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的这番话一出口,不仅仅是胡濙惊呆了,就连其余的朝臣也都纷纷愣住了,在场的文武官员那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了,可不是三岁小孩儿,更不是傻子!
他们心中自然很清楚朱祁镇这番话所代表的意思,摆明了是想将胡濙踢出朝廷中枢,祭奠孝陵和祖陵不过就是皇帝口中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真以为南京的文武勋贵真是留在那养老的不成?
倒不是朱祁镇不想将胡濙罢职赶回老家抱孩子养老,但首先,胡濙历经数朝,乃是朝廷肱骨大臣,再加上胡濙还是他老爹宣德皇帝给他留下来的五大辅政大臣之一,凭违逆皇帝意愿这点摆不上台的理由就想将其逐出朝廷,那显然是不现实的,最起码张氏那一关就过不了。
因此,朱祁镇干脆将他赶到南京去,眼不见心不烦,让他在南京好好的冷静冷静、反省反省,别动不动就当众和他这个大明皇帝唱反调!
殿中众文武官员齐齐侧首看向胡濙,杨士奇和杨溥则看向坐在丹陛龙椅上的朱祁镇,很想给胡濙求求情,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毕竟皇帝都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的了,胡濙是礼部尚书又是辅政大臣、内阁大学士,让他代替朱祁镇这个皇帝去南京孝陵和凤阳祖陵祭祖,那自然是非常合适的。
虽然明知这是朱祁镇的借口,但奈何这个借口正当啊,身为臣子,胡濙自然不敢违逆,否则一个违抗圣旨的大帽子扣下来,别说胡濙了,就算是杨士奇也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最终,胡濙只得恭恭敬敬的出班领旨。
朱祁镇最后还不忘道一声辛苦,直让胡濙心头苦笑不已。
这是阳谋,所有人心里都知道皇帝的真正意思,可就是没有人敢跳出来反对,否则就是对太祖皇帝和皇室先祖不敬!
这罪名一旦沾上,可就谁都救不了了!
正事安排完了,朱祁镇便起身宣布退朝,回到后宫孝敬孝敬张氏。
毕竟北伐的事儿要是没有张氏首肯的话,朱祁镇也不敢这么干啊,否则张氏一道懿旨下来,他计划已久的北伐可就成泡影了!
随着金英的一声退朝,奉天殿内外上千文武大臣和皇亲贵戚齐齐跪地叩首,高声恭送。
朱祁镇则在响彻天地的恭送声中离开了奉天殿,到后面的谨身殿换上常服,然后再回后宫。
午门前。
此时正值巳时初,艳阳斜挂,温暖的金色光辉遍洒大地,照耀在午门下一众儒生士子和禁军的身上。
虽然阳光温暖,和炎热的三伏天相比算得上温和,但也不能一动不动的站着不是,更何况周围还有一众腰悬钢刀的禁军在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就在这时,只见刚才被带进宫内的儒生毫发无损的出来了,一众站在午门下的儒生士子下意识的就想迎上去,时刻关注着场面的王得立刻拔刀喝止:“止步,否则格杀勿论!”
周围一众禁军将士齐齐应声拔刀,浑身杀气的看着被吓住的儒生士子们。
儒生士子们在禁军锋利的钢刀的威慑下,纷纷退回原地,不敢擅动分毫,只得远远的看着那几名被禁军从午门中带出来的中年儒生。
刚看到几名中年儒生毫发无损时,众人心中还不禁微微松了口气,认为皇帝和朝廷也不过如此,心中思量着下次再来回大的,反正就算失败了,皇帝和朝廷也不会将他们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