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战略性撤退(1 / 1)流小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天忙碌,纵然是刘关张这样戎马生涯常有的万人敌,也有些疲惫。

更别说我和诸葛亮了。

按照刘备的意思,是要诸葛亮,我和陈到我们用膳后抓紧时间去休息。

我明白,这是刘备自身的仁德。

其实如今战事吃紧,刘备焉能不着急?

但是毕竟我们三人新加入刘备集团,若是一开始用的狠了,刘备难免担心我们心中不满。

毕竟,对于刘备和我们而言,现在正是在彼此观察的时候,刘备自然想留个好印象。

刘备如此想,诸葛亮自然也是如此想的。

为人臣子,自然要为主公分忧。

所以,简单梳洗后,我们在用膳的时候,便讨论起了如今荆州的局势。

目前,刘备麾下可用之人其实很少,武将除了关羽、张飞,能够独当一面的就是赵云了。

剩下的就只有刘备的干儿子,刘封了。刘封早年便认了刘备做义父,这些年来追随刘备出生入死,显然是忠心耿耿。

但是想到刘封在历史中最后因不愿意出兵救关羽,导致关羽身死,最后惹怒了刘备,被刘备赐死的结局。

我再看刘封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些唏嘘。

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有很多地方和历史记录不一样了。不知道在这种变局下,关羽的命运,刘封的命运是否会有不同。

至于文臣,则以蒋琬为首,糜氏兄弟、夏侯兰为主。

其中,糜竺糜芳二人自从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就跟着刘备,糜氏兄弟出生商贾世家,可以说是刘备征战的主要经济保障。

作为一个穿越者,我自然是知道这个时代的剧情发展的。

在历史原本的走向中,糜芳和刘封一样,在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没有及时援助,导致了关羽的结局。最终,糜芳选择了投奔东吴。

这些都是后话了。

目前看来,席间君臣和睦,文臣武将之间,也是极其熟络。

显然,除了夏侯兰,其他人都是跟着刘备的老人了。

对于夏侯兰,我搜遍历史记录也没有找到这一号人。

后来经刘备介绍,才知道夏侯兰是新近才加入刘备集团的,他本是曹操的人,此次随夏侯惇征战新野,却在博望坡被徐庶一把火烧的迷失了方向,被赵云擒获。

夏侯兰与赵云是同乡,加上本身又精通律法,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本就不满,于是果断加入了刘备集团。

寒暄过后,便是用餐时候了。

忙碌了一天,我本就有些饥肠辘辘。

如今新野虽然被围困,但是看起来粮草颇为充足,是以这接风宴也极其丰富。

大快朵颐期间,在诸葛亮有心无心的问询下,我们对于新野如今的兵力、布置,以及面临的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新野如今有精兵两万,其中有五千人是自刘备起家便跟随刘备的,算得上是身经百战。

另有一万五千人,是刘备来新野后,新招募的士兵。

虽然是新兵,但是在刘关张赵四人没日没夜的训练下,加上博望坡一战,算得上是见了血,可以上战场了。

两万士兵中,骑兵有五百人,现在归属赵云统领,主要负责游走、护卫等职责。

关羽张飞则分领剩下的士兵。

物资方面,刘备驻扎新野,物资本是由刘表提供,但是如今刘表病重,荆州人心惶惶,物资供应已经断了。

好在刘备有先见之明,早在入驻新野不久后,就谎报自己有十万士兵,趁着当时刘表对刘备还十分倚重的时候,多要了很多物资。

算起来,足够新野这些人用两年了。

听闻粮草充足,诸葛亮的表情明显放松了很多。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说的是兵力如果十倍、五倍于敌人,可以围攻敌人。

即便是有兵力优势,要想攻下一座坚城,也绝非易事。

尤其是有经验丰富的士兵把手的城池。

既然新野兵力充沛,城墙高大,若是要坚守,只要荆州不失,曹军就不敢全面围控,南面就是生门,可进可出,应对曹军,自然也就简单的多了。

只是荆州如今的态度摇摆不定,这就为新野增加了不确定性。

如果荆州选择投降曹操,那么新野就会成为一座孤城。

纵然物资充沛,也势必难以阻挡。

如果荆州选择抗曹,那么新野南下至荆州一条线,新野就被盘活了。哪怕荆州不出兵,不支持,只要让曹军心有忌惮,对于新野都是极大的帮助。

但是作为熟知三国历史的穿越者,我知道刘表一死,荆州立刻就会降曹,新野,势必不能守。

“为今之计,唯有迅速南下,夺取荆州,以荆州为后盾,以新野为门户,对抗曹操大军”。

酒足饭饱后,诸葛亮也不啰嗦,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此言一出,关羽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唯独刘备一言不发。

“荆州乃可进可退之地,据有荆州后,向南继续纵深,可达西川,占据蜀中,以蜀中之富庶,可养百万雄兵。向东,可以遏制东吴,借助长江天险,迫使东吴龟缩于东部。往北,可以直逼许昌洛阳,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见刘备一言不发,诸葛亮继续说道。

当诸葛亮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刘备双眼发光,似乎颇为意动。

但是很快,他眼中的光就消失了。

“我自徐州一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可依。刘表与我同为大汉皇室,收留我,并将新野予我,我怎能反过身来,夺取他的荆州呢”?

刘备有些黯然的说道。

此言一出,关羽、张飞等人纷纷低头,显然,他们跟刘备久了,已经知道刘备是什么人了。

穿越前,我曾在互联网上看到有人说刘备是伪君子,如今看来,伪君子之说是站不住脚了,他是真的仁厚啊。

作为一个有着夺取天下志向的人主,刘备岂能不知道诸葛亮所说的战略是正确的?

但是面对这种诱惑,刘备依旧能够将人情、将仁义作为第一衡量标准,足以见其赤诚。

或许,这便是刘备身上的魅力吧。

见自己说服不了刘备,诸葛亮倒也不恼火,哈哈一笑,说道“主公果然仁厚,既然如此,我们便要不谋胜,先谋败了,以小败,换大胜。用诸葛明的话说,就是战略性撤退”!

说着,看了我一眼。

我心中一跳。

奶奶的,战略性撤退,这不是我和诸葛亮讨论兵法的时候,和他说起长征时候提到的一句话么。

没想到这就被他记住了。

怎么他看我的眼神,那么的粘稠暧昧?

不会是要算计我吧。

我心里颇为不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