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点进这本书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冲着“修真界次贷危机”等等这个噱头来的。
为了证明我没在吹牛,接下来我就好好谝谝这么个玩意儿。
(没关系,不会涉及剧透,请大家放心观看)
——————————(这是分界线)
首先,必须得介绍一下“美国次贷危机”——也就是08年那场众所周知的金融风暴。
“次贷”的全称是“次级抵押贷款”;它是相对于那些“优质贷款”而言,面向的客户具有信用低、还债能力低的特点。
——好了,官话讲完,接下来说人话——
是人都要买房;但大家手头又未必一下子有那么多钱,尤其是“自由民主”的美国人,从来就不知道攒钱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时候,“贷款”就成了不二之选;我先向贷款公司借了钱,把房子买下来住进去,然后每月或每年分期还付本息。
但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贷款公司凭什么把钱借给你?你还不上了怎么办?
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信用”的问题:对于那些信用记录好,有稳定工作与可观收入的人群,贷款公司乐意借钱给他们,因为公司相信他们的还款能力。
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优质贷款者”,他们回去大的贷款公司贷正规的款,属于“市场优质资源”。
而比他们次一级的,被称为“次级贷款者”;一般来说,要么信用记录不佳,要么没有稳定工作,要么二者都没有。
对于这部分人,贷款机构给他们放的贷与“优质贷款者”不同,会征收更高利率的利息;但反过来,贷款公司也承担着更高的“坏账”风险。
这就形成了“次级贷款市场”,其特点是高回报,高风险。
注意这两个词,来,再跟我念一遍,“高回报,高风险”。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炒啊!当然是炒TM的啊!
这都不炒,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资本主义接班人?
风险?
在高收益面前,风险算个屁!
——————————(分界)
在06年之前,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之几年间美国利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经济过热型),因此美国的次贷市场发展迅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且那个时候的坏账率也确实比较低,因为大家普遍都比较有钱,还不上贷款的情况确实少有发生。
总之就是,形势很好,人民群众很有信心,投资者躺着就赚得盆满钵满,豪车别墅名表夏威夷嫩模直接走起来。
大家的眼神里都充满着信心,觉得好日子会这样一直持续下去。
但再好的日子,也有到头的那一天。
——————————
关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市场是怎么崩盘的,具体来说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贷款买房子的人多,所以房价就涨;但房价涨到一定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
首先出问题的是房产投机人,眼看到时间了还不上高额利息,只能把房子甩给了银行。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多米诺效应;房产投机人都卖不出去的房子,你银行也想卖得出去?
于是,违约就发生了;贷款机构,给贷款机构做保险的机构,给保险机构做保险的机构,给保险机构做保险的机构做保险的机构,保险四五六七八九次方的机构……
大家手拉手,肩并肩,一起上法院申请破产。
……其实这事儿,归根到底就是虚高的房价与实际房屋的价值之间高度不匹配所产生的恶果。
投机者、贷款机构和金融保险机构,从上游到下游,一起开心地分着这笔从高额错配中产生的巨大利润。
我就想问问,你们拿着这笔昧良心钱的时候,心就不会痛吗?
——他们当然不会痛,有良心的那还能叫资本主义?
——————————
不好意思,经济方面的话题扯得有点儿远。
现在让我们回归初心,看看把经济学放到玄幻文学里头是个什么效果。
首先问个问题。
你觉得大宗派每年倾注那么多资源培养“天才”是为了什么?
当然因为是收益投入比高啊!
“宗门每投入一块灵石,投给天才的收益远比投给资质普通的人高;所以宗门总是倾向于培养天才”——我愿称之为修真经济学第一定律。
——————————
这里先要给大家纠正一个误区。
但这不是本书的BUG,而是我觉得所有修真小说里通有的BUG。
宗门费那么大劲儿培养出天才来,到底干嘛的?
就为了让他一天天地跟女道侣谈情说爱风花雪月?跟兄弟们出去喝酒聊天吹牛打屁?还是遨游名山四海整日个儿地吟诗作赋?
