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两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话。
四叔婆略懂中医,让李月打开小孩的嘴巴让她看看是不是大舌头。
她说,如果是大舌头,只要把舌头下面那根系带用手指甲刮断一点就好了。她曾经帮别人的小孩刮过,小孩晚上马上会说话了。
李月听得心里发毛,连忙说,小孩刚去体检过,医生说除了偏瘦偏矮一点,一切正常,笑着拒绝了四叔婆。
四叔婆五大三粗,皮肤黝黑,平时说话做事颇有侠义之风,对李月和孩子都挺亲和的,经常给小孩带一些零食,所以李月和小孩对她倒是很有好感,经常去她家玩。
李月猜,她在家和吴华说的是普通话,吴华村里人说的方言是客家话,而李月娘家说的方言却是广式土白话,孩子被三种语言搞迷糊了,不知道应该学哪一种,所以就干脆不说了。
李月不会讲客家话,自然无法教孩子,而吴华又不经常在家,为了让孩子能跟人正常沟通,她决定只教孩子说普通话。在中国,还有几个人不会普通话呀?
果然,单一学习普通话,孩子又爱看电视,效仿电视,很快就能跟人交流了。
当吴华带着孩子去四叔婆家玩,孩子大声叫了第一声“婆太”的时候,四叔婆惊喜地学着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说:“发财了,发财了,婆太今天发财了!”
大家都哄笑起来。
“阿妹都大了,趁现在赶紧生个弟弟吧,反正你都是自己带了,带一个是带,带两个也是带,不然两个相隔时间太久,孩子沟通就有代沟。你要是出去工作了,回头再生二胎的话,什么东西都要重新再来一遍,更加烦呢。反正二胎开放了,随便生了,赶紧生吧。”
这是李月出去最常听到的话。女人们劝就算了,男人也来劝。
吴华的堂哥吴顺就是其中一个。
“你赶紧跟吴华再生个儿子了,还等到什么时候,现在二胎都放开了,你看我跟吴华同一年,我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了。”他说。
“现在没钱养,他还不想要。”李月不确定地说。
“有压力才有动力啊,你看他现在没有压力,吊儿郎当的,天天在家玩游戏,都不像个结婚了的人,你要给他点压力才行。”吴顺说。
李月觉得有道理。
晚上睡觉前,她问吴华想不想生二胎,吴华说,现在没钱,不急。
“我已经三十多岁了,超过三十五岁就是高龄产妇了,到时候我就不帮你生了哦。”李月说。
“这不是还不到三十五嘛?不急不急,乖,你先去睡,我玩完这把游戏再去洗澡。”吴华拍了一下李月的屁股,眼睛就没离开过手机屏幕。
李月却没有走,反而坐下来,问:“老顽童就去广东了?他不跟车了?”
“去就去吧。”吴华头也不抬地说,“那点运费两个人分,太少了,也就刚够吃饭住宿,住个旅馆都一百几十了。”
“那以后没人跟车了怎么办?”李月问。
“要什么跟车?他又不会开车。”吴华说。
“那这个车怎么办呢?他也出钱了,以后你去拉货要给他分红吗?”李月好奇地问。
“什么分红?他不去分毛啊分!你管那么多干嘛?赶紧去睡觉!”吴华瞪了她一眼,凶巴巴地说。
李月讨了个没趣,拍了他后背一巴掌,推了一下他的后脑勺,喊了一声“全军覆灭”,扭扭屁股走了。
吴华看了一眼她的背影,笑着说了声“癫婆”。
进入十二月份后,蔬菜水果大量上市,吴华终于迎来买车以来的第一个旺季,大量的约车电话打进来,他渐渐忙得十天半个月不回家。
李月觉得,两个人见面了无话可说,分开了反而无话不谈。
吴华说,他一般都是白天去果园装好了货,然后跟老板拉货到市场,晚上就睡车里了。
一大车蔬菜水果清早已经全部卖完,然后又回果园装车。
吴华开车稳,人也勤快随和,果园的老板用他用得顺手,又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同行,所以吴华不愁没有货源了。
有微信了就是方便,有空就视频,没空就发信息发表情,夫妻两人的沟通反而更密切了。
微信支付也渐渐通用起来,吴华赚了钱,就发一半给李月,到年底,李月发现,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已经有一万多块钱的存款了。
李月问吴华要不要还一部分债,吴华说不急,过年还要花钱的,过完年再说。
村里的几个后生见吴华干得风生水起,跑去跟了几天车,觉得:唉哟,三天两趟就有两三千,那一个月做下来,不说多,至少也有两三万吧?这行可行!也纷纷买车。
李月笑着问吴华:“村里一下子多了五辆货车,那么多人买车,你不提醒一下他们,你穷的时候穷得叮当响啊?”
吴华说:“又不是我叫他们买的,他们买了也没告诉我,关我什么事?他们要买,难道我还拦得住啊?”
“小农经济。”李月自言自语地说。
元旦,吴华实在是忍受不了想家的念头,溜回家了。
“本来有个老板打电话给我,说元旦有几车货要拉的,可是我太想你们了,就拒绝了。我好累,要放几天假!”
回家当夜,吴华霸道地在李月怀里撒娇,李月只剩娇喘连连。
温柔乡,英雄冢。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切地想念和留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只想和李月化成一体,永远也不要分开了。
吴华跟李月凶猛地缠绵了三夜,终于还是要出去干活的,果园老板已经不止一次的打电话催他出发了。
果不待人,必须趁着年前的这段时间,把水果至少摘掉四分之三,错过时间,不止是果卖不出去,还有可能全部烂在树上。
吴华跟各个果园老板又埋头苦干了一个月,终于熬到了年关。
除夕前一天,他带着果园老板送的十箱砂糖橘,凯旋归来。
村里的族人纷纷前来围观,于是他自己留了一箱,把九箱砂糖橘都分给了族人。
李月在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在家,她回娘家帮忙收甘蔗了。
广西是甘蔗之乡,吴华的家乡只有水田,村里人种的是水果甘蔗,规模不大,只能自销。
而李月娘家有水田也有旱地,旱地都是用来种榨糖用的甘蔗,由糖厂统一收购。
所以吴华村里的人用收割机收完晚稻晒完稻谷,就可以天天聚在一起打牌了,李月娘家却一刻都不能闲。
李月的弟弟承包那个物流公司的货运之后,因为送货及时,服务态度也好,运费比别家也便宜一两块,货量唰唰地飞涨,连一些圆通,中通,韵达之类的快递也走他们物流这条线了。
年底,弟弟和父母越来越忙,又请了几个司机和搬运工。弟弟责任心强,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开工了,做到晚上十点半才收工,可谓风雨无阻,废寝忘食。
物流的工作要做,家里的庄稼也要收,李月的父母亲必须赶在糖厂停榨之前把甘蔗都收割完毕,于是回家请了十几个人帮忙,也要十天左右才把农活干完。
收甘蔗很累很辛苦,天气恶劣,请人也不好请。
因为广西种有大量速生桉,衍生出大量刨板厂,刨板厂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农村劳动力也都自家种有田地,大家都是赶完刨板厂的活才回来赶收庄稼。
这些年,年轻人都流行去外地打工了,农村劳动力已经急剧减少,一到年底,像李月娘家这样种甘蔗的农村也出现了用工荒。
所以李月的母亲一个电话过来,就把李月母女招回去帮忙收甘蔗了,直到吴华回来接她们。
吴华去接她们的时候,看见了全副村姑武装,把砍蔗刀挥舞得上下翻飞的李月,和在地头啃甘蔗的小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