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的油坊,生意也是极好。
几十个脱的精赤条条的汉子,在油坊内部不断的推动沉重的石磨。
轴承不停的转动着,不停的压榨着捆扎好的豆料,经过发酵之后再碾压,豆料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
烈日当空,几乎人人汗流浃背,沐忠秀看着这样的场景若有所思。
沐忠秀知道赚钱的买卖要么是靠权力寻租,比如放印子钱,开钱庄当铺,一般的士绅都玩不转,非得财雄势大的官绅世家,才够格做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
其余的生意,最为赚钱的还是江南闽浙对外的贸易,瓷器,茶叶,生丝,一船货出去,半船银子回来。
江南的大型织厂,用工超过千人,被后世称为资本主义的萌芽。
其实并不然。
在江南能玩的转大型工厂的,都是最顶级的富商,而这些商家要么是和官员太监勾结,要么就是本身家族内有官员。
在大明,官商勾结才可能将买卖做大,否则一个知县搞死几十万身家的商人,跟捏死个臭虫也相差不多。
现在云南的容易来钱的买卖多半是被纳入顶级官绅的囊中,沐家也是在其中获利颇丰,沐忠秀想插足其中就很困难。
而出口贸易是江南闽浙,云南这里有几条水系往缅甸泰国越南,还有往广东地方的,但没有直接的出海口,沐忠秀想做出海的生意,在现阶段是妄想。
他的立足点是先屯田,做好内功,保证一定的财力,接下来要做的,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工业化的尝试,如果成功了,则财力基准会大幅度的上升,到时候便不愁无钱粮养兵。
沐忠秀已经算过,一营兵三千人,配两百匹马,备装和养兵的费用,一年最少二十万两银。
这是按家丁的标准来算,若按炮灰的标准当然是不必这么许多,但那样养的营兵又全无用处了。
沐忠秀一直觉得总府养的几千营兵,一年也耗费十几万两银子,倒不如解散了用来养家丁,好歹还能派上用场。
那些普通的营兵,形同乞丐,上了战场稍有不利就一轰而散,有甚用处?
“在下拜见五公子。”
李宝引着一个高大少年前来,介绍道:“这是李家油坊的主人李勇,也是那投献人李震的兄弟。”
李勇脸上满是郁闷之色,这一次兄长的投献看来会给李家带来大麻烦,但是对他来说,又有什么办法可言呢?
“你兄长的投献,我身为沐家的一份子,没有办法拒绝”沐忠秀看了下眼前的少年,见对方神色坦然,两眼神色如常,身形体力俱是上佳,两手虎口处有明显的茧子,说明这是一个重君子六艺的士绅家族,这李勇并不是只埋首苦读的书呆子。
这也是云南地方的传统,边郡之地,哪得真正诗书传家?除了昆明府城一类的地方,地方上汉夷杂处,土司动辄造反,就算被平定了,被土司兵骚扰过的地方,若无防备,则十不存一。
就算大明官兵进剿,也是一样。
军饷不足,只有抢掠地方激励将士的士气,将领默许乃至鼓励,文官心知肚明而默许。
官兵所过之处,无根基防御,亦是被抄掠极惨。
李勇身形一震,说道:“这样岂不是没有天理国法了吗?”
“你兄长的事,又哪得那么干净?”沐忠秀冷笑一声,说道:“他假作投献,其实受制于生苗,想要谋害于我。若是被他得了逞,你家这点产业算什么?十六以上皆斩,妻子发卖为官奴,这样的下场,比区区献产如何?”
四周光线极为明亮,但眼前少年的眼中,却已满是阴霾。
“这件事之后,你和兄长一起带着户册和账簿地契,将事情做完全吧。”沐忠秀对少年人道:“日后庄子可还是归你管,每年分五成,此后不再纳税,地方摊派,徭役,差役,俱免了。对你家来说,亦是件好事。”
李勇神色痛苦,但还是抱拳道:“家兄惹的大乱子,能如此办理,已经是寒家的幸事了。”
“很好,”沐忠秀点头道:“不过在此之前,你还需要替我替我做件事”
“本县典史姓李名少仪,”钱处雄道:“原本是总府营下的司书,所以咱老钱也认得他。后来在营里久了,积攒了些银子,捐了个监生,然后到县里任了典史,说来也是个胸有丘壑的,在军营里能捞钱,咱当时劝他不要走,李少仪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得做些实务,有些事做起来快意的很,比在营里贪污捞钱要令他高兴的多。”
沐忠秀听了失笑,摇头道:“这倒是个有趣的人。”
“咱们到衙里悄悄见他。”沐忠秀道:“听你说的这经历,他能会意的过来。”
“这倒是。”钱处雄道:“这人是我见过最聪明的。”
“咱们的人,提前换好衣袍。”
“是,咱们几个,还有队头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算是沐忠秀要第二次与人搏杀,他不仅不紧张,反而有隐隐的兴奋。
这种事,如果没经历过,很容易被唬住,经历过了,又感觉会有些上瘾。
典史在县中又称为四老爷,知县最大,然后是县丞,主薄,接着才是典史。境内治安,诉告,监狱等等,都是典史官的职权范围。
现在这李镇虽然不是县治,不过比起普通县城还要繁华许多,这典史官李少仪的衙门所在是在一大片普通的民户区中,划出了一块三亩不到的地方,衙门之外,便是市井小民的住处,叫嚷吵闹声不绝于耳,甚至就在他的府门旁边,还有几家贫户的住宅,使得这个衙门多少几分活气,少了一些威严。
沐忠秀等人到的时候,正好是典史开衙放告的日子。
过了仪门,到得正堂一侧,打眼一看,却见大堂内影影绰绰已经是站了不少的人,那李少仪先只是低垂着头,埋首文案,执笔批示公文,一封未完,便有下一封呈上。待他批完,立刻有人将他批好的文件拿出,交给等候多时的差人拿走,拿到外面自去执行均令。
整个内堂虽然站了数十名商人,仆役,差官,却是无人敢吱一声,只静静等候,看着他执笔如飞,笔落纸上时沙沙做响,竟也是声声可闻。
待他一连处理了几十份争件,方才咳了一声,抬头轻声道:“茶来。”
一个仆役立刻上前,奉上茶碗,李少仪伸手接过,却是没有大明官员饮茶的从容,竟是一口而尽,然后看也不看,伸手将茶碗往那仆役手中一递,便低头又去看文书。
就在这俯仰之间,沐忠秀却是见此人两眼中冷峻异常,其约三十多不到四十的年龄,面色还显年轻,身形也没有发胖,还很匀称,只是两鬓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