拜托,那是“道家”,讲得是“逍遥”;我们现在讲的修真界,是“江湖”。
假如,你要是个宗门门主,有天收了个叫“萧X”或者“X动”的天才,他也不是你什么故友亲戚的遗孤,更不是你在外边什么红颜知己的私生子,你干嘛拿出那么多“X石”花在他身上?
还不是想从他身上赚更多东西!
“只有回报大于投入的行为才是可以存活的,除此以外的任何存在形式都将被世界所淘汰;或许你会短暂看到这种现象,但那绝对是发生在脑子不太好使的人身上的昙花一现而已。”——这才是修真经济学第一定律更为本质的阐述。
有人说,那我就当时培养个高端战力不行吗?平时我就搁那儿放着,一遇到宗门危机的时候就让他挺身而出。
——也不是不行;但你见过这世界上那个国家每年拿出超过50%的财政收入扔进军费开支里?甚至更离谱的,整个国家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军费开支?
这是什么“斯巴达朋克”的世界?!
还有人说,长生,那我追求长生不行吗?
——行是行啊,但这就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还是那句话,你要是追求长生,那你学“道家”那帮人儿自己修自己的去啊,你非得成立个宗门干什么呢?
人聚在一起就是江湖;宗门就是江湖。
——————————
所以天才培养出来,一定是要能给宗门赚到“钱”的。
不管你是去万族战场上狩猎啦,还是寻觅天材地宝,还是创下传世功法,还是打成绝世神兵,还是炼出无上丹药。
或者你教育子弟,让他们去狩猎、寻宝、打铁、炼丹……
反正你总得给宗门烧出正向的“投入产出”来。
——是不是和“投资”很像?
——————————
说完高端“产品”,我们再来说点儿能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事实:
一个修真界,那么多人头,不可能人人都是穿越者不是?
“虽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人人都想成为‘天才’;为此他们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这是修真经济学第二定律。
那么,那些不是天才,但资质也还算出众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或者说,怎么弄到更好的资源呢?
坐在家里等狗屎运?
拜托,那是主角才有的待遇。
我们刚才已经论述过,一个宗门最好的资源只会向最顶尖的天才靠拢,所以分给那些“次级人才”的资源都是些天才不要的边角料。
所以,稍微有实力,又有点儿理想、不愿久居人下的修真者,大多不会选择将自己“卖给”宗门;他们转而去寻找另一类组织——商会。
【商会】会跟他们签订契约,由商会向他们提供在宗门里根本不可能得到的优质资源;而代价是,在接下里的几十年内,他们所取得的一切资源都必须以一定的比率折算成“灵石”一类的“修真界一般等价物”作为本息还给商会。
没办法,你不是天才,你就总得接受点儿差强人意的待遇。
——————————
接下来说几个“推论”。
一般来说,天才的回报投入比都高得吓人,在100:1甚至1000:1之间——要不怎么叫天才呢。
所以天才永远是各大宗门第一拉拢的对象,是稀缺资源,是优质股,永远被顶级豪门瓜分干净。
而那些资质次一些的修真者,回报投入比大概在7~8:1,或者更低,3~2甚至1点几——但总归是有的赚。
虽然跟天才比有点寒碜,但其实已经相当可以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就敢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更何况,我看过所有修真小说里头,貌似回报率都远不止100%这个数。
所以为什么大家都想修真,本质上这就是个极度暴利的行当。
——————————
至于培育“次级人才”的这笔资源,商会也未必会自己出。
要不然怎么叫商会呢,资源都自己出了,那和宗门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他们的操作是,拿着投资的修真者与他们签订的【契约】,打包分成等额的“股”,直接放到“市场”上去卖。
如果你持有某位修真者的“股”,那么每年你都可以按比例“分红”,也就是吃到这名修真者赚取到的资源的一部分。
这就相当于,大家一起在“养”这个修真者,而修真者出息了之后,反过头“回报”自己的各位“衣食父母”。
(至于股息、股价等等大致怎么算的,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百度)
而且,这些被“包养”的修真者,其利益与商会和股东们是一致的;他们也会拼命升级,拼命赚钱。
因为赚的钱越多,一方面他自己能留下的也越多,另一方面他在商会与投资者眼中的“价值”也会上升,能够吸引到更多投资,拿到更多的优质资源,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而商会也会借机炒作,什么“百年一出的妖孽”,“下一任剑仙候选”,“吊打XXX天才”,反正吹牛不上税。
什么“东帝”、“冰仙”、“丹圣”、“符主”,顶级宗门里都不敢乱叫的称呼,在这些商会里满天乱飞;你进去一看,真的是“至尊遍地走,圣人不如狗”的感觉。
“今天你为他投一块儿灵石,明天他还你一颗紫极皇灵丹。”——类似这种的宣传标语,那真是要多朋克有多朋克。
——————————
而那些买了“修真债”的人,也未必就会老老实实吃分红。
毕竟修真这玩意儿,变数属实太大了。
既有可能一夜之间悟道成圣,也有可能天劫之下身死道消。
这是什么?
