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龄稍长一些的韩平同样满是惊诧,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
“的确有人破境了,但并非佛门中人,破的也并非是舍利境,乃是我道家洞虚之境!甚至更高!”
“什么!洞……洞虚境!!”
年轻人一脸错愕,嘴张的老大,仿佛可以塞下一整个拳头。
佛家与道家修行都要经历十二种境界,但略有不同,
佛家的十二个境界分别为:聚元境、脱凡境、元心境、意散境、明心境、觉悟境、魂动境、清灵境、舍利境、太虚境、大乘境、渡劫境。
道家的十二个境界分别为:筑基境、开光境、融合境、心动境、金丹境、元婴境、出窍境、分神境、合体境、洞虚境、大乘境、渡劫境。
刘浩宇说的佛家舍利境属于佛家的第六层境界,
而韩平说的道家洞虚境乃是修道第十层境界,
只需再升两层便可飞升成仙!
刘浩宇惊叹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苦苦修行一百余年才修得第四层心动之境,已经算是南禺一宗进步的年轻人,
师父韩平更是修炼了五百余年才刚刚突破了第五层金丹境,
而南禺一宗的最高尊者青灯老祖修炼了足足两千年才不过第六层元婴境而已。
洞虚境!
足足比元婴境还要高出四个层次,是真正接近天神一般的存在,那岂不是要修行万年,
这还要看修行者是否有那份灵根,是否有高人指点,是否能够得到无机缘。
洞虚境,刘浩宇活了百十余年从未亲眼见过,甚至只在前辈们的交谈中才偶有听说过,
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而现在自己竟然亲眼见到了洞虚破境的异相,
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件事情!
此时刘浩宇的每一根毛孔都在惊讶中战栗。
对于刘浩宇的师父韩平也是一样,
这洞虚破境的异相他只在小时候听青灯老祖说起过,没想到今日竟然能亲眼所见,
简直是此生无的机缘与莫大荣幸。
洞虚破境,就连活了两千年的青灯老祖可能也未必亲眼见过!
“可,可是师父,这山中似乎并无道观而只有佛寺啊……”
刘浩宇错愕之余逐渐恢复理智的问道。
师父仰望山腰眉头紧锁,淡淡道:
“这一点,的确匪夷所思。”
由于延庆国历代君王笃信佛教,一有大事小情便兴修佛院,
所以延庆国内大大小小佛寺无数,但是道观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三千年前延庆国的一位先皇曾微服游历至此,走进了一处寺庙询事请愿,
但是当时的方丈并不知道来者即是当今圣,言语间冒犯了天威,
先皇一气之下便下令,任何凡人不得到此寺庙再进香火。
导致原本十分鼎盛的寺庙多年来一再沦落,寺中曾经的百余僧人也纷纷人去楼空,
最后只得搬到了山腰一处小院中,传到释字辈便只剩下了一老一小,
这便是:“净觉寺”。
无奈净觉寺的释空师父又是十分固执的主,
在邻近的慧隐寺几次邀请,准备将他的破败小寺兼并的时候,他却坚决不肯,表示就算是死,也决不能丢了净觉寺的招牌。
而慧隐寺之所以要兼并他,可不是图他那一老一少或是残垣片瓦,
而是净觉寺中数代传承的佛经典籍,
部分典籍由西域而来,在延庆国内都是孤本,十分珍贵。
凭借这些典籍释空师父的修为已经与慧隐寺修为最高的方丈同属一个境界——第六层觉悟境。
山下的两位修道之士当然不知道这破境异相就是由这净觉寺中的小沙弥引发的,还以为山中住着道教隐士高人。
“师父,既然这山有这么高深修为的前辈,我们是否要前去寻访参拜一下,也许会遇到点拨或机缘啊!”刘浩宇看着师父的表情焦急问道。
韩平当然知道年轻人的意思,别说他了,自己都想去跪下来求个机缘点拨。
要知道在这凡间遇到如此修为的前辈,就跟遇到神仙差不多,人家随便点拨两句就比你面壁参悟几十年都管用。
若是遇到大机缘大造化,直接破升新境也不是不可能,可免去自己百年苦修啊!
可是师父韩平毕竟已经活了五百岁,沉稳老练的多,待仔细思索之后说道:
“刚才虽有破境之相,而此时却已经感受不到丝毫道家灵力,这大荒山绵延数千里,山体庞大、密林丛生,我们并不知道前辈所在具体位置,
而且既然前辈躲在这深山之中清修现在又隐去了自己的灵力,肯定是不想让无名小辈去打扰他的,
如此一来,我们若贸然前去,恐多有不妥。”
刘浩宇点点头:“果然是师父想的周到,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韩平思索了一会儿道:“先回去,向青灯老祖禀报一下,等老祖定夺。”
“好的师父!”
话音刚落,两道白光祭起,向南方国度一闪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