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伤兵营(1 / 1)山顶的清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唉,唉,贤婿,这位大人说的有理呀,怎可到那卑贱的地方,有郎中就可以了。......不合适,不合适,万一有个......,我那如花似玉的女儿啊......”

李芳衍故作一脸的苦相。

“又来了,又来了。”朱文奎已经无可奈何了。

这家伙做了俘虏,没有一点俘虏的觉悟,朱文奎也知道他翻不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如有其自由活动。可倒好,这人就是个热粘皮。

如狗皮膏药一样缠在朱文奎身后,反复地唠叨着:“你不是要我闺女做......那个啥吗。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不能出尔反尔。反正,我不管,我闺女已无法嫁人,你要负责到底。”

“李大君,偶澡洗(韩语大叔),我还小,就不糟践你家大姐了,你还是洗洗睡了吧!”被逼急了了的朱文奎,韩语、东北话加现代语一通瞎扯。

“洗洗睡?什么意思?”李芳衍脑子陷入了迷糊状态,无法理解“洗洗睡”是个什么意思,是同意呢?还是......

趁此机会,朱文奎带着人迅速离去......

“唉,太子殿下,你别走......,话说清楚。”

朱文奎身后传来李芳衍的呼喊声。

朱文奎心中鄙视这帮古代权贵,对下等人的生命是如此漠视。他自认做不到,生在红旗下,长在文明社会的他,后世的价值观已经建立,“普世价值,人文关怀”已经深入血脉,他不允许对生命的如此无动于衷,包括哪些朝鲜战俘。

同时他也想了解古代医生如何处置战场伤患。

朱文奎一行人行走一座又一座的帐篷之中。伤兵营位于一条溪流旁的开阔草场,距离战场不足二里路。中朝两军紧挨在一起,明军的小一点,大的是朝军。

亲疏有别,当然先看明军。

当他步入其中一座帐篷后,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卫生条件太差了,伤员的伤口处理手段太简陋了,仅仅在伤口上面敷上一层膏药。骨折的患者,无非是涂完中药后多加了几根木棍,绑扎起来,用于固定骨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至于将来......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八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透风的帐篷密里湿热无比,朱文奎自己都出了一层密密的细汗。而伤病员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地上,仍有热气蒸腾。一个个痛苦地发着呻吟声。有些士卒的状态明显不好,脸色苍白,这是失血过多的表现。有的则是脸色赤红,已经感染了,发起了高烧,说起了胡话。

卫生状况更是触目惊心,成群的苍蝇趴伏在伤口上,黑糊糊的一片,令人作呕。空气中也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腐臭味道......

朱文奎心中火起,厉声问道:“谁负责这里!”

不一会,光线一暗,走进两人。

“王道长,怎么是你?”不是王升还能是谁。

只见他满手黑不溜秋的东西,也不知道是血还是中药。所穿的凉鞋净袜、青色道袍上也是斑斑血迹,只有头上的逍遥巾还算干净。

朱文奎大为感叹,王升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钻。中午的时候还和他一起战斗,现在摇身一变又成了大夫。

“公子呀,你也到这里了。嘿嘿,这不,老道我略懂岐黄之术,铁大人不是也受伤了吗?我给他处置后,发现咱们军中只有两名医士,这如何得够?便留了下来,铁大人还让我临时负责,管理各处调来的郎中。不过公子放心,铁大人没有伤到骨头,休息两天就好了。”

“什么,只有两人?”朱文奎被这个数字也惊到了,这一场大战下来,受伤者都是以千为计数单位,两人?两人能顶个毛线。怪不得老道忙的都顾不得洗手就匆匆赶来。

“是,只有两人。”王升给了肯定的回答。

王升所讲的情况属实,实际上明朝军队中最核心的嫡系部队三大营(五军、神机和神枢营),17300人中只有医官1人。明朝中期,在所有明军中条件最好的戚家军也只有医士2名,医兽1名。江浙地区,一个五千六百人的海防卫所,也只有医士1名。整个大明朝的军队平均万人有医生1名。

“道长,不知现在共有多少郎中在军中。”

“我大明随船而来的有十人,岛上已来了二十三个朝鲜郎中,加之军医,计有三十五人,贫道的徒弟、道友还有二十人略懂医术。两相合计有四十五人。”

“那就好。”朱文奎对明朝的道士感到惊奇,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都能看病。也对郎中的数量略感安慰,这些人勉强能应付目前的局面。

接着,朱文奎话锋一转,皱着眉头说:“道长,怎么说呢,营中对伤兵的处置方法不妥!照此情形,至少有三成的伤兵将会不治,还有三成会落下残疾。

受过伤的士卒都可称为老兵了,他们如能痊愈归队,将会成为军中的中流砥柱。军队中最应该视若为珍宝的那部分人,缺被轻易的放弃,怎不叫人心疼。

“公子,难道还有更好的......”王升一脸的迷惑,对于伤者,以往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都是这样处治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呀?

在后世,就算是只受过初中教育的中学生,都可以妥妥地将这里事情给摆平,什么“细菌,感染,消毒”,什么“卫生防疫”更不在话下。

现在给这些土著讲这些,他们能听懂吗?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基础教育,讲了也是白讲,是对牛弹琴。

他陷入了沉思.....也下定了决心,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批具有相当于初中知识的人才,有了他们,依靠他们,一只脚就可以踏入了工业化革命的门槛。目前的无论造船、造枪、化学、医疗问题都是小菜一碟。

二,三年内,若能培养部分具有相当于后世高中学历的人才,即使朱文奎的金手指不乱点科技树,他们也可以将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高中知识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十八世纪英国的科技水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