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七三章 风低削碎中原路(1 / 1)然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咬着笔的新安公主昏昏欲睡。

在半梦半醒之间,她挣扎着环顾一圈。

疏雨正在仔细的擦拭着横刀,刀光如雪,也不知斩下了多少人的首级,只是在这摇晃的马车上,犹然还能被主人平端、纹丝不动足可见主人功底之强悍。

杜英则盘膝而坐,端详着挂在马车壁上的舆图,新安公主的一缕秀发被颠簸的车晃动开来,拂在杜英的身上,若换作往常,恐怕早就勾的他心猿意马然而现在的他却纹丝未动,似乎真的在深思之中。

折腾了一晚上的两个人竟然这般有精神这让新安公主简直不能理解,明明她这个重在参与的都已经困得要死了。

这让新安公主无可奈何的收拢秀发,快成了磕头虫。

“好的不学,就学坏毛病。”杜英在此时伸手抽了她口中咬的笔杆,温声说道,“睡会吧。”

“要枕在夫君腿上。”新安公主凑过来,软糯糯的说道。

杜英应了一声,接着便感觉腿上一沉,佳人横卧,逐渐蜷缩,真的睡了过去。

疏雨默默地收起来横刀,跪坐在杜英身侧,不满的看了一眼变相争宠的小妖精,不过还是拿起来桌子上新安公主还没有整理完的公文,按照上面的内容,将敌我形势一一标注在舆图上。

在舆图上,整个中原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

在东部按照杜英和荀羡的商议,谢奕麾下兵马分为两部,大部分兵马在谢万以及谢奕麾下诸将的带领下,随同荀羡向西行进,配合彭城兵马,进攻睢阳。

而谢奕本人则直接带着一小部分部曲,直接前往琅琊,他手持荀羡的手令,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代替荀羡行事了。

换而言之,这一次等于谢奕和荀羡互换了部众。

这也是荀羡最终接受这个条件的原因,青州千疮百孔,而谢奕麾下的兵马却是兵强马壮,荀羡的确不亏。

只不过有暴露自己底牌的嫌疑,毕竟谢奕到了琅琊之后,看到了青徐满地疮痍,就能够意识到荀羡有时候就是在硬撑罢了,如果关中的支援再不能赶到的话,那荀羡就要直接带着兵马退回两淮了毕竟本地的粮草和兵员都已经不足以维持他的军队了。

但现在的荀羡,既然已经打算上了关中这辆车他也没得选,大家相互交根交底本来也就是必然的,否则又如何能让关中尽心尽力的重振青徐之民生呢?

有谢奕坐镇青州,的确两全其美,既避免了谢奕当先上阵、有冒矢石之风险,又避免了谢奕留在后方,自己天天心痒难耐。

也能够给阿元一个合适的交代了。

而在睢阳方向上,杜英也等于摆出了荀羡、谢万再加上北府诸将的豪华阵容。

不过这还只是整个中原战局的一部分。

因为在西侧,苻黄眉挂帅、权翼为军师,而王猛坐镇洛阳,这也是能够横扫一国的梦幻阵容。

至于在战场的北侧,邓羌也已经蓄势待发。

王坦之的公文则直接送上了杜英的案头,在公文之中,王坦之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以上党之军直扑枋头。

王猛那边显然也是相同的意见,两个人的公文摆在一起,除了字迹不同师兄字体潇洒飘逸,王坦之则稳重端正简直就像是出自一人之口。

同时,王坦之还明确地表示,如今雁门战事已经彻底平息,鲜卑人退回云中,沈劲肩负了雁门防务,所以太原也不再是前线,再加之有野心的本地世家都已经被扫荡一空,让麻思独自坐镇太原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萧规曹随就好。

因而王坦之也申请前往军中。

邓羌行事过于莽撞,的确需要有一个人限制其过度发挥。

王坦之俨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此一来,在北方的这一路偏师,也形成了邓羌为将、王坦之监军的局面,虽然他二人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的经验逊于苻黄眉和权翼这样的组合,主要也是由于邓羌算斗将,而王坦之之前也没有什么从军经验,但是他们率领一路偏师、出其不意,倒也足够了。

毕竟偏师打的就是一个对手预料不到。

一个莽夫加上聪明但是没有什么临阵经验的人组成的组合,说不定真的能够打出来跳出常理和定性思维的战术,这也让杜英多了几分期待。

疏雨将如今关中各路兵马都标注在舆图上之后,端详着舆图,自己也难免露出惊诧的神色,盖因现在的关中竟然在无声无息之中凝聚出来这么多力量,也超乎她的想象:

“公子也可以号称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了。”

杜英对此也不谦虚:

“平地起惊雷,当惊世界殊。

之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搞了这么久,现在正是丰收时节。”

顿了一下,杜英伸手,作势要把舆图上的中原,尽数掌握在手中:

“风低削碎中原路,如今为了拿下这剩下的中原,余准备了利刃千万把,甚至还借来了两把刀,只期望慕容恪和慕容儁,能够引颈受戮吧。”

“何来两把刀?”疏雨问道,“荀都督是一把,而另一把在何处?”

杜英指了指淮北:

“大司马也。”

风低削碎中原路。

这风,在有人看来,是东风浩荡,而在有人看来,则是风霜环逼,也有人看来,则是妖风阵阵。

淮上,刘建正在水师大营之中来回踱步,他几乎直接把自己的焦虑写在脸上,也让周围的幕僚们大气不敢多喘一声,生怕将军一怒之下直接怪罪于他们。

毕竟现在的形势,对于两淮水师来说并不算好。

刘建这个征虏将军,之前在两淮军队之中还是颇有威望的,但是随着桓温和杜英陆续插手两淮,在两方强大的军力以及深厚的家底面前,两淮军队当然只是个弟弟,这也导致刘建对于两淮军队的掌控和影响日趋下降。

正是因为预料到了无论是杜英还是桓温,都不可能让自己继续独掌两淮,所以刘建在最初就支持刘牢之带着其麾下的一部分水师投效杜英。

毕竟把全家放在一个篮子里等着被蚕食殆尽,还不如直接摆明车马的当墙头草。

手中的兵力摆在这里,就算是如何打压也不可能真的完全无视这一股力量。

23s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