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听到天子说话,出列道:“微臣有本奏。”
王安石以及王安石一系的所有官员,都屏息凝神。
司马光的大弟子曾布终于要开口了,他们想听听曾布如何出招。
“陛下,微臣已经会同职方司筹划好了一个攻辽方案,并列出所需钱粮人马……”
御座的赵煦深深的看了曾布一眼。
兵者国之大事,攻辽是个庞大的工程。
可是曾布正仅用了七天天的时间就办到了。
不说曾布是不是权臣,单说他的工作能力,那是非常强悍的。
这件事情如果去交给王安石办,恐怕半年都办不成。
不是王安石的才智不够,而是王安石的长处不在这里。
“好,爱卿果然是国之顶梁。
“户部尚书吕化成!
“微臣在!”户部尚书吕化成躬身走出班列。
‘兵部列出来的所需钱粮,户部核查后立刻发放。”
“微臣领旨!”
大殿下,王安石等人静静的听着,等待着曾布的下文。
可是曾布奏了攻辽的事情之后,归列朝班之中,丝毫没有提到司马光。
这让王安石等人越来越心惊肉跳,越是见不到杀招,越是害怕。
隐忍的对手,最可怕。
这种手段,很像司马光。
不出手,则风轻云淡,一出手,必一击致死……
赵煦在朝堂之,也有点看不懂曾布了。
这种场面,作为司马光的首席门生,曾布应该出面才对,如果曾布开口的话,自己就顺坡下驴了。
现在曾布不开口,仅凭礼部尚书朱立伦的话,分量是不够的。
难道司马光看不礼部侍郎的的位置?
四品的官职,已经够高了……
这个职位满足不了司马光的胃口?
赵煦看着闭口不言的曾布,思索着若是司马光看不礼部侍郎的位置。
那么,他在看着哪个位置呢?
赵煦看着满朝文武,武官肯定不是,礼部尚书有朱立伦,户部尚书有吕化成……
这两位都是重臣,三朝老臣。
别说司马光扳不动,就是赵煦也不可能随意把这两个人的位置换了……
忽然,赵煦看到了脸色铁青的王安石。
赵煦瞬间明白了。
这个司马光的口味真大,这是想直接扳倒王安石,回锅做宰相啊!
赵煦的心中也很期待,这个司马光到底怎么扳倒王安石?
若没有致命的错误,赵煦根本不会替换掉王安石。
那么,这个司马光到底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罢免了王安石,让司马光位……
赵煦看了看王安石,又看了看曾布。
忽然间,赵煦想到了一个结果。
曾布只是汇报了筹措银子攻辽的事情,让自己肯定了曾布的能力,同高王安石一对比,高下立判·····
原来司马光这个老狐狸并不是想自己位,而是要助兵部尚书曾布坐在宰相的位置!
朝堂之,赵煦已经明白了曾布的打算和司马光的考虑。
很显然,司马光不会满足于礼部侍郎之位。
朝堂之,赵煦看着殿下大臣们充满火药味的争论。
仿佛看到了整个大明帝国的缩影。
朝堂之若是没有了争论,那就是权臣当道了。
东汉末年,曹操在佩剑朝。
朝堂之有官员直谏,还没等下朝,这名官员便被砍了。
从此东汉的朝堂之再也没有了没有争吵没有了议论之声。
曹操死后,曹丕篡汉。
看着殿内的大臣依旧为司马光的官职吵闹,赵煦不禁打了一个哈欠。
旁边的太监当下高声喝道:“朝堂之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一瞬间,整座朝堂雅雀无声,落针可闻。
赵煦从能椅站起来,看着满朝文武开口道:
“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退朝吧。”
说罢,赵煦手一挥,迈步向着后殿走去。
留下了满朝文武大臣面面相觑。
虽然他们想在朝觉之争出个长短了,其都是做给皇帝看的。
因为册封什么官,都由皇帝决断,他们只是希望自己之言可以左右到皇帝的意志。
朝堂之,宰相王安石和礼部尚书朱立伦悻悻的离开。
他们都想让天子采用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能做的也只是谏言。
因为臣在下,君在,整座朝堂,拍板做主的人,是龙椅的天子。
下朝之后,赵煦回到景福宫,探事司李宪已经等候在那里。
李宪叩拜:“小人叩见陛下。”
”起来吧。
“是,陛下。”
李宪站起身,小心翼翼的看着赵煦。
心中猜测着,皇帝已经很久没有让自己过来了。
恐怕是有秘密的事情,交代自己……
李宪正在琢磨的时候,赵煦已经开口说话了:
“司马光回朝,京师震动,尤其是朝堂之,官员们互相倾轧。”
“你暗中记录大臣们的言行,递交给朕,尤其记录王安石、苏轼、朱立伦,曾布,司马光之言。”
“小人,遵旨。”
李宪暗中记住了皇帝的话。
自从皇帝登基以来,李宪一直有所收敛不敢随意监听朝中重臣的言行,尤其是宰相王安石、文彦博、司马光、苏轼、朱立伦等人。
因为这几个人都是天子大臣,权势滔天,冒然得罪了他们,自己的苦日子也就到了。
但是现在,有了天子的旨意,李宪的腰杆挺起来了!
有天子做靠山,李宪谁也不惧。
若是王安石敢开口训斥,李宪会直接忍他:
“你找陛下说去!是陛下让我监察尔等言行!”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