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华,儒释道三教不管背地里如何,至少在明面上都是劝人向善的。甚至佛教还讲究众生平等,杀生都不提倡,何况杀人。
黛玉虽然跟着贾雨村学儒,但是此时儒释道三教互相影响,所以在她心目中,也有着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性格,一时之间很难改变。
她甚至比和尚还讲众生平等,因为和尚只是不提倡杀动物,但是她连花花草草都不愿意伤害,花瓣掉落了,她还要悲伤地去葬花。
当然了,葬花在红楼梦里还有其他的寓意,但至少说明黛玉是多么的悲天悯人。
贾琏问道:“黛玉妹妹有没有读到五胡乱华和元蒙、满清两个时代华人的悲惨遭遇?五胡乱华时代,我们汉人差点被亡了种,元蒙和满清时代,汉人就是低等民族。所以对待蛮夷我们一定要警惕,能削弱的时候要尽可能削弱。”
黛玉读过史书,当然知道这些历史。以往她也只是为这些死去的人感到悲伤而已,从来没想过报复回去,也没想过遏制蛮夷的发展。
黛玉有点不服气:“但是高丽国对咱们大华一向恭敬,也没有乱过华夏啊!”
不得不说高丽尊崇儒教,在读书人眼里还是很乖顺的。甚至在一些儒家子弟眼里,尊崇儒教的国家就不再是蛮夷了,而是文明国度。
贾琏是知道后世高丽人的嘴脸的,不仅协助美国打压中国,为美国建立萨德导弹阵地提供土地,而且还有高丽青年高呼:“死掉的中国人才是好中国人!”对华之恶意非常大。
即便是北高丽,拿到大量的中国援助,但是对中国还是不太友好,北京申请二零零零年奥运会的时候,只差北高丽的一票就能战胜澳大利亚的悉尼,结果北高丽投给了悉尼,让北京不得不花费更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申请二零零八年的奥运会。
北高丽在新世纪还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其核试验场的位置距离中国边境只有六十公里左右!比距离他们最近的城市还要近,所以一旦发生核泄漏,最先倒霉的就是中国。
贾琏道:“黛玉妹妹啊!你还是受儒教思想影响太深了啊!你想想大华每年有多少穷苦百姓饿死、冻死?有多少人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儒释道三教谁去怜悯过?
他们不过是外慈内残而已!对外仁慈对内残忍,大华的百姓辛苦劳作,供养了朝廷和儒释道三教,然而三教却没人在意老百姓的生命,反倒对外邦外国仁善无比,简直堪称狼心狗肺!
国内很多老百姓活不下去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贪官污吏横行,土豪劣绅霸道吗!?这些人不都是儒释道三教的信徒吗!?
你或许对国内的百姓死活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不太在意,反倒关心起高丽和倭国的百姓了。”
黛玉被贾琏说的有些羞愧,她从小学的是儒学,也了解到儒教官员对百姓的盘剥,由此也对儒教的学说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其实她看到国内的百姓受苦受穷也很悲悯,但是她也无能为力,最多只是感叹一句:世道艰难。
不过她虽然觉得贾琏说的有道理,但是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本性善良,实在不愿意看到有战争发生,更别说去制造矛盾,引导战争了。
贾琏很快就看明白黛玉的心思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勉强黛玉了。
不过黛玉不适合搞外交,但是可以搞内政啊!自己的分身姜韬也需要一些内政人才,即便黛玉暂时不能亲自出面,但是可以做幕僚啊!
贾琏在意识里呼叫小玉,让她拿出一份智商测试的试卷,字体就用繁体字,竖版印刷好,拿出来后让黛玉作答。
“黛玉妹妹,这有张考题你来做一下。”贾琏从虚空中拿出一份试卷递给黛玉。
黛玉心想:琏哥哥该不会想让我做科举的试题吧!
接过试卷一看,黛玉一愣,这什么题目啊!怪怪的,自己也见过科举试题啊!完全不一样啊!不过看上去倒是挺简单的。
黛玉拿过试卷开始刷刷作答,貌似比科举考题简单多了。
半个小时不到,黛玉就做完了所有的题目。
贾琏请小玉给判卷子,很快结果出来了,黛玉的智商居然高达一百五十七!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要知道贾琏也曾经做过智商测试,他的智商只有一百二十一,算是中人之姿。
“嗯!黛玉妹妹真不错!你的智商高达一百五十七,是天才中的天才!”
黛玉道:“啊!什么是智商啊!?”
“这套考题就是智商测试题,智商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黛玉惊讶地道:“还有这种考题!?”
“不错,这种考题其实就是测试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的。普通人的平均智商约为一百,大多在85到115之间。一百三以上就算天才了。”
黛玉想了想问道:“那琏哥哥你智商多少啊!?”
贾琏有点郁闷的道:“一百二十一,只是中人之姿。”
黛玉不解的问道:“可是我看琏哥哥你很聪明啊!甚至应该比我聪明啊!没有你的提醒我都不知道老太太和王夫人不是好人。我观察了好久才发现倭国使者是个卑鄙小人,你一边谈话一边就能确认倭国使者不是好人,怎么看都是你更聪明啊!”
被黛玉夸赞一番,贾琏感觉到透心的爽!
不过他还是解释道:“智商和智慧是不一样的。智商主要反映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你智商高只能证明你学东西快,思维敏捷。但是智慧高的人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足够的创造能力。
我智商不如你,但是我学到的知识比你多,人生经验比你丰富,所以智慧不一定比你少。”
黛玉一想就明白智商和智慧的区别了。
不过她有些怀疑的问道:“琏哥哥,你学过很多知识吗?为什么你好像连四书五经都不太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