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一章:字典(1 / 1)羞涩道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火的建造对于当下的詹闶和行道教来说,必须是头等大事。因此,詹闶也对王通提出了要求,哪怕其他项目选择性暂停,也要保证神火的施工顺利。

他自己更是把其他事情全部放开,每天除了教导学生和卫生员培训班,日常的时间大部分都盯在了这个项目上。

一百零一尺高的大长筒子呀,换算成现代尺寸达到了32.32米,在这个时代就是摩天建筑了。使用的还是最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模式,真的不能有丝毫大意。(明朝营造尺32cm)

要说这神火,其实还用另外的一个功能。那就是在靖难期间,维持北平民众的信心,给跟随阿棣的军队打造一个光明的希望。如果这件事能大范围传播开去,甚至可以给敌军造成心理上的无形压力。

当然想要做到最后一点,还得加上一些其他的辅助操作,不是现在就能完成的。所以目前要做的就是严把施工质量关,保证不会有丝毫差错。

到四月下旬,反应池建造完成,火管子建设所需的梯架也搭建了大半,已经可以开始管子底部的工程了。燕山工业园的铸造车间也传来了又一条好消息,铜活字铸造完毕。

活字铸造完成,也就是说,可以开启字典编纂的进度了。不过詹闶短时间内还真顾不上,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神火和相关联的布局。

好在黎祝对简体文字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可以进行一些早期的编纂工作。经过这段时间的观查,虽然他还不知道什么叫科学,但这家伙心里面的确是装着科学的。詹闶也已经起了心思,到合适的时机就把黎祝收编了。

编撰字典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问题,詹闶干脆在新道观旁边附属的行道学院部分,给黎祝准备出一部分空间来,让他就住在这里开工,有什么都可以及时交流。

至于另一个聘用的教书先生冯辉,詹闶根本没有考虑的意思。这位虽然已经放弃了科举之路,但骨子里还是腐朽文人的那一套,他的授课明显不如黎祝受欢迎,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也要相对差一些。

著书立传,对于任何一个文化人来说,那都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这样一部收纳了天下文字,又是简繁双体加拼音和笔画索引的字典,可是前所未有的巨作。

哪怕只是在詹闶之前拿出来的字典基础上扩编,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可巨作就是巨作,谁也无法否定它的伟大。

能参与到编撰工作中,还得到了联合编纂的署名权,黎祝差点就要高兴疯了。要不是考虑到学馆里缺人,他都准备放弃教学业务全心编字典了。

行贿老朱的那套活字,詹闶也在第一时间就让人装船送往京城。三百多万枚的活字啊,有了这份大礼,相信老朱会给自己更多的支持吧。

只不过繁体字和行道教没什么关系,有也只能存在于被批判的序列。所以詹闶给老朱的只是文字部分,并没有把拼音、笔划这些内容也加上。

至于洪武正韵,这种落后且没什么意义的东西,詹闶连说话都不愿意用,帮着推广什么的就想也别想了。

其实詹闶也想过把汉语拼音推荐给老朱,毕竟几乎全大明只要念过书的人就知道,老朱对现行韵法的不满意程度,比他对历法的不满意还高。

可那又能怎样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论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还是男女之间,“上赶着不是买卖”都属于基础概论。

只要有一方给予太多又不加控制,都会引发一段不美妙的关系。詹闶能够给予的太多,却根本没办法控制彼此的关系,所以只能保持小礼物不断,大项目不说的轻微平衡。

老朱要是真有心思,又能把那些名教份子压下去,那就等他做到了再亲自开口。即便是用圣旨的方式,强行让詹闶把拼音交出来,也要比詹闶自己贡献出来更有用。

不过詹闶心里也清楚,老朱想要彻底把名教压下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当初为了混个好出身,把朱熹强行认了当祖宗,就注定他必须受到名教的制约,这就叫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包括阿棣上位之后,詹闶都不认为名教会被压下去。靖难这个词说起来好听,可实际上得到的认可却很少,大多数人表面上赞成,也不过是为了拿这个词给自己的仕途做文章罢了。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阿棣登基后,原本和阿棣关系不错的都御史景清,怀揣利刃准备在早朝行刺,结果被发现,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景清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旧主报仇”。但实际上呢,封建时代文人的小心思和小狡猾而已。

