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企业转型(1 / 1)妮是一头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白冉在单位食堂草草扒了几口饭,就躲到单位旁边的starbucks准备趁中午午休的两个小时看下书。

这家星巴克位于单位旁写字楼的一楼,平时生意比较少,一贯也显得冷清,正和她的意。

店里总是滚动播放这欧美乡村轻柔风格的曲子,适合看书,适合发呆,也适合小憩。

秋意渐浓,睡意也浓的时节,中午一倍卡布奇诺提神再好不过。今天中午,白冉点了双份的卡布奇诺,反正晚上也是不打算早睡的了。

虽然辛苦,索性还有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困扰她以久的噩梦因为每天温书到凌晨两三点,最近倒是没有再来骚扰她。

还有两个星期就要考试了,上个月她已经将历年来CFA的试题模拟考试了一遍,接下来就是带着问题,把书本全面快速浏览一遍,查漏补缺。

她蹙眉低头,黑色的钢笔快速在书本上一条条划过,时不时在重要的地方画圈圈。

忽然眼帘下冒出一个冰淇淋,带着丝丝清香。

抬头是卫明阳那张好看的脸。弯弯上扬的嘴角,两排洁白的牙齿。

还没等她来得及说话,卫明阳就把手中的冰淇淋塞进她刚刚微启的嘴巴里。然后很自然地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来,“快吃,不然就融化了”。

卫明阳手里晃悠着另一个冰淇淋,愉悦地说,“厦门的秋天最适合吃冰淇淋”。他大口吃着冰淇淋,随手翻看着白冉的书本。

这让本来感到非常唐突的她,觉得自己是否小题大做了,刚才的亲密动作或许根本不值一提。

不免又生气又好笑。

这家伙和谢蒙蒙有点像,对自己看对眼的人自来熟,完全不会把自己当外人。自从知道她最近中午在starbucks温书,隔三差五以各种理由见面。

“你怎么来了?”这不是废话吗,白冉问完,被自己蠢哭。

“想你就来了”,卫明阳狡黠地对着她笑,知道她低头的小心思。

“当我没说”,白冉索性享受起冰淇淋,另一手举起来投降。

“小时候,一到秋天,我就喜欢吃冰淇淋,反而夏天都不会想吃,我妈总是备满满一冰箱的冰淇淋。”

“你妈很疼你”,或许被疼爱的小孩长大后都会是他这副温暖的模样吧。

白冉心想,谈不上羡慕,她早已过了羡慕的时候。

“我想是因为她比我更喜欢吃冰淇淋,小时候我妈还总跟我抢冰淇淋吃”,卫明阳抱怨道。

“你妈妈一定很可爱,”她想以后自己要是有小孩了,也要两个人抢着吃零食。

“等你考试后,我介绍你们俩认识,她肯定会爱死你”,卫明阳故意表情夸张地说。

“才不要。”无数次中的又一次拒绝。

“我小时候没吃过冰淇淋,偶尔可以吃根冰棒,清凉解暑。”白冉很坦然地谈起自己小时候的贫困生活。

“那我们以后经常吃”,卫明阳嬉皮笑脸。死皮赖脸是老夏教他的方法。

白冉已经对他这种玩世不恭的痞里痞气样子免疫。

“脸是用来干嘛的,脸就是用来丢的”,老夏自从知道卫明阳毫无进展后,对他一直耳提面儿。

“脸如果可以换来媳妇,要着脸干甚!”自从打定主意,不要这脸了后,卫明阳明显感觉到白她对自己没有那么抗拒了。

冰淇淋吃完,卫明阳就很识趣地撤离了。

最近快忙疯了,他已经两整天没有见到她了。每天只能看看手机里的照片,解解相思之苦。

哪怕各种拒绝,只要够见她一面也可以让人开心好几天。

今天下午还有一场唇枪舌战等着他。本来打算午睡养足精神,好迎接下午那几个元老的狂轰乱炸。可是,吃完饭,望着手机里那个女孩子的侧脸,他就坐不住了。

窗外,温度刚刚好,正是吃冰淇淋的好时候。

那么甜美的女孩子,宛如冰淇淋一样,想起来也是甜丝丝的。如果用他喜欢的一种冰淇淋来形容白冉带给他的感觉,那加了薄荷的香草冰淇淋最合适不过。

清清凉凉,丝丝甜意淳口留香,回味无穷。

GT项目是卫明阳进入盛宇集团后独立牵头研发的第一个项目。对整个集团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如果可以成功量产,单品出厂时间可以缩短四分之一、成本可以减少十分之一、废水废气排放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如果新旧两个厂全部采取这项技术,公司全年产量可以由目前的3万吨提升至4万吨,毛利率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

关键作为全国染料行业第一个采用这种生产工艺的环保升级改造项目,项目的成功落地远不止毛利率提升百分之三十的经济效益,将它打造成行业标杆,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社会价值才是卫明阳死磕这个项目的理由。

卫明阳从小生活在这个城市,也深爱着这个城市。

项目如果可以推广使用,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并且也可以打破国外对我国的行业垄断。

改变染织行业原材料被人掐住命脉的困境。

卫明阳回国后,通过实地考察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现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哪怕做到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特别民营企业,存在很大通病,一是融资难,二是短视,三是喜欢自我澎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倒了一大批企业,结果国内4万亿投放,各行业,特别基建行业,包括房地产、建材、水泥、精细化工等行业快批快上,一大批傻大粗、没有经济效应、不顾环保污染的项目无序扩张。

看似繁荣的背后往往藏着巨大的危机,带来不可复盘的危机。

就像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看似风险控制环节天衣无缝的产品,脱离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基,一下子就土崩瓦解。

