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沪江游玩(1 / 1)榕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荒无人烟的山沟小工厂,来到人山人海的沪江大城市,强烈对比冲击下让周逸看傻了眼。

果然这里的人多得跟蚂蚁般数不清,果然这里的房子抬头都看不见天,果然这里的灯光犹如夜空繁星般璀璨……

一路上叽叽喳喳的他,此时陷入了沉默,脑海中在拼命消化眼前所见到的全新景象。

本来周逸以为山里的八零一一厂已经足够大,大得到足以容纳下他的天空,没想到在山外还有如此广阔的世界,他第一次对山外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车队于晚上18:30左右抵达沪江地标人民广场,此时天色已经全黑了下来,八零一一厂近600名职工家属在此集散,犹如一颗小石子投入大海之中连水花都没有溅起就消失不见。

周建国对人民广场倒是轻车熟路,他发现周围建筑跟6年前读大学时相比没有发生改变,这也在侧面说明沪江市的城市建设在过去这些年陷入了停滞状态。

跟妻子俞美诗一起手拿肩抗大包小包行李,周建国找到了通往军区大院的公交车,带着儿子周逸重返在沪江的老家。

“哥——我在这里!”

一到大院门口,周建国就听到熟悉的叫声。

只不过当时是二妹,现在的对象换成了自家小妹,目前就读高一。

二妹在70年底就顺利报名参军,由于在部队表现出色,刚被选为工农兵大学生到军医大学进行深造。前些天还写了信给周建国,并附上她英姿飒爽在大学校门的军装照片。

原本一直都是家里骄傲的大哥,现在光芒逐渐被二妹比了下去。她不但遂了父亲周东宝的心愿参军,并一举成为了第二名大学生,将来还会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军医。

前两天周建国就打电话通知了母亲宋芝华,告诉自己一家三口抵达的时间,这才有了小妹到门口等的情况。

看着小妹高兴的神情,周建国却心思飞了到天上。

他看到了小妹戴上了眼镜,这说明其视力不合格,无法复刻二姐走过的弃笔从戎道路。

高考停止,高中生无法报考大学,意味着小妹在高三毕业后得服从上山下乡的战略,分配到某一个农村大队插队。

眼见无忧无虑帮忙嫂子提东西的小妹,周建国不由期盼高考能尽快恢复,因为他知道小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如果能考试的话一定可以考上大学。

“哥,你一路上在发什么呆?”

小妹看出了大哥心不在焉,特意放慢了脚步发问。

“没什么,看到你女大十八变,让我感觉自己老了。”

周建国心想路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两年后政策又变了呢。

“奶奶好。”

一路蹦蹦跳跳自己走的周逸,看到熟悉的身影立马喊道。

“一段时间没见,小逸又长高了呀。

上次你爷爷回来,就说你聪明伶俐,足足在家里夸了好几天。”

宋芝华看到亲孙子周逸,那是异常高兴,一把就将他抱起来紧紧搂住。

虽然周建国不能请假返沪,但宋芝华却坚持每年都抽空到皖南山区探望儿子一家,因此周逸记得亲奶奶的模样。

一家之主周东宝上次偶然回来探亲,只在家待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匆忙离开回到工作岗位上,不过他在家念叨最多的就是周逸这个小孙子,说其跟自己小时候最像。

原本只有宋芝华和小妹略显冷清的周家,在周建国一家三口回来后,增加了人气显得热闹非凡。

而俞美诗负责张罗带回来的诸多干货,如鸡蛋、茶叶、小核桃、笋干等也得到了宋芝华的夸赞,没有枉费她的一番苦心。

“奶奶,这是什么东西?”

看着宋芝华将带回来的鸡蛋收入一个单开门大铁柜,周逸一脸好奇地询问。

“这是电冰箱,储存东西用的,可以让它们不轻易腐烂变质。”

当时家里能拥有电冰箱这样的高档家电,肯定算是富裕家庭了。宋芝华在单位搞到了一张冰箱票,就咬咬牙攒钱买了下来,果然生活品质大为改善。

一看孙子连电冰箱都没有见过,宋芝华心里挺不是滋味,相比而言皖南山区还是太过封闭了。

“听说小逸已经上幼儿园了,不知道他学习成绩怎么样?”

