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1 / 1)南风秋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卧槽,一个小小的寒山寺,居然有那么多的历史事迹。”

“历史悠久,一千年了啊,没几个国家有千年的文化吧。

我突然好骄傲。

为我们的国家。

我爱我的祖国。”

“这要是放在别的国家,那不得费尽心力好好保护,我们居然视而不见……”

弹幕,寒山寺已经哭得稀里哗啦。

原本,他们都没想能被抽到。

只想着来露个脸,刷个知名度,涨点粉丝就行。

万万没有想到啊,这……这……

幸福来的太快,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苏白低着头,提起笔,开始写: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著名的七绝,是诗人张继,落榜回乡路过枫桥,远望寒山寺所作。

随着苏白念诗的声音。

大家仿佛看到:

夜深。

天边升起半弯弦月,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

树的栖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

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夜泊的小船。

茫茫夜空中,弥漫着满天霜华。

失意人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钟声宏亮悠扬,余音轰条。

随着苏白声音落下,画面也随之收起。

大家在那一抹忧愁中,久久不能回神,

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

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

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

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

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

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

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

汪教授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

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

前二句意象密集:

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

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

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看,后两句是听。

融合成一副意境,悠远绵长。

“好!”

汪教授看向苏白,

“这钟声可有何意义?”

苏白,“民间有俗:年岁时,僧人撞钟要敲108下。

意思是,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

相加正好是108。

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而按佛教教义:

人生有一百零八个烦恼,听一百零八响钟声,便可得到层层解脱,预祝听到钟声的人,幸福安康。”

“啊嘞啊嘞啊嘞,涨知识。”

“大诗人说得对,我在一本讲佛经的书看到过。”

“学富五车啊,佩服佩服。”

“牛逼拉斯,大诗人牛逼,寒山寺牛逼,我祖国千年文化牛逼。”

“这首诗我好喜欢,为这首诗,我都要去姑苏看看这座古刹。”

“卧槽,我就住寒山脚下,第一次知道,原来家门口的寒山寺,底蕴如此深厚。

之前我还嫌弃寺里钟声太吵来着,对不起寒山寺,是我肤浅没有文化。

草率了草率了……”

苏白继续说道:

“关于寒山寺,还有一个小故事。”

“哦?”

两位教授和徐美人侧耳。

“寒山寺有两位高僧,寒山和拾得。

两人有许多问答名句,其中有一句,我个人非常喜欢。

在这里,讲给大家听: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卧槽,这大诗人是什么来路,我爷爷过来看了一眼屏幕,竖起了大拇指。我爷爷从来不夸人……”

“我闻到了一股大师的气息。”

“我宣布,这句话,以后就是我的签名了,立马换。”

“天夏文化,博大精深啊,膜拜。”

寒山寺官微此时已经涕泗滂沱,要不是隔着屏幕,它都要带五粮液敬苏白三杯。

不仅说出了寒山寺的历史,还说出了寒山寺的文化,钟声的含义,高僧的对话……

还写一首诗送给你。

寒山寺像遇到了知己一样,激动到无以复加。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寒山寺官微,

“@《诗词》,手动@大诗人,感谢节目组,感谢大诗人。

啥也不说了,无论大诗人何时来寒山寺,都是寒山寺最尊贵的客人。”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