最后多米诺效应下,几大国际巨头说到就倒,说破产就破产。

没什么大而不倒的企业,做的越大可能倒的更突然、更具灾难性。

卫明阳作为集团引进的特殊人才,专注技术开发,负责协助生产管理这块。但在集团的整体扩张规划中,他深刻意识到这种政策驱动下的各行各业的大繁荣,必然会在不久后回归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模轨道上来。

而这也会带来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或者是行业颠覆。

他在国外看到很多类似情况,深刻明白我们老祖宗说的登高跌落、月满则亏的真理。

集团几次高层经营策略分析会上,卫明阳力排众人,坚决不同意企业在这个时候盲目地上生产线,进行产量扩张。

当然,他资历尚欠,并不是那种咄咄逼人强势之人,但理工男的逻辑严谨,喜欢拿数据、摆案例来以理服人的这种特征,有助于他们绕开事物的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盛宇集团近几年快速发展,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赚了不少的钱,几位元老好几次建议公司趁势追击,扩大在行业的市场占比,增加产品定价话语权。

但盛宇集团董事长一向追求稳打稳扎,总是做那个拉拉缰绳的人,最后对扩充生产线的提议都否决了。

但眼前,卫明阳正筹划着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

一场势必引起轩然大波的计划。

想想这,他都有些头疼,不过他也没打算今天的高层核心会议能够达成结果。反正还会有几个回合的鸣枪舌战。

果不其然,下午会议上四个元老听到卫明阳要收购新加坡的T集团,都觉得他是天方夜谭。

其中,负责销售的老耿更是一口茶喷出来,暗自心想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之前看卫明阳做事沉稳踏实,原来也是急功近利的主。

但老耿不像其他三个人,一下子就点爆了,他默不作声,皱着眉头,眼神却不停在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卫明阳脸上游走。

老耿不明白一向谨慎小心的董事长怎么会同意今天开这个会,他认为以他们公司今天的实力去收购国际行业老大T集团简直就是火中取栗。

他心中也充满了疑惑。但徐家父子脸上一直没有任何异样神情。老耿决定按照以往处理方式,等会私底下再跟董事长谈谈。

他们几个人对企业的感情很复杂,因为他们不仅仅是陪着企业一路走过来的核心高层,同时也是这个公司的小股东。

当初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徐昌明为鼓励他们几个忠心耿耿的老员工,无偿转让了很小的一部分股份给他们。

虽然不多,但每年的分红比拿到手的工资还多,特别这两年公司赚了不少钱,账面上趴了不少资金,都没地方花。徐昌明又是个十分慷慨的老板,所以他们几个人的分红相当可观。算上这些没上市的股权价值,这几个人身家都超过了2000万元。

会议一直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在坐的几个高层前所未有的团结,分分各显其能,对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从复杂程度、资金筹措、后续管理、收购成本等各个方面提出质疑。

卫明阳虽然事先准备充分,对收购的目标公司情况掌握详尽,准备了PPT一一详细解答,但大家一致认为这都是卫明阳个人理想主义的预估。认为这个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行业的大风大浪,做事太激进。

不过他脸上始终没有动怒的表情,偶尔很谦虚地模样望着发言者,偶尔还侧着头微笑。

老耿后来全身心地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看到卫明阳被群攻后的表现,心里暗自发紧,他们的时代终究会过去。

他们又拿之前卫明阳极力阻止集团几次扩张的情况说事。

午餐时间早就过了,争论了一上午,因为是机密会议,没有安排办公室行政人员来负责倒茶。刚开始几个人还可以客气地轮流倒下,后来争论太激烈,都懒得起身,所以3个小时下来,几个人不仅饥肠辘辘,而且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冒烟。

卫明阳一个人被围攻,如芒在背,有种在火上烤的感觉。他事先已经知道董事长和总经理今天是不会出声帮他的。

几个高层也是人精,看到董事长一直不啃声,慢慢说话客气起来。

开工没有回头箭。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说服大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一直等着董事长的几个元老,最后没办法,都用求救的眼光看向董事长,刚才还人声鼎沸的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而一直拒绝发言的董事长环顾大家后,站起来拍拍衣服,自自然地说,“大家也讨论的很累了,去吃饭吧。”,一句话就结束了这场会议。

徐董事长不表态,总经理徐刚自然也是不会表态的。

今天徐董事长不置一词的态度,让他们心里更摸不着底。老耿反而安慰其他三位老兄弟,“董事长不是还没有表态吗,大家要相信他。”

另一位元老老谢,也就是刚才会上反对最强烈的那位,不安地跟老耿说“兄弟,这个公司可是我们大家的心血,我还指望这些股份呢,万一垮了,我们喝西北风去啊”。他直接点出每个人关注的要点。

“你还不相信老徐吗,他可是公司最大的股东”。老耿顿了顿,又补充到“我刚才会上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盛宇集团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无非是因为秉承两条宗旨,一是大家齐心协力相信老徐,二是不甘人后的精神。我和你们一样也是觉得这个收购计划简直天方夜谭,但是经过刚才大家的一番争论,我倒是和明阳这孩子有个想法一样,我们这个行业的天也许该变一变了。”

几个人听了老耿的话,估计都想起公司这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虽然心有不安、也有不甘,但他们是了解老徐这个人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时代总有谢幕的时候。

不管怎样,只要有老徐这颗定海神针在,他们还是相信公司这艘船能够安然渡过一切的大风大浪。

几个人基本上默认了,最后还是看董事长的意思吧,谁也不愿意为了这个事情跳出来。况且,事实上他们也只是公司的小股东而已,在股东会中连一票表决权都没有。

经过几个回合后,卫明阳提出的这个计划,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通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