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赈灾,临危受命【求鲜花】(1 / 1)镇东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熙三十八年夏,一场特大洪水,黄河沿岸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京城地面,已经出现了很多乞讨的灾民,惨不可睹。

太和殿内,康熙正在听工部官员的奏报,洪水肆虐5个省份,十几处堤坝被冲垮,死人都数不过来,只能随便挖个大坑扔进去一起埋了。

大殿里鸦雀无声,遇到大灾,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要赈灾,要安抚灾民,还要重修大堤,查处责任人。

“康熙盛世,这等天灾让朕痛心啊,都是朕的子民。内阁几位大学士商量出对策了吗?”

李光地首先出列:“臣等已经让户部拨粮食十万石,银子5万两,送到受灾的几省了。”

张廷玉跟着站了出来:“还有大灾之年防大疫,内阁已经让太医署准备了药材,准备送到各省藩台衙门。”

康熙皱眉:“这个数量好像太少了,杯水车薪,户部就不能拨多些吗?”

户部尚书立马站出来叫苦:“这两年朝廷大事不断,户部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了,国库紧张。”

康熙年间,国库一年的收入也就不到3000万两。其中八旗绿营的固定支出就要1000多万两,再加官员俸禄,大型工程,皇室开支,所剩无几。

这几年用兵,消耗了不下一千万两。户部确实没什么钱了。康熙也清楚国库情况,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各位爱卿,你们都有什么好办法,都说说,这会言者无罪。”

……

礼部一位官员站了出来:“臣建议开放一部分捐官,这样马就能从那些大户手里弄到银子。”

又一位出来捣糨糊的:“救灾事大,应该派遣一位有威望的皇子,这样才能统率地方官员救灾。”

康熙问:“各位阿哥,有觉得能胜任救灾这差事的?”

康熙的儿女众多,光是成年的儿子就不下十个。此时都低着头,沉默是金。这差事就是个烫手山芋啊!

眼看着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黑,突然响起一个声音“皇阿玛,儿臣愿意前去。”

霍镇站在后排很惊讶,居然这么勇敢(脑残)的皇子,偷眼一瞧,这不是皇四子胤禛嘛,果然冷面王的绰号不虚。

朝堂一片骚动,议论纷纷。很多人偷偷松了口气,总算有出头的了。

“很好,不愧是朕的儿子,胤禛,朕封你为钦差大臣,总管五省救灾事宜。三品以下官员你可就地免职,赐金牌八道,护卫五十人。”

康熙慷慨激昂,似乎激动了。

“儿臣领命,还希望皇阿玛多拨出些救灾银子,几百万灾民靠户部那点钱粮,确实不够。”胤禛赶紧提条件。

康熙沉默片刻,说:“朕从内务府给你拨十万两,其余的靠你想办法了。除了银子,别的要求都可以答应你。”

胤禛跪在地,脸色变幻,咬着牙说:“儿臣还有一个条件,把霍镇西也同去,做钦差副使。”

轰的一下,大臣们议论纷纷。站在后排走神的霍镇西身子一晃,差点摔倒。

胤禛你这个混账,干嘛拉各位,这是公办私仇,挟私报复,霍镇西恨恨的想。

康熙也很意外这个条件,沉默片刻后说:“好,朕答应你,希望你们二人合作为朝廷分忧。”

“散朝后,胤禛和霍镇西留一下。”

群臣离开后,一个小太监把二人领到了养心殿中,康熙正坐在面。

“朝廷穷啊,国库没银子,霍爱卿筹钱的本事,朕早就知道。这次你们一正一副,一定要好好合作。”

没钱,皇也难顶啊。霍镇西暗自想着,自己还得拓宽财路。

胤禛低头说:“儿臣就是想让霍大人帮我筹银子来着。就怕霍大人被别人影响,不尽力筹钱。”

霍镇西心里一阵痛骂,嘴还要恭敬的回答:“下官做事冲动,还望王爷不要怪。就算为了灾民,我也会尽全力的,不过到时还得借助王爷的旗号。”

“好,你们都能这么想就好,等你们归来,朕给你们接风。”康熙还是挺满意的。

临走前,又嘱咐了一句,“胤禛你要注意方式手段,这方面多考虑霍镇西的建议。”

……

霍镇西看到四爷胤禛的脸绿了,心里一阵暗爽。

回到家中,听说老爷要去黄河沿岸灾区,霍瑶脸色担忧立刻表现出来。晚,伺候老爷洗漱完毕后,霍瑶欲言又止。

霍镇西看到了就开始说:“瑶瑶你不必担心,老爷我是钦差副使,又有护卫随行,不会有什么危险。”

霍瑶垂下头,拨弄着头发:“瑶瑶兄妹俩就是逃灾到京城的,洪水不长眼,老爷你可千万别亲自阵啊。”

想想又补充一句,“老爷你若是出了意外,瑶瑶也不会再活下去了。”

霍镇扔下书,郁闷的说:“臭丫头你这是咒老爷啊,老爷要行家法惩罚你。”

说完一把抄起走进卧室,低声耳语说:“今晚罚跪一小时。”

……

次日,几个交好的官员都送来书信,叮嘱小心行事。八爷府的管家则是悄悄递一份书信,还有一份名单。

看完后,霍镇西明白,这是让自己防着四爷,别给他脸增光。名单是在这几省做官的八爷门人,关键时刻拿出书信可以帮忙做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八爷四爷,你们就瞧好吧。霍镇西收好书信,心里默默说着。这次出行,把传教士那里买的两把火铳随着带着了,还有从陆湘鸣那里调来了十个随从,包括陆湘鸣自己。

赈灾钦差一行人马出发了,护卫随从全部骑快马,正副钦差则乘坐马车。一路往南途中除了住宿不做任何停留。

第一站就是德州,还未进府城,,就已经看到了无数灾民,扶老携幼,推着唯一的家当,沿路乞讨。因为饿,几乎没人开口乞讨,看到行人只是默默的伸出枯瘦的手。

这就是所谓的康熙盛世,风调雨顺时候,老百姓能勉强度日,遇到天灾人祸,那就只能逃荒,最后倒在路边成为一堆无人问津的白骨。

看着这人间惨剧,霍镇西的手握的很紧,关节都有些发白。吩咐陆湘鸣等大批人马走远了,把干粮留下一半给灾民。陆湘鸣默默退下,他也曾经是逃荒的一员。

高大的城墙写着德州,府城到了。当地官员已经在迎接等待,看的出来城门口是刚清扫过。德州知府周德性,按察使骆有性笑容满面的迎了来。

【求鲜花,求月票,求动力】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