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4章 历史的经验(1 / 1)江太工钓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瑁之所以认为汉中已是囊中之物,是因为他非常熟悉刘备与夏侯渊、曹操的汉中战役。

这场战役虽然不太著名,比不上所谓的三国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之战,但是其精彩程度,却要胜过这三场战役的后面两场。

当年曹操进入汉中之后,张鲁投降,曹操因后方发生叛乱,没有听从司马懿即刻入益州的建议,而是留夏侯渊、郭淮、徐晃、张郃等镇守汉中。

刘备在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下,率领大军攻打汉中,进军线路是走金牛道、阳平关。

不过当他抵达阳平关后,发现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决心另辟蹊径绕过此关。

他最初派陈式领万人从阳平关左边的走马岭出,欲断马鸣閤道,然后进入阳平关后方,但陈式被徐晃击败。

后来法正出奇谋,建议他走阳平关南边的米仓山峡谷绕过阳平关,刘备听从了这个建议。

由于夏侯渊等人并不如张鲁部下熟悉阳平关附近地形,让刘备计划得以实现,成功进入阳平关南二十里的汉中定军山驻扎。

夏侯渊惊恐万分,留徐晃、郭怀等人守阳平关,亲自带领张郃等人来迎击刘备,结果法正建议黄忠占据定军山山头居高临下,最后夏侯渊被黄忠斩杀。

张郃带领残兵退回阳平关,与徐晃等人坚守等待救援,曹操无法,只得亲率十万大军入汉中迎战刘备。

刘备在定军山坚守不出,派黄忠、赵云带领骑兵袭扰曹操沔水运粮道,大获成功。

曹操也想切断刘备米仓山的粮道,不过受地理因素限制而失败。

他甚至还出奇计:让徐晃等人出阳平关,攻击金牛道刘备守军,想抄刘备的后路,不过均告失败。

当时夏季连绵大雨,再加上战事持续了一两年,由于曹操大军粮草全部走秦岭,慢慢的供应不上,只得退军,当然他带走了汉中部分百姓,以充实关中人口。

战役结束,刘备全取汉中,这是他事业的顶峰,也是唯一一次击败曹操。

……

由此可见定军山位置极其重要,原因如下:

一,他距离阳平关不过二三十里,可以渡过沔水攻击其后,切断其与南郑的联系。

二,定军山背后有大平地可以驻数万军,还可以依托周围山势与四周谷口防守,有绝佳的地理优势。

三,他前方俯瞰汉中盆地,可以先拿下河对面的沔阳县城,然后沿着沔水顺流而下攻击汉中郡治南郑。

当然走这条路有巨大风险:有可能中埋伏,粮道也有可能被截断。

不过由于刘备倾全国之力,再加上占据有利地形,守住了粮道,反而派兵时时骚扰曹操沔水运粮通道。

刘瑁最初之所以没仿效刘备走这条路进攻,是因为张卫等人非常熟悉附近的地形,再加上阳平关及其附近有三万人,很容易在米仓山南部山谷设伏,他不想冒这个危险,所以选择偷袭西乡。

如今张卫带走两万人来定远关,这就给在阳平关的吴懿进军定军山提供了可能性。

因为现在吴懿兵力有三万多人,占据绝对优势;再说,杨任的能力也远不如张卫,吴懿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于是刘瑁立即返回西乡城,下达了新的命令:

一,令庞羲、张雍带领五千人在金牛道当道扎营,只守不战,在正面堵住阳平关守将杨任,不让他抄后路。

二,令吴懿、黄权统率三万步骑走刘备绕过阳平关南面的米仓山峡谷,不惜一切代价占据定军山,然后想办法渡河攻击南郑。

当然,只要能够进入汉中盆地兵占据定军山,张鲁大势已去,谈判投降的可能性很大,他可没有曹操那样的实力。

因为张鲁的三万余兵力几乎已是他的全部。

这其中有不少人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缺乏战斗经验,明显偏弱。

当然这只是刘瑁此次汉中战役的战略,具体的战术千变万化,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败,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吴懿身上,关键要靠自己击败张卫。

……

刘虎与拉龙如期抵达,刘瑁命人用船接他们渡河,在城外扎营,接下来就商量进攻事宜。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强攻定远关不现实,毕竟人家是兵力自己的三倍,自己人数居于劣势,因此还必须得以计取胜。

刘瑁又再次召开军事会议,他先说了已令吴懿占据定军山的计划,然后让众人畅所欲言。

众人一听刘瑁的计划,惊喜之余又大加赞赏,认为夺取汉中是早晚的事。

不过,现在如何击溃张卫却成了难题,毕竟双方实力摆在那里。

邓芝首先开口说道:“主公,张卫很可能主动进攻,吾等不如固守西乡城,待吴都督进汉中之后,张卫定会退回救援,吾等再进行追击,大功可期!”

他这一说完,大多数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嗯,以逸待劳,消耗、疲惫其有生力量,固守西乡确是上策!”

“野战恐怕胜算不大,张卫有万夫不当之勇,人数三倍于吾,怕是只有固守西乡……”

“只要守住西乡就是成功,取汉中指日可待!”

“……”

刘瑁一边听着一边皱着眉头思考。

突听甘宁说道:“此言差矣!吾军千里而来,士气正旺,如今应该与其临阵决战,哪能龟缩于西乡城?

再说,谁能保证吴大都督一定能够进入汉中?万一不成功呢?两军相遇勇者胜,守城是怯弱之举,万万不可取!”

吴班表示同意甘宁的意见,“主公,敌人不过多三倍而已,只要左侧临水布阵,然后以虎头营守住中阵,右翼以骑兵出击,完全有取胜的机会,有马镫和马蹄铁的骑兵,威力不可小视!”

刘瑁一听吴班之言,心想,这计划不错。

唐代李世民经常打胜仗,就是惯用骑兵抄掠敌军两翼,几乎战无不胜。

当然,他的玄甲骑兵战斗力很强,自己这些骑兵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一想到骑兵,他突然眼睛一亮,一计涌上心头,于是问邓芝道:“伯苗,张卫手底下有多少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