究其原因,不过是阿棣把迷你朱篡改老朱规矩设立的御史府撤销,重新改回都察院。景清本来一品大员的御史大夫正当得过瘾呢,就被打落到正二品的都御史。

虽然还是一级行政部门的主官,可这待遇上就差远了啊。老子自幼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现在不让老子平了,还特么关系不错呢,这也叫关系不错,我特么不要面子的吗,不需要捞好处的吗?

阿棣已经登基称帝了,天子是金口玉言啊。可是人家心里又不平衡,那该怎么办呢?装一回忠臣孝子,就是最好的手段。

那些称赞景清的也不用脑子想一想,上早朝怀揣利刃行刺,真是要呵呵了。不说阿棣的武力值,满朝文武大臣,还有那么多护卫呢。连荆轲都杀不了秦始皇,你一介文弱书生能行?说破大天去,也不过是投机取巧失败了而已。

在他看来,阿棣进入金陵就处置了大批建文旧臣,正是需要安抚人心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心怀旧主,想要以死报恩寻仇的忠直之士,偏偏干的还是御史这个职业。阿棣就算面子上想要简单装个逼,也得给全天下的文武官员和读书人立个榜样。

可景清没想到的是,阿棣根本就不在乎。他连纪纲这样的人都敢用,还特么会管你忠直不忠直,先说说个人能力怎么样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插一句。迷你朱倚重的那些名臣,当真一个个都是儒家典范,标准的文人治国模板。

御史是干什么的,有脑子的都知道,整天靠着捕风捉影排除异己,除了嘴炮啥都不会,却偏偏能成为正一品的衙门。不但升了正一品,还是破了老朱的规矩升级的,这时候咋就不讲祖宗了?

戍边的塞王们又是什么,哪个不是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关键还都手握重兵,在军中号召力极强,却非要集体给弄死了。

削藩是没错,对国家有着极大的好处。可他们忽悠着迷你朱削藩,真的是为国为民吗?更多的不过是政治斗争,抢夺话语权,以达到文人地位至高无上的目的吧。

要不然为什么终大明一朝,只有于少保一个挽大厦于将倾的文人,最终还被弄死了。其他的文人,除了王守仁平定内乱还算有功,别的就只会裹乱,而且是越乱越开心。

总之一句话,大明亡于小农意识的制度,亡于臭不要脸的文人。

书归正题

拼音这个东西,只要老朱不主动要求,詹闶是绝不会拿出来公用的。就算阿棣上位之后,他也是一样的态度。

行道教想广传天下,的确需要皇帝和贵族的支持,但拼音不在其中。只要科学的种子能深入人心,全天下有的是人愿意学,酸丁腐儒们想学都不教。

《简繁双译字典》的编纂工作,暂时由黎祝先挑担子。神火的建筑也进行得很顺利,基本能保证正式的道观五月中下旬开门。

有了这个基础,詹闶也准备在正式的道观开门后,就启动行道教总坛的建设工程。那块地已经捏在手里一年多了,现在开始做地基和苗木移植培养,等到阿棣上位后正好能大兴土木,也算是迎接新气象。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詹闶还计划购买一批大型木材,例如橡木、杉木、松木等等,以备有一天派上大用场。

这个大用场可不是建设道观,而是造船出海。阿棣靖难的时候麻烦真挺多的,詹闶早就在考虑是不是可以走海陆从长江到金陵城下登陆。就算不能直接一举拿下终极目标,也可以作为奇兵,给靖难加上一层保险。

要知道老朱的政策可是片板不下海,大明根本就没有什么海军,迷你朱和他的那些“智囊”们也绝对想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