高风险高收益啊。
来,Read Agaiurn,High-risk”。
那我们该干什么?
炒啊,炒TM的,不炒还是人吗?
商会甚至还专门设置了固定地点供大家用手里的“修真债”进行交易,比如“灵犀商会”的“拜月阁”(正文会提到)。
——————————
我再说一遍,不是人人都是主角。
不是谁都是天才,也不是谁都能走狗屎运。
像这样老老实实被“资本”薅羊毛,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出头之路。
虽然你看这一两个修真者的“修真债”不起眼,但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其总量是惊人的。
足以掀起一场撼动整个修真界的地震。
——————————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
美国次贷危机与修真界次贷危机的“概念一一对应”。
天才——优质贷款者
次级人才——次级贷款者
宗门——大型银行
商会——一般贷款机构
商人向宗门“借钱”成立商会——杠杆
商会培育次级人才——次贷
修真债——股票(准确说是CDS合同,严格来说二者不是一个东西,但我说“股票”或者“债券”之类的大家都好理解)
拜月阁——证券交易所
至于修真界次贷危机怎么崩盘的——啊,这个暂时保密
总之,无数人在这场“大劫”中,裤衩都赔进去。
什么仙女、侠女、圣女、神女,统统卖到青楼。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也是,造成一样的狂热,迎来一样的末日。
毕竟,逐利,是人的本性。
资本主义,只是将这种本性,无限地放大。
——————————
啊,对了,修真界和美国的区别还是有的——
区别在于,修真界不会有“国家”给你“兜底”,所以只会崩盘崩得更快。
以及,现代文明让你破产,顶多再把你扫地出门;修真界让你破产,还要诛你九族!
——————————
最后补充一点:上述假说成立的前提是,每个人都不会“主动违约”。
毕竟借了修真债的修真者天南海北,我就是捞一笔跑路,你还能拿我咋地?
当然,商会也可以成立一个遍及全修真界的抓捕机构,任何违约者都逃不出你的天罗地网。
——但你都能势力遍及修真界了,你还开商会干嘛?去成立宗门啊,笼络天才啊,低风险高回报,不比你搁这儿放债香一万倍?
所以就必须在这个修真界内引入我书中提到过的【契约体系】——代替类似“国家强制力”的作用。
——————————
换句话说,只有【契约】才能造就资本主义。
——说一个本人不成熟的结论,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不受任何约束的契约精神】上。
不是说【契约精神】不好,但它必须有所约束。
举个例子,我国刑法不承认公民以任意形式许下的“重伤承诺”。
就是说,“生死契”这种东西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张三跟人决斗,杀了李四,尽管他们之前签过生死契,但张三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这里,生死契这种【契约】就被“约束”了。
不承认,不鼓励,不评价,都是对【契约】的约束。
这就像——“自由市场”好吗?
当然好啊,能够创造大量财富。
就像上文中的“修真债”,无论如何,它也为无数普通修真者创造了上升空间。
但你不加约束行吗?
放任自由市场的政府,和“不作为”有什么区别?和那些天天割韭菜的“精英们”分什么你我?
——这是我所理解的,我们的制度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当然只是我的一点拙见;我不提供任何意见,我只是列出一种可能,供大家自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