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6章 掘井法(1 / 1)江太工钓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数十丈深?

刘瑁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惊骇!

这怎可能,究竟是何等样的盐井?

看着众人脸上出现的惊讶,刘瑁笑了笑,说道:

“开挖如此大的井,费时费力,还用不了几年,卤水水位一降,此井就废,来,诸位看看吾从古书上见过的掘井妙法……”

他让人拿过纸笔,然后开始画新盐井。他是学历史的,曾经见过盐井相关的资料,再加上他对后世钻井术略知一二,故画起来毫不费劲。

要想盐井打得深,当然不能开挖太大,必须小孔钻进。

不过小孔钻进这种技术的出现,还要再等一千年。

自从这种技术出现之后,巴蜀等南方地区完全解决了盐荒,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它的原理很简单,不过在那时的人看来依然很神奇。

其主要靠三个技术:圆刃锉,套管,扇泥筒。

圆刃锉。

就是钻头,它中间是空的,边缘有刃,在连接上铁质钻杆,依靠重力向下破岩石。

具体操作时,将其用大轱辘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突然将钻杆和钻头放下,在重力加速度下,它会产生足够的冲击力,破碎岩石。

为了保证圆刃锉有足够的冲击力,钻杆有时候可以做到两丈长,一二百斤。

为了保证破岩效果,一般每下落一次,会适当转动钻杆。

套管。

这主要是针对表土,防止钻孔坍塌,在岩石里面一般不需要。

套管用楠竹,也就是常见的碗口粗的大竹。当然,下套管也需要一些技术,不过多练习就能掌握。

扇泥筒。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没有扇泥筒,就没有古代钻井技术,因为无法排出井筒内的岩石屑(岩石浆)。

他用竹筒制作,长短根据需要。

为了能够将钻进时产生的岩石浆、泥水等等从井中提升上来,他有一个非常精巧的设计:单向阀门。

也就是在竹筒的侧内壁,安设向内开的小“门”,当空竹筒放入井中后,由于竹筒里面是空的,受压力影响,岩浆会进入竹筒。

当竹筒上提之时,由于竹筒和岩壁之间有空隙,则竹筒内部的压力就会远远大于外壁,“门”在竹筒内岩浆的压力下,就会被自动关闭,岩浆就被提了上来。

这种设计看似简单,但他是老祖宗反复钻研而作出的发明,在科技史上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绝对不亚于四大发明,因为后世的钻井技术其实都源于此。

古人的智商其实完全不输于后人,只不过后世的东西他们没见过罢了。

因此刘瑁花了两刻钟,把这整个掘井所需的器具、工艺介绍完毕之后,周围的人几乎都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纷纷惊讶无比。

“哎呀,太神奇了,也不知是哪位高人所发明,多谢使君讲解。吾等即使再穷,也要照此钻井!”黄晨说道。

张任也点头称赞道:“嗯,想不到世间还有如此奇妙的钻井法,若非今日主公亲自讲解,属下如何也不能相信。

如果都用此法开凿盐井,益州每年的盐产量必定翻倍,增加的税好几千万呢!”

其他人也跟着纷纷点头称赞不已。

刘瑁说道:“来,吾再详细画几张图,并标注上说明,吾走之后,尔等就照此操作,如果有任何疑问,可让县长来牒,吾当详细解惑!”

刘瑁说完,又开始对图和文字重新整理,毕竟刚才信手拈来,图很有些混乱,肯定不便于传播、学习。

很快,县长带着县吏赶了过来。

他们原本以为有什么大事,在路上非常惶恐,到了地方一看,却是刘瑁准备设立侨乡,并准备推广新的掘井法,终于松了一口气。

刘瑁对县吏们说道:“设立侨乡一事不可拖延,最迟一个月之内完成,若有本地大户无故阻挠,一定严惩,当然,最好不要激发矛盾。

还有这掘井法,要立刻在召集全县盐户推广,吾想,只要能够获利,本郡各地盐户们一定会趋之若鹜,纷纷来此地学习……”

那些县吏一听,纷纷点头应诺。

布置完成之后,刘瑁让人把自己弄好的图文交给张任,让他组织人重新抄写、临摹制牒,发各郡。

有政府强力推广,并由自己亲自督促,刘瑁相信此掘井技术两三年时间应该就能铺开,五年时间就会有小成,最多十年必有大成。

……

在此耽搁一日,当晚就在此地安营,此日一早重新出发,赶往宕渠县。

四日之后就准时抵达,严颜等人已经在此等候一日,这里的准备工作早已完成,主要是运输粮草的船只和民工,士卒当然都是徒步。

宕渠县在潜水、不曹水二水交汇之处,交通非常便利。

从米仓道入巴、荔枝道入巴,顺流而下都必须经过这里,因此位置极其重要。

后世三国时期,这里还发生过一场大战。

曹操占领汉中之后,派夏侯渊和张郃防守汉中。

虽然曹操并未亲自继续南下攻击蜀地,不过他仍然有占领蜀地的意图。

他走后,张郃就带领大军出米仓道顺潜水南下,出其不意的占领了巴郡大部,益州危机。

刘备当时正在和孙权争夺荆州,回不来,幸亏驻扎在阆中的张飞,带领精兵一万击溃张郃,还差点让张郃全军覆没。

这就是宕渠之战,也是张飞最为得意的一场大战,因为他没有刘备和诸葛亮帮忙。

此战也让张飞、张郃二人分数高下,明显张飞更胜一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