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戏忠的军营里只冲出了八百多兵卒。
在望楼上观战的韩忠有些纳闷了:“官军不是有八千多人么!怎么只有不到二千人来参战?”虽是如此,他还是大声下令:“不要管外面的溃兵,快关上营寨大门!快!快点啊…”
而此时,黄忠已经率部尾随太平道信徒的溃兵,追击至韩忠营寨的大门附近。他目视望楼上的韩忠,冷笑道:“戏志才不愧是主公看中的军师,果然有鬼神之能!一个简单的假增兵之计,便逼出了死守的敌兵!”
原来,戏忠见敌人死守不出,恐怕耽误高顺的谋划。他思考一番,策划了一个假增兵的计谋。每日傍晚,他让黄忠率领一千县卒装扮黄氏族人来援,夜里又暗暗出营,埋伏在附近不远处。当假增兵到五千时,张曼成中计了,才有了今日之战。
即便如此,戏忠对一战击败韩忠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此时,韩忠的营寨大门正缓缓关闭,而麴良的骑兵还未冲进营门之内。
“杀啊!剿灭叛贼!斩杀匪首者头功!”就在这时,一阵阵的厮杀声从韩忠的营寨深处传来。站在望楼上的韩忠看到这一幕,顿时面如死灰,浑身无力的颤抖起来。
只见,韩忠大营的后门处,靠近大山的半山腰,突然冒出了一群彪悍的壮汉。这些壮汉都是河东人的口音,个个都身高超过了七尺,膀阔腰圆,凶悍骁勇。
看见此况后,韩忠已经无心恋战。他迅速从望楼上冲下来,在几名家族心腹的护卫下,仓皇逃窜出大营,朝大山深处狂奔。
因为要定鼎胜局,戏忠和黄忠等人无暇关注韩忠的逃逸。他们率部直冲大营深处,和前来增援的友军汇合。大营里的四千太平道信徒,见主将已经逃窜也瞬间没了斗争,按照一干县卒的军令,跪地高举双手投降。
“哈哈哈!原来是元福来援啊!”看清援兵的首领后,黄忠朗声大笑了起来。与之相伴的戏忠见此,心中不禁称赞:“主公观人目光如注!我不如他多焉!”
“志才兄!汉升兄!小弟没有来迟吧?哈哈哈!”周仓看着骑马而来的戏忠和黄忠,抱拳笑道。
“不早不晚,正是时候!哈哈哈!”戏忠和黄忠几乎同时大笑道。因是一场大胜,于是三人皆仰天大笑。
寒暄过后,周仓率领五百多部曲也加入戏忠麾下听令,抓捕聚众造反的太平道信徒和清点雉县韩氏家族的资产财物。
十日后,三路大军才在宛县汇合。经此一役,南阳郡的太平道彻底转入地下。逃至深山里的张曼成、韩忠、赵弘和孙夏等人,有了此次战败的经历后,痛定思痛,开始重视训练信徒战卒。
左原在高顺的帮助下,在南阳郡建立了完整的亭卒、乡卒、县卒和郡兵四级体系。南阳郡的治安因为此顿时一变,虽不说是路不拾遗的古风再现,也差之不远了。
而高顺因为此战,门下再次增加了一千多名被太平道拐去的孤儿少年。高顺不嫌他们出生和性别,都收为门下弟子悉心教导。此时的高顺,不算南阳学院的学子,收入门下的弟子已经超过三千人,号门徒三千。
战后,左原听取高顺的意见,没举起屠刀。而把聚众叛乱的赵氏、韩氏和孙氏俘虏,都判罪流放并州朔方郡,为充实大汉帝国的边境做出一点贡献。
那些浮财,除了奖励和抚恤后,都放到南阳学院的名下。取之于南阳郡,用之于荆州人。因为此事,左原和高顺两人在荆州的名声大振,号称宗林公门下“双子贤士”
黄忠因为此功,被高顺特许编练一曲五百人的强弩士,号“元戎营”护卫高顺左右。跟随周仓而来的河东义士中,有骁勇大汉杨奉、韩暹和徐晃等几位三国名人。高顺已经见过很多三国名士,也就见怪不怪了。
他以权谋私了一回,利用剩下的钱财为自己麾下的血虎先登、血虎卫、陷阵营、近卫营、元戎营等五曲私兵部曲,打造铁甲铁盔等重型装备。待高顺离任时,因为追随者太多。他又新设一营,号血虎义从。六曲私兵人人着铁盔甲,比帝国北军的装备还要奢华。
民安则国富,南阳郡安定下来后,黔首有余粮果腹了。高顺潜心治学,教授三千门徒和南阳郡的学子。期间,南阳名士张机多次来访,和高顺探讨医术。
张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人,出生官宦世家。他自幼好岐黄,曾拜名医张伯祖为师,医术造诣高深。高顺也不藏私,把菘蓝汤、柴胡汤、麻黄汤和青蒿汤等四位汤药配方,以及后世的医理知识都传授给张机。二人因此成为莫逆之交,以师兄弟互称。
……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金秋十月。
又是一个丰收年。
如今的宛县农人已能吃饱肚皮,家中的子弟还可以至南阳学院中就学读经。如此美好生活,当然拜宛县城里的县令高顺所赐。因此,宛县人家家户户,都暗中供奉着高顺的画像以示尊重。
不单是农人受益,南阳太守左原也因此受益,升迁至雒阳城担任虎贲中郎将,距离九卿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送走了左原,高顺漫步在高大的宛城城墙上感触颇多。如今的宛城扩大了一倍左右,新城墙当然是高顺亲自带人修建,把南阳学院也圈在了外城之内。
高顺如今已是帝国名士大儒,被世人称之为“杂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年多来,全国诸多知名的大儒都来过南阳,和他探讨学术。
他门下弟子的数量,更是扩大一倍左右。其中不乏有三国名人,如张汎的弟弟张辽、零陵泉陵人黄盖、陈留平丘人毛阶,山阳昌邑人满宠等等。高顺如今对三国名人已经免疫,不再像以前那样迷信了。
按照大汉帝国的规矩,一任县令只有三年时间。高顺来到宛县担任千石的县令,已临近三年。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卸任回家,要么升迁他处。
面临离别,高顺一直在考虑交接的事宜。南阳学院,他准备交给荆州名士庞德公来掌管。荆州人的学院,当然要交给荆州人!
追随他的青州学子,王脩娶了他小妹高嬛儿,自然要一路追随;太史慈和他族妹已经定亲,也是要带走的。而其他人想怎样就怎样吧,一切随心!一念至此,高顺不禁有些感慨,看着育水中的夕阳发愣。
而就在这时,一骑南来的信使送来的一封书信,又改变了高顺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