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闶的活神仙名号,早已经在两次公开展示后彻底坐实,这点是毋庸怀疑的。所以他说要点神火,还真没多少人不信。
可神火是什么,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即使道观里已经大兴土木竖起了火管子,但也只是一根火管子,谁也想想不出具体的样子。
所以在得知今晚会点燃神火后,北平城内的百姓们都在等待,都想看看这神火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今天的北平城很多人家,尤其是道观附近那些能够看到火管子的区域,可以说是多少年来平均晚饭结束最早的一天。
又赶上仲夏时节天正好,很多人家都在晚饭后聚集在院子里,等待着观看神火。其实也不止百姓,包括附近住着的官员和得到了詹闶赠送望远镜阿棣家里,也都在等待着。
当晚日落之前的戌时正,詹闶来到了道观,换好了混沌袍和混沌冠。亲自主持第一次点火仪式,让黎祝在一旁观看。
眼看着日头即将落下不见,詹闶用小翻斗分几次把大约两个立方的电石缓缓放进反应池,等待两者产生足够的化学反应。
反应池里“咕噜,咕噜”的声音渐大,詹闶脸上的表情也严肃起来,仰起头看着火管子顶部,张口念诵道:“尊神传道,立我正教;世间真理,万载常存;今以凡薪,恭燃神火;草木金石……”
一连串拢共四十八个字,这不是什么口号,而是詹闶专门设计的,点燃神火之前的祝词。都说是神火了,点一回肯定不能没啥响动,简单的仪式也得搞一下,否则没有逼格啊。
把这段毫无意义,自己都不能确定啥意思的祝词念过了,再把一个大号的火折子用细铁链顺着火管子滑上去到顶部。
电石和水反应产生的乙炔早就充满了反应池,沿着火管子被自动顶到口上,和火折子相遇后,瞬间就被引燃。
把火折子扯下来收好,詹闶又对黎祝道:“这套程序和祝词你要记牢并熟悉,在没有确定点火人之前,如果我也不在,你就要来完成这件事。”
能成为行道教的第一位弟子,当然还不是正式弟子,黎祝还是相当自豪的。现在又得到了可以代替掌教点火的任务,内心的那股兴奋劲儿就甭提了,马上表示自己一定谨记。
詹闶看看他帽子上的白穗,又给了两句勉励的话:“我回到大明近两年,你是第一个未经教授就符合我教入门资格的,而且你的天赋很不错,好好努力吧,希望能早日见到你配上一根褐色帽穗。”
这话就更让黎祝激动不已了,对于行道教身份级别已经详细了解过的他很清楚,褐色帽穗代表的是什么。一等弟子啊,据说那都是可以执掌一方道观的,仅次于熬资历才能晋升的灰色帽穗。当然最关键是掌教说自己有天赋,这才是最大的肯定。
詹大掌教如何忽悠行道教目前唯一的外教弟子暂且不提,神火点燃这件事,却给北平城带来了一连串的变化。
在万众瞩目的关注下,一百零一尺的火管子顶部,突然就出现了火焰。又因为镜子的反射和玻璃罩的折射,看起来那么的明亮,就像一盏悬浮在夜空中的巨灯。
那些参与了今天中午宴席的,都还算好一点,被詹闶告知神火只是真神大道的一种表现,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待神火只需尊重即可。
而那些不知真相的百姓家里,在看到神火真的被点燃后,几乎全都是统一的下跪动作,更有甚者还要念念有词地祷告一番。
没有广而告之,当然是詹闶在计划中的。毕竟这个时代的百姓太愚昧了,不来点虚虚幻幻的东西不足以捕获他们的敬仰、敬畏之心,必须先让他们有了“怕”的感受,才会继而生出“尊”的念头。
至于有没有人怀疑,都说这个时代的百姓愚昧了,连官府和皇帝都是愚昧的。连黎祝这个热心科学的,近在眼前都没看出个所以然,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要不是詹闶揭穿,一个简单的水上漂针就能让他们相信有鬼。电石这种领先近五百年,的纯正工业产物,完全属于降了好几个维度进行打击。
在他们看来着火要什么,必须先有燃料啊,煤炭、木柴、油脂这些就是最基本的燃料。而且任何燃料燃烧产生的火焰,都不可能本身之上十丈之外的地方出现。
而且燃料燃烧之后是有灰烬的,就算有人心生疑虑,也会在毫无发现后强迫自己相信,那团火就是神火。
詹闶从钦察汗国的最西边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靠的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神弄鬼,怎么可能在这种事上出纰漏。
即使这样,他依然事事小心。就像这个神火,现在还只是玩个大火管子,过一段时间有了可靠的人手,他还琢磨着要不要在道观里再弄一个小号的神火,作为白天的展示,让所有人都近距离观看。
现在还只是点燃神火的第一天,仅仅是百姓们怀着敬畏之心拜一拜而已,不过初级效果。等过个一年半载,北平的百姓们都习惯了神火的存在,他们就会因为这团火而自信起来,也就是俗话说的用鼻孔看外来者。
而神火的终极作用,则是成为北平或者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精神依靠,达到安稳民心的效果。例如说阿棣靖难的时候,神火就能让百姓们坚信北平是正义和必胜的。又或者在更久的将来,成为迁都北平的一个助攻项目。
而这些,也只不过是众多好处中的一部分,詹闶既然拿出这个东西来,怎么也得把价值榨干了才能罢休。
不过让詹闶没想到的是,有人在看到神火之后害怕了。在畏惧之心的驱使下,主动找上门来求和。
这个人叫谢用,诸暨布商派来北平的代表。神火点燃的第二天,就来到詹家登门拜访,希望能求得詹闶的谅解。同时也提出,希望能够得到和詹家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