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进入新野(1 / 1)流小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诸葛亮杀机消散,陈宫的表情瞬间舒缓,哈哈大笑。

最后,在你好我好的氛围下,大家互相告别。

临别之际,陈宫对卧龙山外围的埋伏,再三进行了说明。

曹军围困新野,既然已经起到了孤立刘备的作用,就不会轻易招惹荆州。

因此,此次来围困卧龙山的人数量并不多,不过几百人。

不过全都是精锐。

最后,吕布冲着关羽有些凝重的说道“我的赤兔,替我好好保管”。

关羽则表情一滞,脸上的傲色丝毫不减。

“那是我的赤兔”。

我心里叹了口气。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人因马出名,马也因人出名。

不过当初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赤兔马便落入了曹操手里。

之后曹操为了拉拢关羽,又将马送给了关羽。

如此看来,吕布和关羽之间的纠缠,其实还是很复杂的。

毕竟,马对于将军而言,无异于手足。

更何况是赤兔这样的马。

当下,我们起身下山,有了陈宫的指点,加上卧龙山本就是诸葛亮隐居之地,对于其中的地形极其熟悉。

又有陈到本就擅长隐匿潜行。

是以我们在曹军的森严围困中,有惊无险的离开了卧龙山。

至于陈宫和吕布,则留在了后面。

想必需要对战场进行一番布置,从而再次金蝉脱壳。

下山不久,对面一条火龙就冲着我们飞快的奔来。

伴随着阵阵马蹄声。

是一只骑兵。

夜色已深,很难看清楚对面骑兵数量,但是就其威势来说,似乎来人不少。

我心里有些慌,望了望诸葛亮等人,却见他们好整以暇,似乎已经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很快,骑兵在距离我们几米远的地方,突然齐刷刷停住了。

约莫五百人的数量,在疾驰的过程中整齐划一的勒马停住,可见这支骑兵战术素养之高。

一人从马上飞奔而下,几米的距离,似乎两个跨步就到了我们眼前。

显然是个高手。

“主公,子龙奉命接应主公回城”。

来人,赫然是赵云,赵子龙。

我连忙朝赵云看去。

说实话,蜀汉集团的武将之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赵子龙了。

胆大心细,为人忠诚,武术又超凡绝伦。

这样的人物,自然会让人由衷佩服。

赵云从面相上看,既没有关羽的那股傲气,也没有张飞的那股煞气,但是一股沉稳的气息扑面而来。

当赵云站起来的时候,脊背挺直,就如同背在他身上的那杆长枪一样。

原来这就是赵子龙,原来这就是刘备的骑兵。

望着赵子龙,以及赵子龙身后那几百人的骑兵,我对于刘备为什么多次战败,依旧能够生龙活虎活着,有了直观的理解。

或许这支骑兵数量很少,但是身上所散发出的那股气势,足以说明这里面每一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而他们看向刘备的眼神,那根本不是一个下属看向上级的眼神,而是一个狂热粉丝看向自己偶像的眼神。

有这样的骑兵护卫,我相信只要这支骑兵还有一个人活着,就绝对不会让刘备去死。

赵子龙简单和我们见了面,冲我施礼的时候,我心里不由一热。

有了赵子龙护卫,回新野自然就一路坦途了。

期间,赵子龙将刘关张三人的马也带了过来。

我第一次看见了赤兔。

赤兔马全身通红,宛如在雪水中浸泡过一样,马头依稀有些像虎头,身材高大。

马背上,挂着一柄青龙偃月刀。

显然,那便是关羽的武器了。

至于张飞的马,则是一批全身漆黑的战马,站在赤兔身边,气势上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一杆蛇矛挂在左侧。

刘备的马从外观上看,则显得普通多了,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双目下面似有泪痕。

就连赤兔、大黑马这样的马看到的卢,都有些忌惮的往后退了退。

显然,这就是传说中的的卢了。

刘备对诸葛亮看之甚重,亲自扶着诸葛亮上了自己的马,自己则骑着一匹马紧随其后。

至于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张飞一把抓住扔在了他的大黑马上,这一抓我丝毫没有反抗之力,我才知道张飞这家伙力大无穷,我所学的那点武功和他相比,真的是屁也不是了。

至于陈到,则在关羽的邀请下,骑上了关羽的赤兔马。

一时之间,我和诸葛亮我们三人,反而成了主角。

在这个时代,武将沙场征伐,最好的伙伴除了手中的武器,便是胯下的马。

让我们骑他们的马,自然是说明了刘关张三人对我们的认可和重视。

重要的是,这些举动是当着这些骑兵的面进行的。

冷兵器时代,在任何一方势力中,骑兵无疑是最精锐,也是最骄横的。

有了刘关张三人抬举,今后我们三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张飞的马高大有力,跑起来却稳如泰山。

期间,我有意摸了摸挂在大黑马身侧的丈八蛇矛。

一股冰冷的气息传来,蛇矛及其沉重,我一只手竟然没有拎起来。

想到这样沉重的蛇矛,在张飞手中却能运转自如,我对于张飞的强悍,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临近新野的时候,骑兵的速度放慢了,一个骑兵则快行去叫城,接着,骑兵又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先行入城,另一部分向左右疾驰检查身后,中间的则在现行入城的骑兵发出信号后,护卫着我们进入了新野。

新野城虽然是一座小城,但是作为荆州北方的门户,也是一座军事重城,所以城墙高大厚实,在夜色中颇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感觉。

刚才骑兵入城的步骤,看得诸葛亮频繁点头,显然对这支骑兵极其认可。

按理来说,骑兵要进入的是自己的城池,无需如此谨慎。

但是战乱年代,背叛与被背叛,时有发生。

谁能知道出城时还是自己的城池,归来后会不会已经易主。

所以骑兵如此的谨慎。

这也说明刘备以前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所以才养成了如此谨慎的军事作风。

进入新野城,我长舒了一口气。

今天发生的一切,一环接着一环,让我目不暇接的同时,也多少有些疲惫。

骑兵护送我们进城后,有序的隐入了黑暗之中。

城墙之上,隐隐绰绰的身影,想必是站岗放哨的守卫军。

如今大战将起,新野宛如一头眯着眼睛的老虎,盹也不打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