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刘瑁又进行了重要人事调整,欲先稳定成都形势:
“如今中原大乱,百姓遗骨于野,百里难闻鸡鸣;益州虽暂时太平,但目无法纪、侵渔百姓之事日增。
更有不少益州大户私铸兵器、铠甲,意欲图谋不轨。若益州大乱,诸君同样难以得安,吾望诸君忠于本职、恪尽职守,严遵朝廷法令。
为振兴益州,自即日起,吾辟分管蜀郡事务的王从事为治中从事,助吾处理日常事务。
同时,吾将上表朝廷,拜四弟季玉为荡寇中郎将、蜀郡太守;拜吴子远(吴懿)为平贼中郎将;拜吴元雄(吴班)为骑都尉兼中军司马。拜张鲁为平北中郎将、汉中太守……”
反正现在天下大乱,在自己辖区内,比自己低的职位,自己都可以向朝廷上表安排,朝廷是否承认都没关系。
另外,尽管汉中张鲁已不怎么听命令,独立趋势明显,不过刘瑁并不想和他翻脸,暂时要和他和解,再加上其母、弟全在成都,这就给自己与他和解创造了充分条件。
像前世刘璋那样杀了张鲁之母、弟,急于攻击汉中并非最佳选择。
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必须要隐忍,这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
现在必须加强力量,训练军队,把赵韪的势力打压下去,把一切想反对自己的势力彻底铲除。
按照现在的情况,自己与赵韪应该早晚必有一战,自己要以最小的代价获胜,而不是现在立即翻脸两败俱伤。
在座的不少人都升了官,他们自然纷纷谢过。特别是王商,他担任了刘瑁手下排名第二的治中从事,位置显赫,心中喜不自胜。
刘瑁随后让中下级幕僚离开,又与剩下的几人商量了若干眼前需急办之事,然后又到父亲灵前跪守。
汉代以孝治天下,在父亲未下葬之前,自己哪里都不能去,很多事情也不能做。
……
忙了一个月,才择日安葬了父亲,此事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他把父亲那些小妾另外找了个地方安置,自己搬回后庭来陪伴母亲,同时让两位兄长的子女也跟自己住。
他的两位兄长几个月前在长安被杀,不过由于长安局势混乱,两位兄长的家人并未被杀,而是被庞羲给救出来送回了成都,庞羲现在担任广汉太守。
刘瑁自己已有一子一女,不过并非吴氏所生,前世吴氏嫁与刘备之后有生育,因此双方生育能力均无问题。
这日一早,刘瑁吃罢早点,处理完一些重要的事务,就带着吴班与若干门下吏、士卒,出了成都大城,来西边的少城巡视。
少城的蜀郡郡府内,有他急需要找的一个人。
汉代的成都,在全国被称为五都之一,规模可不小。
虽然最近十余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有些破败,不过经刘焉修整之后已焕然一新。
它分为东西两城:东边是大城,西边为少城,同时北边和东边还有一圈外廓城。
整个城中住着近八万人。
四弟刘璋已被刘瑁任命为蜀郡太守,益州正式进入家族式管理阶段。
刘璋还在处理父亲陵事,并不在府中,出来迎接的是郡丞甘宁,另外还有若干蜀郡门下吏。
所谓的门下吏,是指帮助州牧、太守、县令等长官处理各种公、私事务的吏,这是相对于各“曹吏”而已。
因为他们的办公场所更靠近后庭“阁门”,所以被称为门下吏,也被他人尊称为“阁下”。
如果要拿后世做比较,曹吏就相当于后世各局的局长,而门下吏相当于长官的秘书长(功曹、治中)、办公室(主簿、书记)、保卫局(游徼)等等部门长,二者有分工。
很显然,门下吏更受长官信赖。
“属下拜见主公!”甘宁带着众人给刘瑁行礼。
这甘宁今年二十四岁,巴郡人,非常勇猛。
“免礼!走,进府说话!”刘瑁拉着甘宁往府走,一边走一边又问道:“兴霸,你担任郡丞可习惯?”
“这……主公,实不相瞒,属下倒不怎么习惯这等闲职!”甘宁说话倒也直白。
旁边众人一听,都暗自摇头。
郡丞是太守的副职,六百石吏,刘焉把甘宁直接从百石计掾拜为六百石,已经是极大的破格,更何况这还是益州首郡蜀郡,没想到这甘宁居然还看不上。
刘瑁微微一笑:“兴霸,吾就喜欢你这性格,直来直去,吾知郡丞之位的确不适合你!”
原来,郡丞虽然是六百石吏,不过是副职。实际上,在隋唐以前,地方郡县副职几乎都没多大权力(各县县尉除外),主要权力都掌握在长官与门下吏手中。
比如,郡功曹虽然是百石吏,不过其权力远远大于六百石郡丞,甚至有时可代替太守管理一郡事务。
这是因为功曹是太守自辟幕僚,是太守亲信。而郡丞是朝廷任命的,自然就没那么亲密了。
甘宁一听,有些欣喜:“莫非主公欲给属下换一个位置?”
“嗯,你心中欲任何职?”
“属下……属下想去巴郡担任大县令或千人将!”
“嗯……吾已知你心意!”
刘瑁心想,他肯定是不想担任闲职或者服人管,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担任副职。
众人把刘瑁迎接进内堂,然后按照规矩分宾主落座,刘瑁坐在正上方,两旁坐着十几名带剑州牧门下吏,当然还有吴班。
甘宁与若干郡吏在下方席地而坐,护卫士卒在门外侍立。
“兴霸,这几日天气转寒,吾带特地带了一件裘袍送与你!”刘瑁说完,就让人把礼物送了上来。
一听说刘瑁要坚持送给自己裘袍,乍听之下大吃一惊,随后赶紧叩首相谢:“属下多谢主公!”
随后他恭敬地接过了褐色裘袍,然后就势披在身上,旁人自然羡慕不已。
刘瑁当然是要尽力收买甘宁之心,让他死心塌地为己所用,自己是个穿越者,是最大优势。
甘宁原本是个江湖人,非常讲义气,更盼望得到尊重,刘璋、刘表都没有对其重用,也没有给予他足够尊重,所以他后来才跟了孙权,成为三国东吴名将。
“一件裘袍而已,又算个什么?今后你跟着本州牧,就是封爵拜将军也非难事!”刘瑁又给他画饼。
封爵拜将军?
众人一听,很有些惊讶。
要知道,就是刘瑁的州牧,朝廷也还未正式下旨承认呢!
至于将军一职,刘瑁本人也不知何时才能得到,想不到现在他居然许愿甘宁,这自然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