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定心神,羸炀在衣襟上擦了擦右手心渗出的汗水,抬手捏住师妹手中时光宝盒的羊角形旋钮,然后对秦晓篆道:“师妹,你拉住我,千万不要放手,我开始转动旋钮了。”
“好的,师兄,”还没有从巨大幸福中醒过神来的秦晓篆,虽然此刻有些懵懂迷离,但是也准确的听到了师兄要启动旋钮的声音。
羸炀顺时针转动宝盒旋钮,只听传来“咯吱咯吱”一阵响动,羸炀迅速收好时光宝盒,接着紧紧挽住师妹左手。
秦晓篆耳中突然听到一阵类似切割,又或者像布匹撕裂一般的声音,但是她不敢睁开眼去瞧。
随着时光宝盒旋钮启动,就见两人头顶上方的虚空,赫然之间就像被刀砍斧剁一般,硬生生的开辟出一条深不可测的神奇时空通道来。
那条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时光通道,就如同一道粗大浑圆的光柱,发出耀眼夺目的七彩光芒,真气流转,神秘莫测。
羸炀与秦晓篆几乎同时察觉,一股巨大的吸力沿着时光通道自上而下冲入地宫,将二人裹挟在一起瞬间进入通道,而身后那道深深的地宫入口,竟然令人匪夷所思的缓缓关闭,消失不见,一切归于平静。
进入时光通道,初始之时,二人尚能清醒,感觉就像在太空中飘荡而失重一般,双脚随即离地垂直上升。
那种感觉,就好像突然进入了一道时空漩涡,最初进入之时空气黏稠胶着,犹如在混沌中艰难穿行,慢慢的趋于顺畅,穿行速度越来越快,周围都是一片虚无和沉寂,耳边只有呼呼作响的风鸣声。
羸炀作为大秦将军,毕竟胆子够大,他悄悄睁开眼睛一角,惊悚的瞥见一道道时空螺线出现在通道里,不断伸向未知的无穷无尽的远方。
突然,前面的虚空里呈现出千万道彩虹,进而幻化为无数条耀眼夺目的金光,闪亮亮的,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这些金光照射在身上,初时感觉灼热难耐,接着又犹如千万道利刃切割身体,羸炀吃惊之下大声叫喊“师妹注意,赶紧运功抵抗”,并立即运起术法抵御。
秦晓篆拼命咬紧牙关,双手紧紧抓住羸炀,随即施展开天地流转逍遥功法护住躯体。
在急速穿行中,这些光线逐渐暗淡下来,直至完全消失。但是随即前方又出现了熊熊燃烧的烈火,宛如火焰山一般,将二人团团笼罩住,片刻之后又金光大盛,比先前愈发明亮刺眼……
“师妹,只管运功抵抗,不要睁开眼睛,切勿心生杂念。现在只是虚空幻象,我们一定要活下去!”
“师兄,明白!”
轰隆隆,一阵紧似一阵的天雷在身边炸响,狂风怒吼,虚空翻涌,天地齐喑,山河变色,超音速一般的飞升让二人渐渐昏迷过去……
时空转换,两千多年前的大秦
武关,巍然屹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犹如一座高耸无言的丰碑,无声无息的讲述着尘封的往事。
武关,前秦大门,关中四塞之一,古之名关,地势险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黄沙飞扬和硝烟弥漫中,冲出来数以千万计的秦之锐士,他们手持长矛,身罩铠甲,跟随秦王嬴政辗转征战在华夏九州大地上,兵车齐驱,战马嘶鸣,旌旗猎猎,号角铮铮,喊杀震天!
伐齐、败韩、灭燕、络魏,六国联军合纵,金戈铁骑,阵容强大,浩浩荡荡,齐聚武关!
武关,乃是古晋楚、秦楚国界出入检查处。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北岸。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已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建国前西门上尚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
武关,春秋时称“少习关”,为“三秦要塞”。武关为秦之南关,它与东面之函谷关、西面之大散关、北面之萧关齐名,并称“关中四塞”。
关中,即因居于四关之中而得名。其地界“秦头楚尾”,被称为“秦楚咽喉”“关中锁钥”。
在武关关城外的一片果园,树下花丛里静静的躺着两个人,这就是刚刚从地宫内穿越至此的羸炀与秦晓篆。只不过两人暂时还处于昏迷之中,对周边的情形与身处何地尚一无所知。
放眼望去,这一片果园占地足有数百亩,果园里分区域种植了樱桃、柿子、李、梨、桃、杏、枣等果树。
此时的节气,正值春末夏初时节。和煦的阳光照在果园里,蜂蝶起舞,姹紫嫣红,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派欣欣向荣的丽日景色。
感受到外部世界的气息,幽玄从秦晓篆的空间戒指中走了出来。看到躺在地上兀自昏迷不醒的主人和羸炀,它跑过来跑过去的,急的狗脸通红,抓耳挠腮。
蹦着跳着,它忽然有了主意,赶紧从自身带着的空间戒指中取出两杯灵茶,分别给秦晓篆和羸炀灌了下去。
在深度昏迷中,秦晓篆再次回到了大秦时代的古战场。羸炀带着她率领将士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大秦锐士所到之处,敌军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她和羸炀师兄斩杀敌首,大显神威,立下赫赫战功,始皇帝颁旨令二人赶赴咸阳要亲自封赏。
巍峨的宫殿内,鸦雀无声,她和羸炀师兄低头上殿,行过三跪九叩大礼,二人低头肃立。不知为何,今日始皇帝嬴政心情舒畅,显得格外高兴。
等中车府令赵高宣读完辉煌战绩以后,始皇帝龙颜大悦,当即命二人抬头回话。
秦晓篆慢慢抬起头来,眼角目光所到之处,只见大殿两侧站满了百官群臣,俱都神情庄严,身着袍服,头戴高山冠,亦或法冠、武冠,佩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