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整个昆明下下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户部的官员大肆的收购粮草备战。
不少刚刚跑到昆明来的汉民手足无措的看着昆明官吏们。
只有关宁军跟神机营的将士们在城外日夜操练才能让他们稍稍安心。
云南跟滇南的人口暴涨。
南明兵部已经拟定了一系列的扩军计划。
朱由榔亲自审批通过的就有几项。
其一就是依旧制,编练辽东镇、太原镇、宁夏镇等九镇兵马共计十万人。
其二是重建三大营,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各营暂编三万人计九万人。
这两支兵马加起来,足足近二十万人。
虽然并不算多。
但是守备云南一省。
应该是稳够了。
朝廷现在有钱了,自然就不跟早些年的时候穷的就剩裤衩子时一样了。
现在官军,每个月都有二两银子的饷银。
这绝对算得是高薪就业了。
不少原本逃难的灾民,当即便直接报名参军了。
只不过这军饷提高了。
选拔兵源的标准自然也是提高了。
朱由榔讲究一个宁缺毋滥。
不过标准也非常切合实际。
需要来一个五公里长跑,名次在前百分之二十五才合格。
剩下的就是举重了。
至少能举六十斤的石锁才能达标。
兵部衙门的外面。
每天都在大排长龙,每日报名从军的人数都有几千人。
但是能够被选的,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同时兵部也成了城中商户们眼中的香饽饽。
因为提高了训练强度。
兵部每天都要采购大量的物资给将士们补身体。
因此兵部的各级官吏,都成了商户们的座宾。
无论在什么时候。
战争都是最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事情。
前线烟云密布。
各路大军云集。
而后方的经济运行也已经被提到了最高效率。
原本市面积攒的大量粮食被兵部一扫而空,不少的铁匠铺的生意更是火爆。
大量的铁矿石被源源不断的提炼成生铁。
最后变成将士们手中的兵器跟甲胄。
这其中户部更是花钱如流水。
最让户部这些官员们想不明白的是。
明明朝廷最近花钱越来越多。
而各地收来的商税也越来越多。
整个西南的战争潜力正在无限的被激发出来。
源源不断的物资运往前线。
曾经面黄肌瘦的明军士兵逐渐变得强壮起来。
长沙城中。
刚刚任的遏必隆正拎着一个鸟笼,坐在衙门正中逗弄着。
一旁的包衣手持军报念道
“川陕总督察灿敬奏,卑职已调集各路大军计三十万人,屯兵成都,预计八月之前可挥师南下。”
“平南王尚可喜、镇南王耿精忠联名奏,已调两广、闽浙四省兵马计四十万集结于广州。。”
鳌拜给遏必隆下了严令。
这一次清廷算是下足了本钱。
尚可喜麾下单单是满蒙八旗,就有十万人,加湖广汉八旗、绿营,也有三十五万兵马。
加起来足足有一百一十万人!
清廷在长江以南所有的家底子,都被遏必隆给带来了。
遏必隆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鸟笼子。
脸忽然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送八百里加急分别送成都、广州两地,各部加紧速度,七月初七,必须三路大军合力南下,违令者斩!这一次,务必要毕功于一役!”
“诺!”
包衣拟好了命令旋即派人以快马送出。
同时,朱由榔御驾亲征萨摩藩的事情。
也逐渐让清廷对水师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几名顾命大臣稍加商榷之后。
便在天津卫设立了水师卫所,从洞庭湖一代抽调水师官兵三万余人。
同时在福建也秘密招募了一些海船工匠。
开始打造起了天津水师。
朱由榔现在倒是没怎么有功夫关心千里之外的天津。
此时的朱由榔正在坐镇昆明。
临时扩编了近二十万人。
加原本的十来万人。
南明手里也才三十万人。
而这三十万人却要抵御三个方向的兵马。
郑成功曾经书调台湾守军驻防雷州。
最后还是被朱由榔拒绝了。
郑成功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也只能遵命。
李定国、夏国相等人在兵部已经为了防守方案争论了数日了。
夏国相认为。
川中之敌不足虑。
燮东十三家盘踞川东十余年,倘若川中之敌人大举南下。
势必会导致成都空虚。
应当着重防御两广之敌。
而李定国则是认为四川重要而且可以趁势取蜀中。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明军家底子太少。
根本就不足以完全撑起整个西南的防御。
朱由榔沉默良久之后才悠悠的说道
“诸位还记得,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典故吗?”
(诸位莫忘了今天的票呀。。。。)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