“挺好的,还当上了班长呢。”

周建国抢着帮忙回答,他心里像是猜出了母亲的接下来想法。

“山里教育条件毕竟有限,我听说你们厂许多职工都将子女留在沪江读书,你们夫妻俩要不要考虑一下让小逸来沪江上学,我可以代为照顾他让其接受更好的教育。”

宋芝华为了孙子将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建议。

“妈,小逸还太小了,他在哪里读幼儿园都是一样玩。何况我们厂已经开办了小学,可以为子弟提供适龄教育条件。

另外,我觉得小逸更喜欢待在厂里读书。”

好不容易一家三口住在了一起,周建国可不想又跟儿子搞起两地分居的事实。

“小逸,你愿意在奶奶这里读书,还是在厂里跟爸妈上学呢?”

没有理会儿子,宋芝华直接转头问向了周逸。

“我喜欢在厂里上幼儿园,那里有好吃的,还有跟我的好朋友一起玩。”

山外虽然有许多新奇的玩意,但周逸还是觉得待在厂里更舒服一些。

如此答案让周建国很高兴,将儿子抱起来转了一大圈夸赞。

“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老爸失望!”

见状,宋芝华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随他而去了。

晚上哄完了儿子睡觉,小两口终于可以躺下来说说悄悄话。

经历在大巴上一整天的颠簸,身子骨像是散了架,但真要睡觉前却不困了。

“建国,我觉得你妈的提议挺好,能在沪江大城市上学应该有利于小逸的未来成长。”

之前周逸询问冰箱问题时,俞美诗发现自己也不认识这个新物品,只不过当时她故作镇定遮掩了过去。加上自知厂办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真实水平,包括自己在内都是半路出家,肯定无法跟沪江市相比。

只要能对孩子好,那么俞美诗就愿意去尝试。

“孩子太小,跟在父母身边更好。不少厂里职工都说,留孩子在沪江上学,结果跟自己明显不亲有隔阂感,甚至在外学坏了都不知晓。

真要小逸回来读书的话,等他长大一些再说吧。”

现在周逸才4岁不到,用不着那么早就背井离乡去求学。将来有机会的话,高中是一个合适的阶段,周建国自己心里有数。

第二天,周逸跟着父母来到沪江市最繁华的商业街购物,走进了市第一百货大楼,终于亲眼见到了比工厂小卖部大上一百倍的商店。

光是一楼大厅,就有四排柜台售卖各种各样的饼干和糖果,诱人的香气让他垂涎欲滴。

但更让其印象深刻的是,他见到了可以上下楼的自动扶梯,一个人求着父母带着走了好几遍还不过瘾。

山里出来的孩子,有时候快乐就是这样简单。

“走吧,爸爸带你去看电影。”

从第一百货离开,周建国对着儿子说道。

附近的和平影院他在读大学时来过,知道儿子最喜欢看电影,便主动提议。

“白天怎么能看电影?天还没黑!”

在周逸印象之中,厂里放露天电影都是晚上天黑之后,白天播放的话什么都看不清楚。

因此,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

“走吧,待会爸爸变个魔术,能让你在白天就看到电影。”

夫妻俩相视一笑,儿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从未进过电影院,都是跟着观看露天电影,因此见识嘛跟其身高差不多。

买票进入影院之后,直到工作人员将窗帘拉上并关闭灯光,大屏幕亮起来,周逸才知晓了白天看电影的真实解读。

这又是一次对他小小世界观的颠覆。

晚上,黄浦江畔灯光通明,一家三口漫步在外滩街边。

“爸爸,这里的房子很漂亮,但是看上去又很不一样,到底是谁建的呀?”

只要走在外滩十里洋场建筑群下,就能感到一种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连周逸这样的小孩子都觉察到这里不同凡响之处。

“以前我们中国落后,所以外国人就来欺负咱们。这些房子就是外国人当年居住的地方,所以设计都是国外艺术风格。

这说明落后就要挨打,不努力就会被人看不起。

你呀,今后要好好读书,只有学到知识本领了,别人就不敢来欺负你。”

周建国不由自主开展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在儿子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儿子还那么小,你跟他说这些他又不明白。”

俞美诗在一旁接话,她觉得周逸听不懂大人的道理。

“妈妈,我知道。

就是你自己厉害的话,老师和同学都会喜欢你,大家都不敢来欺负你。

只要你比别人厉害,你说什么都对,我就是这样当班长的。”

周逸运用自己的小脑袋瓜,将大人的话转化为他能够理解的方式。想不到,咋一听的话,还挺像这么一回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