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父原本卧龙山市就够破了。
可是。
当然看到黑熊岭镇之后,这才明白。
没有最破。
只有更破。
低矮的平房。
坑坑洼洼的街道。
大街,除了往返市区和镇子的大巴车,汽车几乎看不到。
倒是各种骡马车络绎不绝。
“穷!太穷了!”
姜父姜母乘坐汽车。
继续朝月牙村赶去。
刚出镇子,没多久,就连马路都没有了。
泥泞的土路旁边,是盛开的野草与鲜花。
“咱们的宝贝女儿怎么能在这里生活下来?肯定是被骗了!”
姜母越看越心疼。
经过近1个小时的颠簸。
终于。
前方出现一座村子。
“老板,前面走不了了!”
司机道。
姜父下车一看。
只见村子门口,聚集着百人。
好像在宣布十么大事情一样。
“村里的老少爷们们,人家月牙村可是用了不到两天就把猪场建好了。”
“咱们桃源村可不能落了下风,今天,大家都加把劲,一定要在天黑之前,把猪场的围墙给建好。”
“这可事关村里的集体利益,谁要是偷懒,别怪我徐三强翻脸不认人!”
桃源村的村长徐三强吆喝着。
“村长您就放心吧。”
“今天必须把猪场的围墙给建好了!”
“咱们可不能让别人给比下去!”
村民纷纷回应着。
见此。
姜父好奇不已。
这是什么情况?
好奇之下。
他凑了过去。
“这位老师傅,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
姜父比较客气,他从网看过,这边的十万大山民风彪悍。
“嗯?你是外来的吧?”
徐三强看了眼姜父的衣服道。
“嗯,我是过来找...探亲的,来月牙村探亲!”
姜父道。
“哦?你也是这边人?月牙村了不起啊,前几天赶来一个苏洛,现在又来你这么个城里人,了不起!”
徐三强竖起一个大拇指,对姜父好感度增加不少。
“其实也没什么事儿,月牙村的大学生苏洛,毕业之后,没有在大城市打工,反而来乡下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不,大家伙是有力的出力,有钱...咳咳,反正人家苏洛就是有本事。”
徐三强感慨道。
这让姜父越听越懵逼。
一个山里的孩子。
好不容易有了出息,了大学。
竟然,
不在外面打拼,反而回到这穷乡下?
脑子秀逗了?
很快。
姜父一行人继续朝着月牙村前进。
然后。
路过一个村子。
又被挡路了。
“乡亲们,你们让让路行不?”
司机下车交涉。
“让路?你们一边带着吧,没看到我们在干大事情吗?”
“要是耽搁了猪场的建设,别怪我们翻脸不认人!”
这个村子的民风比较彪悍。
几个大小伙子直接围了来。
吓得司机一个激灵。
惹不起。
惹不起。
没看到人家手里不是拿着斧子就是拿着砍柴刀呢吗?
就这样。
姜父一行人。
经过这三个村子。
愣住被堵了两个多小时。
“在没汽车的乡下还能堵车,我真是第一次见,这叫什么,山区大开发吗?”
姜父一脸懵逼。
不过好在。
终于。
在午饭前。
他们到达了月牙村。
然后,
在村民的指引下。
来到了月牙村的猪场。
“我们可谢谢你啊。”
“是啊,你可生了一个好女儿。”
两个村里的老奶奶,听说这是姜雨汐的家人来了,对姜父姜母这叫一个客气。
不停的道谢。
那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这让姜父姜母很是不解。
怎么看样子他女儿在这里很有声望一样。
“这就是猪场了。”
村民指向眼前一个大木门。
“这是猪场?”
姜父愣住了。
虽然没有进去。
可是看着外面的围墙,根本就一眼望不到头啊。
这得多大?
这是养了多少猪?
进去之后。
他更是开了眼界。
“这叫猪场?”
“这叫猪场?”
蒙了。
姜父姜母彻底蒙了。
在他们的想象中。
猪场,应该是一个个搭猪圈。
而后,一头头脏兮兮的猪挤在一起。
恶臭不已。
可是眼前...
一颗颗参天大树拔地而起。
地面。
各种野草,野花。
甚至,姜母还见到不少在大城市卖的很贵的野菜。
哪里有一点恶臭?
反而。
空气中弥漫着鲜花的芳香。
“你们管这叫猪场?”
姜父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对,这可是小洛的注意,他说这叫...对了,这叫散养式规模化养殖!”
“每天,都有村里的人来清理猪的排泄物,其实,如果不是为了保护这里的环境和水资源,这些排泄物根本不用清理。”
“排泄物让这里的植物,果树,野菜生长的更好,这样,猪崽就有了更加充沛的食物。”
“不过现在也没事,猪场里面还没多少猪。”
“小洛说了,等以后猪多了,就让村民轮流去山采野果,野菜来喂猪,说这叫...叫...哦,对,叫绿色纯天然猪肉!”
村民说的时候颇为自豪。
这几天。
他们可是从苏洛口中听了不少新名词,更长了不少见识。
“散养式规模化养殖?”
“不用饲料,而是野果、野草?”
“绿色纯天然猪肉?”
姜父目瞪口呆。
这跟他想象中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啊。
“啊,爸妈!”
这时。
一阵激动的声音传来。
姜父抬头一看。
远处,姜雨汐穿着花纹小褂子,踩着花布鞋一路飞奔过来,一头的秀发,随风飘舞。
“这是我女儿?”
蒙了。
姜父姜母彻底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