机会,夏侯称的升迁像坐火箭一样,一方面原因,也是因为夏侯渊。
朱桓的这一番激励将士,使将士有了必胜信心。
足以见得一副好口才,善于演讲的人对于战争有多么重要,这时候除了武器、装备、人数之外,拼的就是士气的高低。
朱桓并下令全军偃旗息鼓,对外示形弱,诱魏军攻城。
曹仁一看这架势,吴军这是要完蛋了,士卒畏战,这对于自己是一个好机会,看来濡须口一战可定。
这时候斥候探听清楚一个大消息,报告给曹仁。
原来濡须口的吴军将家眷全部安置在中洲今湖北长江枝江沱水间。
一旦吴军家眷被俘,他们还能不投降么?
这个思想和夏侯称不谋而合,夏侯称选择奇袭吴郡,正是考虑到江东世家都在吴郡和会稽郡,打这里吴人敢不回来救么?
于是曹仁对大家宣布了作战计划,由自己的长子曹泰统帅军队攻城。
将军常雕督领王双、诸葛虔等带兵五千,乘油船一种涂桐油的皮筏子,袭击吴军眷属住地中洲。
蒋济一听这个计划,立刻对曹仁的做法提出了反对意见。
“吴军占据西岸,将战船列于上游,如果分兵进攻位于下游的沙州岛,无异于自取败亡危险。”
蒋济的谏言很谨慎,但是很适用,但是曹仁轻敌了,觉得吴军失去敢战之心,就算自己站到吴军面前,把脖颈伸过去,他们也不敢挥刀。
所以曹仁没有听从蒋济的良言,自恃兵多,坚持要分兵进攻中洲。
朱桓知道曹泰领兵攻城的消息之后,故意将城池搬空,用了一个空城计。
果然曹泰中计,轻军而出,曹泰前脚刚走,朱桓后脚就带兵袭取了曹泰营寨。
于是,朱桓火烧曹泰营寨而击退曹泰的部众,曹泰被打的大败,孤身逃亡,逃到曹仁那里时,身边士卒仅有数百。
在曹泰败退后,深入吴军身后的常雕等人进退两难。
朱桓回身与别将严圭、骆统共击常雕等人,魏军此路的主将常雕、副将诸葛虔均被枭首,副将王双被生擒,送至武昌。
曹仁因为没有听从蒋济的正确意见而招致惨败。
同时为了遮掩儿子的大败,删除了官方的军报,直说儿子战败,没有提及伤亡。
至此,在此次战役中,直面濡须城的曹泰一路损失已经无法统计,逃回合肥的仅有数百人。
而魏军进攻中洲的常雕五千人全军覆没,临阵战死的将士一千余人,剩下三千余人被俘。
到这里已经是黄初四年,位于武昌的孙权接到了来自四个地方不同的战报,或喜或忧。
第一封战报从洞口传来,魏军进攻洞口,“神风”摧毁吴军战船,吕范撤退至南岸。
但是后面有了转机,吕范、徐盛、全琮击退臧霸。
最后周鲂、吾粲到达后,众人合力击败曹休,收复失地,虽然损失惨重,但起码胜了。
第二封战报来自早些时候,从江东的建邺和吴郡发来。
越看孙权是越揪心。
魏军小股部队与京口登陆,包围京城要塞,统军者伏波将军邓艾。
魏军大批军队渡江,从京口登陆,统军着征东大将军夏侯称。
大批魏军南下吴县,旗号广陵太守屈晃、伏波将军邓艾。
大批魏军西向建邺方向,统军者兖州刺史王凌。
吴县陷落,顾承投敌。
句容陷落,顾忠投敌。
建邺告急,百姓西逃,魏军大举进攻建邺。
骑都尉周循献降京城,魏军全据京口。
建邺陷落,太子孙登苦守石头城。
凡是从东边来的战报,一封比一封触目惊心,孙权硬是强压了江东的事情,只是吩咐附近军队救援,由江东士族自救。
第三封战报来自江陵,这里离孙权很近,孙权全权指挥了援军指派,但是打了个大败仗。
虽然通过斩叛徒姚泰,暂时稳固了军心,陷入了僵持阶段,但是朱然自己知道,城中粮草剩的不多了。
江陵的消息让孙权在次陷入沉思,这时候孙权已经准备向曹丕投降了,直到第四封战报。
第四封战报来自濡须口,朱桓领兵大破曹仁,曹仁退却。
比起吕范送上的张普首级,这次朱桓送上了几个魏将首级,皆是曹仁爱将。
更是俘获王双,送来了武昌,孙权大喜过望,准备亲自提兵,在攻淮南。
这时候江陵送来了一个大消息,打灭了孙权继续作战的信心。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三月,江陵城破。
吴国昭武将军、西安乡侯朱然殉国,朱然在江陵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被魏军乱刃斩杀。
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有这个殊荣的除了吕蒙,就是朱然了。
孙权将朱然爵位晋升为当阳侯,加官兖州牧、征北将军。
由其子朱绩嗣爵当阳侯,孙权从解烦军中拨出两千人为朱绩部曲,任朱绩为右护军。
丢失江陵后,南郡将为魏国所有,虎视武昌,孙权这下是武昌危险,建邺丢失。
孙权遣使向曹丕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