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众生(二)(1 / 1)山顶的清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唉!随你,随你。造孽哟。”吴老蔫最终对田地和读书举起了白旗。

“真的,谢谢爹。”大娃一蹦三尺高。比他更快的是从屋内窜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是十五岁的二娃和十岁的三丫。尤其是三丫,她可舍不得跟小玉姐。等不急了,要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玉姐。

一晃眼三人消失的无影无踪。

与太仓相距几百里的绍兴府西北角一个破旧的小院内,吴老蔫口中的马将军,现在的老轿夫马成也是心绪不宁,16岁的孙子马怀德带回来的消息,扰动了他尘封多年的心灵。

艰辛的生活的,使曾经英俊的脸庞如今布满了岁月沧桑,两鬓斑白,常年的抬轿生涯的使他背微微有点驼,只有两眼偶尔的闪动光芒透露出他曾经的不凡的人生。

他今年已55岁了,祖辈曾经在元朝时做过一任知县,后来家道中落。在他十四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守寡的母亲被县里的蒙古达鲁花赤所玷污,羞愤之下投河自尽。立志报仇的马成终于找得机会,杀死了那个畜牲。随后就投奔了张士诚。

在军中,他苦研兵书,锻炼体魄,很快就显露了卓越的军事才华,不到20岁就成为一路将领,统帅着四五千人马。

鄱阳湖大战,当张士诚战死,他陷入了忠义和保全部下生命的彷徨之中。而正是这个犹豫,使他们这部分人坠入了苦难,被朱元璋贬为“憜民”,从此开始了艰辛而屈辱的贱役生活。

人道是:“富不双至,祸不单行”,十五年前,绍兴发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出了一场白事的儿子也没有幸免,回家后,还把疫病还传染给了他媳妇和他娘,尽管马成变卖了家中所有能卖的东西,尽管昔日军中袍泽纷纷伸出来援助之手,但是依然没能挽留住他们的生命,顷刻间,五口之家只留下了他和襁褓中的孙子两人。

“那段日子真难呀!”马成不由得感叹道。

从那时起,他就立励志改变着不公的人生,他绝不向命运低头,他不相信人生来就是贱命,只有卑微的肉体,没有屈服的灵魂。

自此以后,他精心的教导孙子,将平生所学悉数传给了他,而孙子也不负所望,比他年轻时更为优秀。

今天,孙子怀德带回了消息,朝廷新来的王淑英,王大人宣传说:“只要加入他们,就可免除一切贱籍,匠户,军户的身份。”这正不是他多年来苦苦等候的时机会吗?。老将军心中不屈的火苗正熊熊燃起,他要抓住这次机会,向不公的命运,向老天爷重新发起挑战。

“对!我要联络旧日袍泽,他们的后人。”马老将军下定了决心,他要带领这群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重新拼博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杭州的丝绸富商顾文程最近一段时间是痛并快乐着。

原来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衙门里的官员皆挂印而去,他变成了两眼一抹黑。还好,新来的陈彦回大人真是大手笔,世面上的丝绸,棉布不要钱似的大肆收购,让他赚的盆满钵满。杭州城里好些人出售宅子,价格便宜一半还多,让他占尽了好处。至于说出海,那还是算了吧,那海外之地,那有我天堂之地,美哉!

作为坐地商,生意上同浙江的上上下下勾连甚深。经过这些年的巧取豪夺,不但拥有大片的桑田,还有自己的丝场,合法及走私买卖兼做,海商,海盗的双重身份都有。

前几日,派往太仓送货的船,至今没有消息,不但是他,行会里的几个同仁都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感到了不安。

会议了几次,也没有什么眉目,于是决定将他们剩余的海船都藏匿于双屿岛的走私码头,这是他们向日本走私生丝的大本营。

同时,大家推举他派人前去打探情报,查明原因。

于是他招回了在双屿岛的于海,于山父子两个,面授机宜。

这两人本是海边的普通渔民,有一年,于山母亲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向顾文程借了高利贷,利滚利,越滚越多,最后于家卖了渔船都无法还账,好在于海有一手看海的绝活,外号海鹞子,能够提前七八日察觉台风的来临。这个本事被顾文程看中,收到自己的船上做事,偿还债务。这些年了逐步升到了小管事,专事提前探路,打探消息。

在这个特殊时刻,苏浙大地上无论是升斗小民,还是巨贾富商,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有人从此改变了命运,但是更多的人,坐失亲历见证一个伟大时代开启的机会。

七月二十一日,在长江口的外海上,两艘怪模怪样的海船,一前一后,乘风破浪。顺风时,前船最高时速高达八节,后船的时速也能达到七节。

当然此时‘节’的概念也是朱文奎刚刚给众人灌输的,自从确定了公制‘米’后,公里的长度也确定了,朱文奎强行规定‘一节’就是‘一点八五公里每小时’。至于原因,朱文奎没有解释,也解释不清楚,这以后自然明白。

站在码头上观察船只的航行情况的朱文奎,盛庸等人都能隐约听到船上传来的大呼小叫的声音。

他微微摇摇头,对旁边的盛庸,廖平等人说道:“还是提升有限呀!。”

“公子,还可以更快!如此速度已是前所未有。”众人张大了嘴巴,惊奇的问道。

“当然,如果建造新船,还可提高五成。”

“真的!”周围一片高声的惊叹声。

两艘船已经缓缓的靠上了码头,王琎被人扶着摇摇晃晃的走下船了。

一见朱文奎就迫不及待的说:“太快了,太棒了,我都觉得飞了起来,一定要将所有的船统统改造。”

“琎叔,有时间,一定会的。”朱文奎微笑的回答,心中却想,以后还有更大的惊喜,您就等着瞧好吧。

王琎到太仓已经是第三天了。他在宁波遭遇了不成功的兵变后,将烦人的政务交给了郑天泰,赶到已经移师到杭州朱允炆处,得知他已经被划入朱文奎后,二话不说,高兴的乘着快船,赶到太仓,投身他心爱的造船事业上来了,而他的到来也给忙的昏头昏脑的朱同学极大的帮助。

话说,那日,朱文奎带领老根同志来到码头,从盛庸处要来了那艘查获广船,还有一艘千料的大福船进行改造。他要看看改装的效果如何。当然沙船现在的条件没有进步的空间,除非大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