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5章 师徒深夜看星星(1 / 1)今年六岁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禅的师父见小一禅在床翻来覆去睡得十分香甜,也就一直没有叫他。

两个人在山住的这些年,一直都是只吃两顿饭,午一顿,下午一顿。

因为长居山中,本来也是闲来无事,不过是扫扫院子、挑挑水、种种菜什么的,耗费不了多少体力,吃多了也是浪费。

寺院的后面有粮田和菜园,春季夏季秋季基本可以满足两个人的需求,

冬季粮食实在不够吃的时候,释空师父也会带着小一禅下山化缘。

每次施主只要看见这个乖巧的小沙弥,还总是会多给一些。

一老一小师徒二人在这大荒山之中生活的倒是很平和安乐。

山就俩人生活,也不讲究什么作息时间,只是每日清晨师父总会叫醒一禅,起来做些简单的诵读经文一类的功课。

偶尔还会让一禅扫扫地,挑挑水,也算是练功修行的一种方式。

一禅醒来的时候天早都黑透了,佛堂被师父点了两根昏黄的蜡烛,而释空师父依然在佛堂打坐。

一禅使劲儿抻了个懒腰,从床爬了起来,走到灶台,看到了师父留给自己的一碗白米饭。

一禅用小手摸了摸旁边紫砂茶壶的壶壁,里面的水还是热的,

他将壶里的温水向饭碗里倒了一点,将白米饭泡了一下,便就着几根腌制好的山菜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吃完饭的一禅走到了佛堂,没有叫师父,只是轻手轻脚的走到师父的右后方自己的小蒲团盘腿坐了下来,也像模像样的跟着师父打坐。

修佛的人一般管这种打坐叫入定,

首先他们会使身体与灵魂入定,也就是放空自己,让自己融入宇宙万物;

入定之后又要驻定,也就是保持与宇宙交融的状态,保持个体与宇宙的连接,类似于充电一样;

而在驻定结束之后又需要缓慢出定,也就是让元神逐渐回归现实世界。

驻定期间不能够被人打扰,否则将会使修行者分神,导致前面的工作前功尽弃,

这也是好多修行者经常在山洞中闭关的原因。

一禅已经跟师父生活了很久,当然知道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所以只是轻手轻脚乖乖坐在师父身后并不打扰。

在一系列的修行过程结束后,释空师父缓慢睁开双眼,又回头看了看一禅,

只见小一禅闭着眼睛脑袋左摇右晃,好像又要睡着了。

释空师父笑了笑喊道:“一禅。”

一禅猛地惊醒,迷迷糊糊看了看左右道:“是,师父。”

“走吧!咱们到院子喝茶。”

释空师父说完,还特地吹灭了两根佛堂的蜡烛,没办法,条件不行,省着点用。

一禅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颠颠儿跑去灶台为师父泡了一壶茶,并且连同两个小茶杯端到了院子里的石桌。

一老一小师徒二人一边坐在石凳一边喝茶一边看天空。

夜空繁星璀璨,每一颗星星仿佛都触手可及,看起来蔚为壮观。

夏夜的微风十分清凉,周围有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一些虫鸣,令人欣慰的是蚊子几乎没有。

整个大荒山,除了山脚下的小镇有着零星灯火之外,就属七里外的慧隐寺的灯光最亮了。

慧隐寺内的大雄宝殿更是灯火辉煌,鎏金璀璨,

没办法,人家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捐钱捐物的有的是,

不像净觉寺这边,两根蜡烛都要省着用。

不过这些不会对释空师父和小一禅的心情有丝毫影响,因为释空师父本就是淡泊名利,只求清修,唯一寄予希望的只是保住净觉寺的招牌。

而一禅小小年纪又什么都不懂,整日跟着师父吃饱穿暖玩的开心便别无所求。

璀璨的浩瀚星空,会让人有一种震撼,和一种灵魂被洗礼的感觉。

“一禅,今日下午看你一个人在佛堂翻阅《弥陀经》,可否记得什么?”

释空师父喝了一口茶,抬眼望了望星空淡淡说道。

一禅想了想,用稚气未脱的声音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一禅流利的背诵完毕竟然一字不差,师父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释空师父继续说道:

“今日你翻阅的另一本西域典籍,面生僻字过多,你毕竟还小,不认识也是正常的,这就如修行一样,都是一个慢功夫,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就连升几级。”

净觉寺中有一批从西域而来的经书,面的文字稀奇古怪,就是释空师父读起来也是晦涩难懂,更别说一禅了。

一禅想了想,生僻字?哪有什么生僻字?下午自己看书的时候好像全都认识!

而且这连升几级,一禅今天已经试过了,只是自己还不知道。

“额,对了师父,佛教的修行与道教的修行有什么不同吗?”

这是一禅非常想问的问题,因为一禅今天下午在井边破境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仿佛是道教的大道至理在向他的脑中汇聚,一禅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看见这些道教的东西。

“阿弥陀佛,你缘何今天会问这样的问题啊?”

释空师父说道。

一禅顿时警觉自己的话似乎有些不妥,又不知道如何向师父解释,总不能向师父说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况且自古佛道殊途,说了师父可能会生气啊,于是赶忙战战兢兢的说道:

“哦,我今天打水的时候,听见两个路人交谈道教的事情,所以就想问问您。”

释空师父一想,也许是今日有修道高人破境,路人也见到了,所以有所议论恰好被一禅听到,便并未起疑。

“佛教修行多是内化于心,关注本心变化;而道教修行则多是外化于行,关注天地万物,讲究与周遭事物相容,关于这方面,你暂时不需要懂太多,好好一心修佛就好。”

释空师父交代道,毕竟这一禅是自己的唯一关门弟子,了解太多道教的事情可没什么好处,所以释空师父并不愿多讲。

一老一小两个人坐在院子里深聊至半夜,然后回到陋室,匆匆睡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