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王殊谈治军(1 / 1)浅陌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殊走了之后,赵信没有离开这个小屋,他坐在案前发着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已经逐渐晚了,这时门外有人轻轻的唤着:“三哥,要关城门了,我们要抓紧走了,不然就回不到军营了,会吃军法的。”

赵信站起身,端起案上的酒,一口喝干,抹了一下嘴,抄起王殊留下的盒子。转身打开屋门对着李二说:“走吧,回营。”走到快至门口的时候,宋林从一旁转出,一把抓住赵信,塞给赵信一封信。

宋林贴近赵信对他小声说道:“父亲不能轻易离开村子,半年前阿福和父亲有所谋划,这信是父亲要我给你的,你回去看了就明白了。”说完他拍拍赵信的肩膀,转身也去忙店铺开张的事情去了。

赵信走到门前,和相识的乡亲打了招呼行了礼,翻身上马,带着李二何灿向着城外营地奔去。初春的风还是有些冷冽,吹在脸上感觉整个脸都没有知觉了。

疾行到了营门,验了三人的身份,栓了马,赵信回道自己的军帐之中。因为赵信的任命已经到了,虽然告身等印件没有到,但是此时在军营中,赵信已经是比较高的官阶了。

高一点的官阶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是,赵信有一个相对独立,相对比较大的军帐。走进军帐,卸了身上的装备,赵信跪坐在自己帐中小几之后。

伸手入怀,先是摸出了村长托宋林给自己送来的信。仔细看了村长的信,村长大致的意思就是告诉自己,之前和阿福为村子谋划了一些生计,计划了几个生意。

目前看来这几个生意的收益都还是颇丰的。当时村长和阿福说好,要给阿福留几成份子,阿福坚决的表示自己全部都不要。

现在讨论下来村子的生意的收入,一半都给村子,改善所有村民的生计。另外两成充作村子公用和备用之费用,剩下三成全部转到赵信这里。

这也是王殊一再交代的,因为赵信这里后面很多事情需要用到钱,所以三成的收入全部给了赵信这里。

村长觉得这个事情也不是一个小事,虽然和王殊商量好了,但是还是有必要和赵信好好说一下的。于是就写了这个信,托宋林这次上姑臧来的时候一并带了过来。

赵信收起了村长的信,有些事情,两兄弟不需要互相的解释,说多就像王殊之前说的那样有点矫情。当时在村后的向阳坡,既然两人立了誓言,要给村子,给小妹挣下大大的家业。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拼命奋力向前就行了。

拖过王殊给自己盒子,盒子没锁,打了以后盒子里面满满的竹简还是吓了赵信一跳的。赵信把盒子里面的竹简一一分类放好,凝神静气开始读王殊给自己的这篇长文。

这一大堆的王殊想说的话,开篇第一条就是告诉赵信,现在他们身处西北,胡人充入军中将会是常例。

首先需要赵信在自己的军队中宣传汉胡一家的口号。同时需要赵信从思想上让自己手下的胡人,与中原和漠北的胡人区分开。

要让自己手下的胡人有一种自豪感,不以胡人自居,应该以自己是西北军中一员,以自己是一个西北凉地的兵而自豪。

在思想上给胡人灌输好以后,还需要教他们认汉字,说汉话。同时一定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你是白皮肤还是黄皮肤,蓝眼睛还是黑眼镜,能说汉话,写汉字,懂汉礼的就是汉人。

反之如果什么都不可以,也学不会,时间长了就从军队里面清出去。这个就是王殊说的军队思想建设,说实话赵信是不懂这句拗口的话的意思的,但是不代表赵信不理解之前王殊表述的意思。

