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4章 铁的手腕(1 / 1)江太工钓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医工张瑀又进来查看刘焉病情。

此人六十开外,须发中仅有少许银丝,看着倒像五十余岁之人,他是成都首屈一指的医师,目前在蜀郡府兼职担任医工。

刘瑁等人跟了过去。费氏熬了一夜,此时已去休息,独刘璋守在床榻之前。

只见张瑀走过来先看了看刘焉气色,听了听呼吸,然后开始把脉。

众人都屏息静看,不敢发一言。

张瑀替他两个手都把了脉,然后又把耳朵靠近刘焉胸膛仔细聆听了片刻,最后站起身,众人跟他来到外边书房席地而坐。

每个人都很紧张,想得到一锤定音的结果。

张瑀抬头看了看众人,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刘瑁脸上,皱着眉头徐徐说道:“三公子,小人医术不精,回天无力,主公恐挺不过今日,宜速准备后事!”

“……”

众人一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张瑀既然说准备后事,肯定神仙也难救。

“多谢张先生这几个月的辛劳!”刘瑁抱拳感谢。

“三公子客气了,如今数九寒冬,三公子四公子也要注意防寒,如无他事,小人告退!”

“四弟,送送张先生,对了,赏先生两匹绢帛,记吾账!”

张瑀表示了感谢,然后转身离去。

……

随后,刘瑁赶紧让王商与几名州牧门下吏一起筹办丧事,然后又与吴懿、刘璋密议继任一事。

果然,午时刚过不久,刘焉就没了呼吸,撒手长逝。

刘瑁与母亲、弟弟三人先带披麻孝在此痛哭一场,然后他就把刘璋、赵韪、王商、吴懿以及其他二十几名从事、门下吏领出后庭,来到牧府后堂,商量益州牧继任者。

吴懿首先发言:“诸位,如今天下大乱,为保境安民,益州不可一日无主。三公子聪明睿智,仁德薄天,主公生前也最爱三公子,我等应该尽快联名上表,推举三公子继任益州牧!”

说完,他就看着刘璋,示意他立即表态。

这都是刚才商量好的,刘璋自然明白眼前的形势,知道刘瑁势在必得,自然不敢与刘瑁争夺。

“诸君,吾三兄雄才伟略,仁德无双。吾父在时,也一直希望三兄能继任益州牧,造福益州百姓,也为诸君谋利,吾全力支持三兄继任,希望诸君也能支持吾三兄!”

刘瑁听罢微微一笑,然后假意谦虚道:“子远和四弟过誉,吾才德浅薄,恐不能胜任此要职,还请诸君另举他人!”

谁都能听出来,刘瑁这是礼貌性的谦让,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

赵韪一听,突然发出一丝阴笑,然后说道:“擅立刺史、州牧与造反无异,吾不敢担此大罪。吾以为,应立即将刘州牧病故一事上书朝廷,让朝廷择益州牧。”

他早已计划好,如果朝廷另外派人来担任刺史或州牧,由于没有任何根基,想要在益州站住脚,还必须依靠自己,到时候自己可以找机会取而代之。

如果推举刘瑁,自己将永远失去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另外,自己如果不推举,其他人未必敢联名。

他此话一出,整个内堂顿时鸦雀无声,人们的眼睛,都在刘瑁和他之间来回转。

刘瑁皱着眉头不说话。

旁边,吴懿冷笑一声,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推举表摊在面前的案几上,然后亲自磨墨并签上职务、姓名,最后递给刘璋,刘璋也如法炮制。

也就这此时,吴班突然带着几十名铁甲卫士来到门口,随后他进门来小声对着刘瑁说了几句。

刘瑁听罢,转头对一名四十多岁的书佐大声道:“羊书佐,亏得吾父如此信任你,想不到你居然勾结黄巾作乱,来人,将他带到外堂严加拷问,若属实,全家押赴西市枭首,同时捉拿其三族同刑!”

“诺!”吴班抱拳领命,随后带着几名卫士就来捉拿那名早已吓得魂飞天外的羊书佐。

“三公子,在下冤枉,肯定有人诬告!”羊书佐大声呼叫。

“是否冤枉,审问之后再说,带下去!”刘瑁轻蔑地挥挥手。

这羊书佐,就是成都本地人,也是赵韪最信任的同党之一,刘瑁当然要给他个下马威。

顷刻之间,羊书佐就被如狼似虎的士卒给拖了出去,剩下之人无不胆战心惊。

他们当然心知肚明,刘瑁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不支持自己,这就是下场。

“王从事,你呢?是否愿推举三公子?如不愿意也不勉强,个人自愿!”吴懿转头笑着问王商。

“……三公子雄才伟略,是继任益州牧最合适之人,吾当然愿意!”王商说完,赶紧过来签字。

他是益州豪强的二号人物,他这一签字,旁边的几名非赵韪同党都迫不及待的跑过来排队,等候签名。

很快,就剩下赵韪和另外两名分管州郡的从事不愿意签字。

刘瑁一看,其他人都已经签完字了,这三人签字与否问题不大,而且他们之中只有赵韪一人是朝廷命官。

(PS:此时只有二百石以上吏是朝廷命官。尽管刺史或州牧的“从事”位高权重,不过法定只有一百石俸禄,因为他们是刺史或州牧自辟,此时自辟吏都是百石以下。)

刘瑁简单瞅了一眼名单,放下名单之后站起身朝众人深鞠一躬:

“多谢诸君!既然诸君如此信任,吾敢不从命,自即刻起,吾就挑起益州牧这副担子小,还望诸君鼎力相助!”

旁边,赵韪自然脸色铁青。

只见他站起身,轻轻对刘瑁拱拱手:“三公子,在下家中有事,现辞去司马一职,告辞!”

“这……既然如此,吾也不敢强留,多谢先生这许多年来一直帮助父亲,吾将赏先生绢帛二百匹作程仪,祝先生一路顺风!”刘瑁依旧面带微笑。

“不必,蜀中百姓艰难,三公子还是留着吧!”赵韪说完,转身离去。

另两名从事行礼后,也随他离去。

刘瑁并未为难赵韪等人,原因很简单:此人如今是蜀中第一豪强,亲戚故旧遍布整个益州,一旦现在和他发生正面冲突,后果难以设想。

赵韪早年当过太仓令,后来辞职跟随刘焉入蜀,父亲依靠他才在平定益州那些不听话的豪强,在益州站稳脚跟。

自己还未完全控制蜀中局势,杀赵韪必然引起极大内乱,让他人得利。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控制益州政局,除必要的人事调整之外,还得找几名勇将帮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