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碑文(1 / 1)潜水鲤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细一想,吕曜很快也理解了,为何会有考验。

夏孤禅自疯魔成道,遍观书籍经文,静修多年,最终才破除魔障,迎来了大彻大悟。

他的剑道,有着疯魔、偏执。

这不是常人能够修炼的剑道。

只有人性、资质经受得住考验,才不致步夏孤禅年轻时期的后尘,坠落魔道。

这本《孤禅录》,并不是部简单的秘籍。

吕曜心里,为之期待。

少林寺,后山。

脚步踏落,吕曜出现在一座小院前。

这里,乃是少林寺隐秘禁地。

很多年前,有一位传奇般的人物,曾在这里遍观经书,寻求真理。

吕曜凝目看去。

院门牌匾上,拓刻着三个字,古老沧桑,沉淀着岁月:

【孤禅院】

一株菩提树,伫立在院子前,枝叶茂盛,挂着青色果子。被风一吹,枝叶摇曳作响,婆娑低沉,如同佛音,能够涤荡人的心灵。

“杀一人,能救苍生。

杀,或不杀?

救一人,苍生涂炭。

救,或不救?”

院门前,吕曜脚步刚刚踏落,一道苍老、低沉的声音,带着股如同晨钟暮鼓般的厚重,从院子里传了出来。

如若对灵魂的拷问。

吕曜脚步一顿。

考验,这就开始了吗?

只是……

这样的问题,认真的吗?

杀。

或者不杀?

救。

或者不救?

一人与苍生,孰轻孰重?

一瞬间,吕曜脑海中,涌现出许多念想、答案,但怎么想,又都感到不对,总像是缺了些什么,又或者有什么,想漏了。

特么的。

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答案!

等等!

突然,吕曜意念一怔,旋即,仿若领悟了什么,眼眸为之变得明亮。

在这个问题中。

不论是杀一人。

又或者是救一人……

都没有指明,这个人,到底是无辜者,又或是该死之人?

这本该是这个问题的关键,但却偏偏被忽略了。

联想到《孤禅录》的特性。

吕曜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杀人与救人。

不在于如何抉择。

它考验的,乃是--

人的本心,及信念!

想到此,吕曜眼眸微凝,流露出一丝坚定光泽,看向院门,答道:

“但求问心无愧。”

随着吕曜声音传出,院子里,沉默了片刻。

像是有人,在思考着这个答案。

顷刻后。

院门缓缓开启。

吕曜踏步走了进去。

随着吕曜进入院子,身后,院门关闭,一座石壁,出现在眼前。

这座石壁,约一人多高,七八米宽,古朴厚重,又有着沧桑意味。壁上,拓刻着一行行文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是李白的《侠客行》,一篇描写侠客的著名诗篇,碑文古老苍劲,银钩铁画,一笔一划,皆如神来之笔,意气飞扬,将诗篇快意恩仇,豪迈不羁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看着碑文,让人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幅侠客负剑而行,天地廖阔,风雪飘舞的磅礴画卷,如置身其境,为之痴醉、神往。

“这是夏施主拓刻的碑文,你有三炷香时间,感悟碑文里蕴含的剑意。届时,你将迎来第二关考验。”

院子屋舍里,那道苍老,而又低沉的声音再度传来。

原来,这篇碑文,也是种考验。

这篇碑文,并不像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一笔一划中,都莫不蕴含着深刻剑意。

吕曜在石壁前坐了下来,看向碑文。

感受诗篇的意境。

四周宁静,院外不时传来菩提枝叶随风摇曳的婆娑声,吕曜的心神,也逐渐变得宁静,沉浸在碑文之中。

与此同时。

隐隐间,仿若有一座灯盏,随之浮现,既真实而又虚幻,静静悬停在他身后。

吕曜感到自己,像是进入了一种玄秘状态,他好像看到,碑文,已不再是碑文,而是化作了一位位剑客,持剑而舞,意气风流,或写意,或决然,或飘逸,又或孤冷桀骜,在眼前,展开了一幅瑰丽多姿的剑意画卷。

吕曜的思绪飘游,遨游在画卷之中。

时间推移。

某一刻。

吕曜眼眸微闭了闭,旋而又睁了开来。

他不再看向碑文,向石壁后走去。

“咦?”

随着吕曜离开石壁。

院落屋舍里,传出一阵轻咦声,带着些疑惑、意外。

屋舍里,一根燃香,才燃了一两寸。

经过石壁,吕曜出现在院子里。

院子里,早有七名武僧等候,手持木棍,向着吕曜竖掌行礼。

吕曜还礼。

七名武僧散了开来,绕着吕曜,踏足而立,围成一圈,手中木棍指出,如同铜墙铁壁般,将吕曜围困在了中间。

环视四周,吕曜眼眸微闪。

他们虽是武僧,阵型,却如同剑阵。

“施主,得罪了。”

一声佛唱中,七人中,为首武僧跨步踏出,手中长棍拖曳出阵阵虚影,一棍向吕曜砸落。

第二关考验,开始了!

吕曜侧身避让。

但这一步,却似乎早被预料。

没等他脚步踏落,身后,又有一棍攻来。

四面八方,七根木棍,滴水不漏。

这七名武僧的合击阵,不简单。

而且,吕曜隐隐感到,七名武僧的合击阵,与碑文,也有着联系。

唰唰唰唰!

院子里,风声猎猎,棍影变幻。

七名武僧时而如一体长蛇。

时而又如星辰列布。

进退合击。

环环相扣。

吕曜逐渐领悟,这关考验的目的。

夏孤禅留下训诫,欲观阅《孤禅录》,必须先经受考验。

他也亲自设置了考验。

七名武僧,武器虽是木棍,但本质,却是剑阵。而且,这剑阵的内核,也经过了设置,与碑文的剑意,又有着紧密联系。

虚影轮转,四周木棍再度攻来。

吕曜眼眸微闭,手掌按在了剑柄之上。

脑海中,一个个碑文随之浮现。

又化作一位位剑客……

旋即。

吕曜倏地睁开了眼眸。

这一刻。

四周武僧的招数、变化,在他眼里,仿若被步步拆解。

碑文剑意。

正是破解剑阵的钥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