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这样“无谋”的安排其实另有深意。
每一小队至少两台机甲,这也是能和一个红色刀锋打成平手的最低战力配置。
由于林龙要防止李信突破防线,所以一开始的战力配置相当松散,彼此很难互助;只有等李信深陷包围圈之后,他的机甲才会进一步集结。
所以,李信的五支小分队,可以同一时间分别对上五台落单的红色刀锋。
而这样的战力配置在局部李信是有优势的,至少也是二打一的均势。
所以刚开始,战局出现了短暂的“一边倒”局面。
虽然林龙遭受攻击的五台机甲被打得连连后退,但他很快稳住阵脚,调遣其它五台机甲开始组建包围网。
李信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于是林龙郁闷地发现,自己好像不管怎么操作,都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一旦红色刀锋的两台机甲汇合,李信就会立刻指挥部队撤离,寻找其他落单的红色刀锋。
但林龙又不敢将兵力布置地太过集中,因为那样一来李信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越过他的防线,林龙的堵截计划就将直接失败。
但最气得林龙吐血的是,李信似乎并不想一口气直接越过他的防线;即使面前就有一个林龙“让给他”的大空门,李信也并不急着冲过去,反而慢悠悠地在战场边缘“溜达”,仿佛是在一脸欠揍地说:“来呀,你怎么不过来呀~~你不过来,我可要过去了哟~~我可真要过去了哟~不骗你,真的要过去了哟~~真的真的要过去了哟~~”
但是李信也“调戏”不了红色刀锋多长时间了,因为后续的十台机甲马上就要抵达战场了。
到那个时候,二十台红色刀锋一汇合,可就绝对是不现在这个情况了。
林龙将完全有能力彻底堵死李信的退路,形成一个完美的包围网,到那时李信就是再跳,也只有全军覆没的份儿。
……但李信简直堪称“时间管理大师”,他就这么一直“戏耍”林龙直到二十台机甲汇合前的最后一刻,才“恋恋不舍”地冲破了红色刀锋的包围圈。
但他也不是没有付出丝毫代价;留在最后“掩护撤退”的一支小分队共三台机甲,被林龙的二十台机甲彻底包围在中间。
林龙强忍着怒气,指挥二十台刀锋缓缓逼近这三台机甲,一点逃跑的缝隙都不留下。
这三台机甲左冲右突,上蹿下跳,似乎还想做临死前的最后一搏挣扎;但林龙一点机会都不留,直接以最稳妥保险的方法击毁了这三台机甲。
在林龙心目中,只要能吃下这三台机甲,这波交锋就不算亏。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李信心目中,让他吃下这三台机甲,李信岂止是不亏,甚至有些小赚。
就连这三台机甲都是李信故意留给林龙的,目的就是要再进一步消耗红色刀锋的能量储备,同时给林龙一个“自满”的迷惑。
因为让林龙根本不敢想象的是,就凭这些破铜烂铁,李信甚至根本没打算让他再吃哪怕一个能量包。
在李信的计划中,从现在开始,林龙的能量储备就只剩下这么多了,也只能剩下这么多;所以,每消耗一点红色刀锋的能量储备,和直接杀死红色刀锋机甲,没有什么差别。
林龙现在强压住心头的怒火与惊异,终于正视起自己这个“老同学”;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情绪,开始重新制订战略。
现在的局面是,自己的二十台机甲,分别被李信的十二台和五台机甲“夹”在中间。
不出预料的话,第一轮能量包刷新完毕后,比分就将变为十比三十五,自己落后整整二十五分。
他现在已经不敢再奢求什么完全辗轧式的胜利;他承认李信是与自己同等级的对手——甚至,他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在这几次交锋中他确实落了下风。
李信以一支真正的“业余”战队,竟能将自己和他引以为傲的红色刀锋逼到这个境地,说明对方的主帅——李信,比自己强。
他实在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他也十分清楚,哪怕事实是,李信真的比自己强出很多,但只要他能赢下这场比赛,一切事实都将变成泡影。
他不得不承认李信的才华,如果赢下比赛后自己仅仅将他变成一个毫无价值的玩具,即使是他也觉得有点暴殄天物。
如果他能好好利用李信的才华,再加上他本人的实力,或许超越那个四大白银家族的联盟并非是天方夜谭。
前提是,他能赢下这场比赛的胜利!
林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目前场上的局势。
其实,所谓李信“前后夹击”他的红色刀锋,简直是在开玩笑。
二十台能量充足的红色刀锋汇聚在一起的力量,足以封锁住整片战场;准确的说,应该是李信的军队被分隔在两头了比较妥当。
现在他最稳妥的取胜方法是,全军退守中央的大补给站区,等待十多分钟后的第二波十五个能量包的刷新。
在得到这一波补给之后,他一边封锁战线,一边向西稳步推进,在五分钟之内抵达十公里处的站区,获得五个能量包的补充,然后直扑在自己家大本营里闹腾了半天的那五台机甲。
自己只需要稳稳地吃下这五台机甲,届时场上的机甲数量之比就会变成二十比十二。
自己将占据机甲数量和质量上的绝对优势,然后等待第三波能量包的刷新,再调转方向,重复这个稳步推进过程,直至吃掉李信的最后十二台机甲。
到时候,不管比分差距有多大,林龙都将达成“全灭对手”的胜利条件。
然后,比赛结束,一切都将如他所料想的那样发展。
就在林龙逐渐找回耐心的时候,坐在他对面的李信的耐心反而快要到达顶点了。
一直“横”的不行的林龙居然也主动避战了?!
这李信能忍?!
他还指着林龙一路穷追到底,赶紧把能量打空,他好一波结束比赛,赶快回家道歉认错呢。
既然林龙选择放弃寻战,那就由他李信来挑起战端好了。
吃下十公里处五个能量包的十二台机甲并未向东继续前进,而是调转枪头,直指林龙的大部队!
另一头,对称地吃掉西头十公里处五个能量包的五台“崭新”的机甲也放弃了前进,同样调转枪头,前后夹击林龙的红色刀锋。
接下来就是决战了。
李信说过,不会让林龙活到第二波能量包刷新,他就要说到做到。
李信所追求的胜利条件,同样是全歼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