经过王殊系统的梳理,赵信觉得并不是一味的要给他们钱财和女人才能激发他们的战斗力。用做为汉人的自豪感一样可以激发这些人的战斗力。

这个时代没有哪个胡儿不羡慕汉人的,赵信觉得王殊给自己打开了一条管理胡人军队的新道路,对带好这支队伍也有了点信心。

治理军队上要遵循六条来处理:第一条兵贵精不精多,自从进了宋家的锦绣堂以后,这个道理赵信是深有体会的。一个精兵的战力可能是普通士兵的三倍甚至更多。

现在中原大乱,很多势力随便抓点青壮就可以充作士兵。那受过严格训练的精兵就是这些士兵战力的五倍或者更多。所以王殊的治军理念的第一条精兵政策其实就和赵信自己不谋而合了。

第二条严谨的训练体系,精兵还需适当的方法来训练。王殊在给自己的信中也举例了,训练不得方法,精兵也会临战奔溃。

队列和体力训练是一个军队的基础,听到口令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才是好士兵。

具体的训练方法,王殊就没有多写,王殊觉得这方面赵信应该是比自己出色,毕竟赵信这五年接受了极其刻苦的军事训练。

第三条赏罚分明,这个部队的存在的基础就是这条。如果一个军人在英勇作战了之后,得不到相应的奖赏。那么这种情绪,会很快的在全军蔓延,这样导致的结果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会很快沦为一群**。

第四条号令严明,王殊对于这点阐述也是很简洁明了。号令未出,不准勇者独进;号令既出,不准怯者独止。如此则功罪明而心志一矣。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说出了在军队中号令严明的作用和好处。

第五条严肃纪律,一个军队必须是一个上下级紧密联系的团体。联系上下级的关系就是纪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队是要打仗的,纪律是首要的要求,服从命令也是对一个军人的基本要求。

作战任务对于一名普通军人来讲,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必须挺身而出,努力完成,因此必须服从命令。

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要想达到最佳的人员配置和提高战斗力,就必须要求每名成员都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协调一致。

第六条同甘共苦,这也是对赵信和他的军官集团的要求。在这个时代,能做到和兵士同吃同睡,冲阵在前,撤退在后。这些都能做到的话,那么这个军队对于军官服从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时代士兵的想法也相对简单,在他们眼中,没有吃他们的粮饷回扣,没有克扣他们的战利品,能和他们一起吃苦的将军就绝对是个好将军。

反过来说,有了士兵认同的将军,指挥起士兵就可以做到如臂使指了。

六条治理的军队的意见,在很多地方其实是和赵信有着不谋而合的。赵信虽然年级不大,但是自小随着村子转战中原,看多的就是战争,听多的就是军法。所以治军他是有自己想法的,并不是脑袋空空的。

王殊给他的意见在他看来,开篇的军人思想教育,和这末尾的军队医疗卫生管理,才是一针见血,醍醐灌顶般,给赵信生生的打开了一条新路。

尾篇王殊花了很大篇幅说了军队的卫生管理还有伤病救治。首先王殊就写明了,目前他观察军队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卫生问题。

军队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地方,一旦有疫症或者传染病出现,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非战斗减员。这是对一个有战力的部队极大的损害。

所以王殊提出了几点卫生上的最简单的意见:其一,不许士兵随地大小便,军队每到一处必须设立固定排泄位置。所有士兵必须到指定的地方进行大小便。

其二,不许士兵饮用生水,所有入口的水,必须煮沸之后才能饮用。

其三,勤换衣洗澡,每一个士兵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个人卫生的清理,换衣洗澡。

这三个问题看起来特别简单,但是赵信深知这才是最考验自己的地方,现在根本没有一个军队是这样做的。因为赵信对王殊的信任,虽然赵信也一样不理解王殊的这个做法。但是赵信会按照王殊的这个方法来执行。

而关于伤兵的医疗,王殊说他自己还在思虑如何做。说他会尽快想到办法,拿出伤兵治疗和管理的流程告知赵信。

合上竹简,赵信一看天色已是深夜,从这竹简的每一个字,其实赵信都看到王殊对自己的关切。而他自己自然也不会让村长,村中的乡亲,还有自己的好兄弟失望。

他一定可以好好整训好自己手上,第一支归自己独立管理的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