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侯爷的糟糠妻(一)(1 / 1)枇杷树的守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邺王朝已经存在近百年了,国姓赵,德隆年间已有亡国之势。

大邺王朝开国皇帝是寒门出身,几乎举全族之力考上了举人,然而朝廷不重视人才,心灰意冷之后回了老家,后来慢慢积累成了当地的大地主,做了一个富家翁,大地主达则兼济天下,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

前朝皇帝不仁,加上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各地起事不断,无数平民百姓揭竿而起,自立为王。

正逢乱年,大地主心善,不仅布棚施粥,还收纳了不少流民到自己的庄子上耕种。但是打眼的举动激怒了当地的县令,县令早就眼馋大地主家的钱财,更加上大地主仁义之举让当地百姓称赞,名头盖过了县令,县令不满已久,故颁布高额的人头税,让大地主按照佃户人头交税,花费了地主家大量的钱财才平息此事。不光如此,县令家的儿子看上了地主家的小女儿,想要纳她为妾,小女儿刚刚及笄,天真烂漫,是地主的老来子,极其受宠,而县令家仅此一子,被宠的无法无天,在当地就没有独苗苗做不到的事情。县令强硬地让媒人到地主家下聘,根本就不给地主家拒绝的机会。看着女儿泪流满面、日渐消瘦的模样,心里愤恨县令的逼迫。

此时的朝廷都是一团乱麻,对地方失去了监管,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县城。地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召集庄上的劳力,直接解决掉了县令。地主的举动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响应,慢慢地聚集了一大批的人。起事的时候,地主已经是天命之年,然而,时也,命也。起事的摊子越来越大,没想到最终有一天打到了京城。开国皇帝登记的时候都已经六十岁了,在位没几年就病故,传位于太子,也就是德隆皇帝的爷爷。

德隆帝的爷爷刚上位的时候,秉承父亲的遗志,励精图治,在位四十年间,大邺王朝已经有了盛世之象。要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是德隆帝的爷爷好美色,后宫佳丽无数,生育十男九女,还不算夭折跟宫斗胎死腹中的。

等到德隆帝的爹上位的时候,不仅好美色享乐,还信奉道士,大肆炼丹,大兴土木,百姓赋税繁重,两代皇帝打下的基业被糟蹋殆尽。尽管德隆帝的亲爹十分地折腾,可是他十分地长寿。等到德隆帝好不容易熬死了亲爹,登基时已年近不惑之年。

德隆帝虽然也是励精图治,想要力挽狂澜,可惜德隆皇帝没有什么卓越的才干,太平盛世还好。可是加上亲爹留下了巨大地乱摊子,更倒霉的是,天灾不断,加上朝中无能人可用,地上吏治腐败,德隆五年的时候已是亡国之势了。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

此时德隆帝的众多叔伯、兄弟已经分封诸侯,各地诸侯不服德隆帝管辖、想取而代之的不在少数。

导火线就是德隆五年时,南方大雨,持续一个月大雨倾盆,导致河湖决堤,无数良田被大水淹没,房屋被冲塌,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多是贪官污吏,灾后重建更是天方夜谭。灾后瘟疫横行,饿殍遍地,大量百姓涌向京城方向。

朝廷中,德隆帝的召令下达,可是无人响应,甚至官员敷衍应付,气得德隆帝直接吐血昏厥。有诸侯趁机下手,在他的药里下毒,让人直接一命呜呼了。可怜德隆帝膝下无子,仅有太子妃所出的一女。

此后,天下开始了混乱,各地诸侯纷纷起事,也涌现了不少地方草莽英雄和势力。

历经十年苦战,陇西贵族李家最终统一天下,建立大景王朝。

此时朝廷百废待兴,但百姓们开始期盼安稳的日子。

云城是北方一座大城。

“娘,哥哥怎么还没有回来啊,我要等哥哥一起吃糕糕。”云城平民区的一个一进的小院子里面,一个头上扎着个小髻的男童,捧着个小碟子,眼巴巴地坐在门槛上盯着门口。小碟子里面放了好几块桂花糕。

“碟子放屋里的桌上,拿着不累吗?”一个年轻的妇人,坐在院子里,飞针走线做着刺绣。

“好吧。娘,我想哥哥了。”小童也就四五岁的样子,乖巧地把小碟子端进屋子里,然后凑到女子身边,依偎着亲娘。

“哥哥就快回来了,上次哥哥教给你的书,背会了吗?小山背给娘听。”

“人之初,性本善……”

女子就是阿秋了。

阿秋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原身正带着婆婆跟孩子逃亡。乱军打到村子里了,家里的男人跟小叔被入伍了,家里孤儿寡母的,加上家里早就没了存粮,一家人只能带着家里的存钱,跟着村里的亲戚、熟人搭伙往城镇的方向走。一路上走走停停,四处都在打仗,一个地方一般待不久,往往做点零工,攒够了去下一个地方的路费,就要换地方了。路上风餐露宿,难过的时候只能吃树皮草根,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阿秋的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孩子,一路上的艰难可想而知。路上不是没有碰到越货杀人的情况,有些灾民饿红了眼,易子而食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也幸亏阿秋及时来了,聚集同村的一批人,支撑着一家人平安到达云城。云城是李家的大本营,也算安定,于是一家人就在这长住下来,一眨眼五年时间就过去了。

村子里一起过来的人都很团结,大家相互抱团,这也是一路上虽然千辛万苦,但总归没有折损太多人的原因。加上阿秋十分有头脑,一路上有她出主意,大家伙才少有惊无险。到了云城以后,大家也都愿意听她的。

一大伙子人都要生活,加上村里年青的男人大多应征入伍了,一起过来的除了女人孩子,都是四五十岁的男人和半大的小伙子。

阿秋就先让大家伙凑了一下钱,村里人一起租了西城的贫民区的棚屋住,男男女女分开,挤一挤,先凑合着住,先找了个片瓦遮身的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