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殿下剑锋所指,即吾身之所向(1 / 1)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孙礼和陈寻来到了陇山最大的一处训练场。

由于山势险峻,陇山上并没有能够容纳数万人的训练场,所以此地只集结了六千人。

两千骑兵,四千随从。

骑兵们和骏马都裹着坚实的黑甲,他们大多都是冠盖境的修为,人人背负长弓、腰悬箭壶,手持一杆丈许长的镔铁枪。

随从的修为要低些,但普遍也都在登堂境中期以上,勉强达到了参军的最低门槛。

陈寻放眼望去,两千骑兵以军阵排列,却没有一匹马乱动蹄子或是发出嘶吼声,显然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壮哉!”

“弓马娴熟,精于刀枪之术,又不缺少与人厮杀的经验。”

“只要稍加培养,这支军队就可以媲美三年前的泰山军!”

陈寻对这批精锐很满意。

“只是,一个骑兵配两个随从,是不是有点多了?”

陈寻严重怀疑关宁送他两万随从,是因为陇山实在养不起这么多人。

然而,孙礼面容坚毅,认真沉声道:

“这些随从都是骑兵的家属。”

“若是骑兵不幸战死,两个随从中的一人会带着战死之人的骨灰回家安葬,另一人则会代替战死之人继续作战。”

听到这话,陈寻突然感到肩膀沉重。

“陈寻,我不管关大哥为什么会如此草率地决定和你合作,我也不管你究竟想做什么,我只希望你能善待陇山的兄弟。”

“从现在起,我将我的性命和陇山三万人的性命一起托付给你。”

孙礼走到他面前,单膝跪地,行效忠之礼。

“殿下剑锋所指,即吾身之所向!”

两千骑兵下马,和随从们一起单膝跪地,行效忠之礼,齐声喝道:

“殿下剑锋所指,即吾身之所向!”

陈寻见到这一幕,顿生豪迈,也不知从哪生出来的勇气,竟是掏出一把匕首割破了手指。

“拿酒来,今日,我要与诸兄共饮血酒!”

……

是夜,陇山举办了一场小宴会,算是为陈寻和三万匪军送行。

为了这次晚宴,后厨不仅杀了上百头猪,几十只牛羊,还搬出了上千坛烈酒,几乎掏光了陇山一个月的酒肉库存。

只见山林间,一群群精瘦汉子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陈寻和孙礼坐在一处悬崖边上,望着底下一堆堆亮起的篝火,不禁感慨万千。

孙礼有些伤感道:“三万人下山,不知能有多少人活着回来。”

陈寻酒醉红了脸,站起来指点江山。

“不下山,他们也许会活着,但会有更多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下山,他们也许会死去。”

“但我保证,用不了三五年,我就会带领他们改变这个国家,让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孙礼自嘲一笑:“这个国家,真的还有盼头么?”

他不知道,也不敢想。

所以他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

……

半夜,孙礼因酒醉沉沉睡去。

陈寻一个人坐在悬崖上,望着藏在山林间的万家灯火,心情很是复杂。

他原把这一切都当作一场游戏,可真当肩上绑了三万条人命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做不到泰然处之。

“还有酒么?”

突然,关宁来到了背后。

“有,但不多了。”

陈寻将手中的酒坛递了过去。

关宁也不嫌弃,接过酒坛仰头灌下,一口饮尽。

“五年前,你父王来过陇山。”

“他也想和四伯合作?”

“是啊,可他和你不一样,他想让我帮他平定北境。”关宁叹息道,“他答应事成之后在北境划五座城给我,让陇山百姓能够有个安稳的住处。”

“四伯拒绝了?”

关宁没有回答,反而问了陈寻一个问题。

“你若是当时的我,会答应和他合作么?

陈寻没有多想,直接脱口道:“不会。”

“为何?”

“五城之地,只能解一时之忧。没了陇山,还会出现第二个虎山、豹山,只有根除阶级固化,才能彻底解决百姓的问题。”

关宁微微颔首:“是啊,谁不想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若是日子还有盼头,谁又会躲进山里落草为寇呢?”

都是这世道逼的啊!

两人一阵沉默。

很久之后,关宁又一次开口。

“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是准备直接让三万匪军加入泰山军,帮你架空定远侯么?”

陈寻摇了摇头:“匪军暂时不能去皇城。”

“弟兄们大多都是朝廷通缉的犯人,和世家权贵有仇怨,去皇城会有危险。”

“我在秋暮宫不可能同时兼顾三万人,万一出了岔子可就麻烦了。”

“至于吴广?我承认他有行军打仗的本事。”

“可不得不说,他也只有这么点本事了。”

“和我争权,无异于自取其辱。”

关宁紧盯着陈寻,想要看出点什么。

他真不知道此子是事事算无遗策还是自负过了头。

“我听说泰山新军的招募很不顺利,没有匪军的加入,你能招齐五万人么?”

陈寻哂然一笑:“四伯何必明知故问?军功爵制度一出,参军的人又何止五万十万?”

关宁微微眯起眼,说出了一个陈寻意料之中的坏消息——

“可我听说,昨日朝堂之上,已经有人先你一步上奏提出了军功爵制度。”

“是玉衡王陈献么?”陈寻问道。

关宁摇了摇头,露出一副有趣的神情,说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名字——

“不,是定远侯吴广。”

听到这个名字,陈寻顿时虎躯一振,酒醒了大半。

他破口大骂道:“老狐狸,居然这般恶心我!”

赵嵩早就离开了陇山,奉皇肯定也知道了军功爵制度。

军功爵制度对广寒国有很大的好处,功绩千秋,足以让提出者名垂青史。

也足以让世家权贵对提出者产生必杀的决心。

所以,这个提出者必然得是一个不惧儒门、位高权重的王佐第三境高手。

否则,若是提出制度还没几天就被人刺杀身亡,那岂不是成了笑柄?

这样的人有两个,一是玉衡王陈献,二是九卿李久安。

可陈寻没想到的是,奉皇偏偏不按常理出牌,选择了定远侯吴广。

“若是陈献和李久安摘我桃子也就算了,可吴广他一个知恩不报之徒又有何德何能名垂青史?”

陈寻神情愤然,怒不可遏。

“吴广只是王佐第二境,肯定躲不开儒门的刺杀,可我还惦记着泰山军的兵权,偏偏又不能坐视他死去!”

“老狐狸明知我和吴广不和,却不仅让他摘了我的桃子,还非逼我保他一条狗命,这摆明了是在恶心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