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哥为顾全大局,没有采纳赵夜的建议,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贵族思想从春秋时代开始,就根深蒂固。
孔孟之流,说白了都代表的是贵族。
平民在这一时期想要出头,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政哥肯为长安开先例,这已经令赵夜很满意了。
在长安设置科举考试,选拔长安的官员,变得迫在眉睫。
科举制度在长安开启后,城中的文人墨客欣喜不已,他们开始进入书院进修学习,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他们终于是有了入仕的希望,而且是一个很公平的竞争环境。
不管是家境贫寒还是优渥,他们都有机会成为长安的官员。
很多平民百姓杀鸡宰羊庆祝这次开办的科举,这是他们唯一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科举考试的时间放在一年以后,大家都有一年的时间在书院进修学习备考。
赵夜相信,只要给了这些平民一些机会,他们一定会牢牢把握住。
谁不想争做人人?
谁不想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到一个更高的社会地位?
大秦的军功爵位制,就是一个先例。
而科举制就是文人界里的军功爵位制。
于是,长安的文化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
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到五十岁的白胡子老头,下到十岁的总角孩童,人手捧着一本书在读。
这,便是赵夜治理的长安。
他不但让长安城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大都市,还让长安城变成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这里,繁华热闹,人杰地灵。
朝中,都在热议着长安城一年来的飞速发展。
“陛下,公子夜前往封地长安不到一年,便将长安这样一座县城,打造成了与咸阳一样繁华的城市。”
“陛下,听说公子夜将农工商三大产业均衡发展,如今长安城的粮仓银库都十分充盈。”
“陛下,长安城之前的人口只有不到两万人,一年时间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增加了十三万的人口。”
朝中的大臣们,说得越是激动,政哥的脸就越有光。
赵夜如今所展现出来的政治才能,还有谁会不服赵夜的储君之位?
政哥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一副“基操勿六”的表情。
李斯连忙向政哥说:“陛下,不如立公子夜为储君?公子夜所展示出来的才华,已经是难得的当世之才了。”
“是啊!陛下,不如立公子夜为储君吧?大秦有公子夜在,千秋万代,永不衰落。”
“陛下,现如今只有公子夜才有资格成为储君。”
朝中的大臣们纷纷跟着李斯一起附和这一决定。
唯有蒙毅板着一张脸,启禀道:“陛下,立储君乃是国之大事,国之根本。臣以为公子夜尚且年幼,且无军功加身,断不可草率行事。”
朝中谁都知道蒙恬蒙毅两兄弟,都是扶苏的忠实拥护者。
就算扶苏一年前被发配到了边疆,与蒙恬共同抵御匈奴。
但经过一年的历练,扶苏在蒙恬的帮助下,在边疆击退匈奴建立了不少军功。
如今靠着自身的努力,渐渐爬了大良造的爵位。
政哥听了还是很高兴的,至少当初将扶苏发配边疆,还是有所成效的。
自己的儿子,一个能文,一个能武,都为大秦建立了勋功伟绩,的确是让政哥有些为难。
李斯说:“蒙卿,那依你之见,谁才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蒙毅跪下,对政哥语重心长地说道:“臣以为,宁立长,都不立幼。古往今来,长幼有序,才不违背伦理,否则将是我大秦不幸。”
李斯说:“那你的意思是说,要立公子将闾为储君咯?”
朝中的大臣们突然都偷偷笑了起来。
大臣们都知道,目前咸阳城里,最为引人注目的两位公子,一位是公子将闾,一位是公子高。
公子将闾目前是诸多公子里最年长的,但是资质平平,没什么能力。
他在宫中为了明哲保身,终日都躲在宫中,不与外界接触,被很多大臣都称为异类。
用现在的话说,公子将闾有些自闭。
试问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储君呢?
所以,蒙毅的这番话自然会引人发笑。
举才不举贤,举长不举幼,那大秦可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而公子高为人处世很讨人喜欢,性格温文尔雅,不争不抢,不好大喜功。
最近频繁地出现在各位大臣们的视野里,替政哥在政务分了不少忧。
不过,在资质,与扶苏和赵夜相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自身能力被这两位公子掩盖了不少的光芒。
但自从扶苏被发配边疆,胡亥被关禁闭在西宫,赵夜去了长安封地,咸阳城内就属公子高最得政哥的心意。
政哥时常会带着公子高与众大臣们见面,处理一些政事。
或许,在扶苏、胡亥和赵夜都不在咸阳的时候,政哥将公子高当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
蒙毅哼道:“李丞相莫要曲解在下的意思。”
他对政哥说:“臣以为,应当立公子扶苏为储君。如今公子扶苏为我大秦建立了军功,不负众望,乃是储君最佳人选。”
“公子夜才仅仅只有6岁,实在是难当大任,还请陛下三思。”
蒙毅跪在地,算是冒死谏言了。
幸好政哥是那种脾气很好的人,而且又是个惜才之人。
蒙毅这样的老臣,即便再无礼,他也是舍不得杀的。
这时候,尉缭突然站了出来,反对道:“蒙卿,扶苏公子是戴罪之身,就算建立了军功,他身的污点也无法洗净。”
“臣倒是觉得,咸阳城内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可为储君。”
众人纷纷将目光转移到了尉缭身。
尉缭说:“臣觉得公子高现在更适合被立为储君。”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