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啊,就像是一盒新春榛子,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基尔喃喃自语。
他现在正站在工作间外面的过道上,海瑟薇和辛西娅就站在他身旁。在三人面前,工作间的门已经关上了,于连和安迪在里面。
他们之所以站在外面,是因为辛西娅提出的一个提议:她希望安迪能够教导于连施展魔法,就现在。
安迪同意了,于连当然也同意了,然后他们就出来避嫌了,让两人在里面学习魔法。
这就是辛西娅想出来的办法:可以确定,于连目前确实是施展不出魔法来的,否则的话,他刚才就施展魔法来继续他的这场骗局了。
如果于连真像他说的那样不可思议的话,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他来说,在半天时间内学会施展魔法,应该是一件不难做到的事吧?
嗯,“不难的事”。
在辛西娅所知的常识中,这种“不难的事”把无数人挡在了成为法师的大门外,更别说只是用半天的时间来做到了,这违反了茉莉花王国的常识。但既然于连把他自己说的那样不可思议,那么他做到这应该不难吧?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验证办法,现在就看结果如何了。
辛西娅盯着面前这扇关上的门,默默地思索起来……
在那扇门的另一边,工作间内,安迪对于连的魔法教学已经开始了。
在辛西娅提出了让安迪教导于连魔法的时候,于连就猜出了辛西娅的目的,不过他对此并不反对。
他对于魔法非常好奇,有这样一个现成的正式学习机会,还是免费的,他当然愿意接受。而且关于魔法的那些他说的都是真的,所以他也不怕这个考验。
至于安迪,像辛西娅想的那样,他现在对于于连很尊敬。
在他看来,自己从于连那里学到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那是改变他一生的伟大思想。如果只是以让他教导于连魔法为交换的话,他觉得自己赚大了。所以这不是交换,只是他应该做的,义不容辞。
“那么,于连大师,我们先从冥想开始。首先,我们从该怎么冥想说起,这是法师的基础……”
于连打断了安迪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其他的开始,事实上,就像我说的,好尔德已经教会了我冥想,我也能够调动魔力、或者说元素……”
他把自己那种在冥想中调动魔力、最终却像浇了一盆水出去的状态仔细描述了一番,最后说道:“我想知道如何控制魔力勾勒魔法模型,如果这样就是施展魔法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试试这个,不行的话,再回过头从冥想讲起我认为也不迟。”
轧棉机的成功,让他愈发肯定了自己确实能冥想了,只不过终究还是没百分百的把握,所以又加了后面那一句。
安迪则是听得一愣一愣的:当场冥想调动魔力,来施展魔法……
这是什么玩法?没听说过啊,真有人能做到这种神奇的事?
不过对方是已经在他心中种下了“智者”形象的于连大师,他也只好半信半疑,按捺住了心中的疑惑,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从如何施展魔法开始说起吧。”
“施展魔法并不需要进入冥想,而是要想找到自己的‘精神核心’……”
于连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嘴提出一些疑问。
在安迪的讲述中,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名叫“精神核心”的东西。
在这里,于连好奇地问了一下精神核心是什么,但是安迪也说不清楚,只知道那是脑袋中的某个东西,也是施法的关键部位。
每一个新法师,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精神核心,然后把精神核心调整成和自己魔法属性相对应的超凡状态。
“……在冥想中,我们需要化身成风、化身成火,化身成我们自身属性相对应的魔法属性,而在这里,我们同样要化身成风、化身成火,化身成我们自身属性相对应的魔法属性,只不过这里的化身成风、化身成火又和冥想中的并不完全相同,它是一种更超凡的状态……”
安迪说的绕来绕去,玄之又玄,这也是新法师们在成为正式法师道路上的一道难关。
什么叫化身成风,却又不是化身成风,而是一种更超凡的状态?
这在说谜语吗?
很多人被拦在了这道难关前,他们可能成功地进行了冥想,成功地找到了精神核心,却始终找不到这种“更超凡的化身成风”,于是终生无法成为一名正式法师。
于连初听之下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他立马就想到了自己的那些经历:关于冥想的,关于他那种冥想状态下调动魔力的那些经历。
频率。
于连再次抓住这个关键词,并由此展开联想:根据他的那些经历,这种所谓的“更超凡的状态”,是否是一种更高的对应频率呢?
然后他当场就开始试验起来。
首先,他去寻找了精神核心,这是在他学习法师的经历中最困难的一件事。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按照安迪说的,精神核心就在其中某处。他到处打捞,却像大海捞针,徒劳无功。
他并没有执拗地就此寻找下去。
就像他怪梦中的某种思路:如果做某件事没有成功,有可能是方法用错了。
于是他转换了思路,当场进入了冥想状态。
这和安迪教导的不同:安迪说,寻找精神核心需要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精神核心为实在存在的事物,冥想则是一种精神世界,两者一实一虚,并无关联。这也是安迪的老师所教导给他的法师常识。
正常人大概就这么接受了,不过于连和正常人不同。
怪梦中有一种思想认为,物质产生意识,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的分界线,是有联系的。
于连很明显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于是他自然地想到,既然从物质上徒劳无功,那么是否能够从意识上反推过去呢?
所以他进入了冥想,开始观察起来。
就和前几次一样,他看到了另一个“他”以及外界的元素之海。可是和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于连并没有只专注于这个“他”,他尝试着去探索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还有什么。
他开始“游动”起来。
在这种放大性地探索观察之下,他很快就有了一个新发现:在这个储存元素的“他”和元素之海之间,似乎还存在一种东西,一种……透明的膜?
于连暂时只能这么定义它。
这膜很大,看不见,却能从频率上感受到它的存在,只能“摸”。
于连还真就“摸”起来,这也是怪梦思想对他影响的一种体验:不知道新事物是什么没有关系,去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规律探寻真理。
“摸”了半天后,于连发现这层透明的摸像是一个大蚕茧,把“他”包裹了起来。而“他”在这层透明的‘膜’中的位置,从空间上来说,是处于正上方的位置,稍微偏离中心轴。
“他”,“膜”,元素之海……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怪梦思想的影响下,于连做出了一个猜想:这层“膜”,会否是他的本体,而冥想状态下的这个“他”,则是……精神核心?从“他”的空降坐标来看,有这种可能性。
假设完成,接下来就是求证。
于连制定了一个求证方案:他将这层“膜”划分出了一个大致的“脑袋区域”,然后建立空间坐标系,将“他”在这个脑袋区域中的位置进行了空间定位,再自己设定了相关参数,用数字将“他”表示了出来。
最后,他退出了冥想状态。
安迪已经住口不讲了。
于连现在的状态就和他的那些同学在寻找精神核心时的模样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包括他的那些同学,都是在安静的房间中、在坐着的状态下寻找精神核心,于连则是站着。
不过于连嘛,大师嘛,和普通人有所区别,也是正常。
不过接下来于连的行为就是安迪从未见过的了。
他看到,于连用手在他自己的脑袋上比划起来,不断地画着圈。
这是……在干嘛?
安迪愣住了。
他不知道,于连利用肢体的帮助,加上他自己的想象力,正在努力构建他脑袋中的空间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