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乞巧夜宴(1 / 1)艾灵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梓兮万万没想到,西关城之别后,她与元琅的第一次碰面居然是在他的选妃大典上。

原以为不过是元郇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第二日,京都城名门贵女的名册便送到了她的手上。

她看着手中的名册,然后又望了眼兆喜,面无表情道,“陛下还说了什么?”

兆喜忙回道,“回禀殿下,陛下只说让殿下您尽早确定人选,他好早日下旨赐婚,这些贵女们还未说媒,只是这明安王选王妃的事情却已泄露了出去。”

言下之意楚梓兮心中了然,如今在旁人看来,元琅已与皇权和富贵无关,且再无死灰复燃之可能,谁家愿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做王妃,且为继妃。

楚梓兮凉凉一笑,随手便将名册往旁侧一丢,漫不经心道,“倒也不必如此麻烦,本宫听说张相弟弟府上尚有一女未嫁。”

兆喜细细的想了片刻,想起她口中说的那个女子,试探性的问道,“殿下说的是紫烟小姐?”

“正是,你去回了陛下,就她吧。”

张紫烟来做明安王妃再适合不过了。

兆喜犹豫了片刻,不知如何作答,只好讪讪开口,“这……”

“本宫未入宫前,便风闻紫烟小姐对明安王青睐有加,仰慕已久,且她尚未出嫁,如今既然要给王爷选妃,本宫有心成全她,就定了她吧。”

兰轻在一旁听着她说的话,心中惊诧。

张紫烟是何许人也?兰轻再清楚不过。

当年殿下与明安王暗生情愫、私下来往的时候,这位张小姐仗着家里的势暗地里对殿下不知使了多少绊子,耍了多少威风,有一次差点害殿下失去名节。

这样品行的人,端何做得了明安王妃?

张家得势不是一日两日了,如今张相位高权重,未必愿意将自己的侄女下嫁于一个被囚困的毫无权势的皇子。

兆喜看了眼那本他费尽心机择来的花名册,如今孤零零的躺在一旁,心中着实有些无奈。

其实,那花名册上并无张紫烟。

“是,奴才这就将殿下得话带给陛下。”

待兆喜告退,兰轻正欲开口发问,却见自家主子拿起花名册,掀开,只草草翻了几页,便冷笑一声,“拿去丢了吧。”

果然如她所料,这名册上的女子,皆为不知名的庶女。

京都城内,达官显贵,嫡庶有别,凡有权贵设宴的,只邀请嫡妻嫡女出席,妾室庶女只能呆在府中,不得主母允许,不许出门。

她自小生在这京都城,爹爹为大将军时,手握重兵,权势滔天,众多名门贵妇都想与娘亲结识,好将自家公子送去前线,能建功立业,得先皇器重。

所以京都城的赏花宴、拜月席、春游会,楚梓兮没少参与,场场不落。

凡有姓名的名门贵女,她无一不知的。

元郇用心,显而易见。

他既要让自己死心,那她便趁此机会反击他一把,好让他知道,她并非只能任他拿捏。

兆喜是有些忐忑不安的。

他回御书房的这一路上,都在思索皇帝知晓了楚梓兮的决定后,会作何感想。

可思来想去,他觉着这并非是自己应该多虑的事情,便是皇帝生气,朝自己发了火,撒了气,自己也该受着。

不过是几句数落罢了,这么一想,他反倒轻松了许多,一回到御书房,便将此事告诉了自家主子。

彼时,元郇正在批阅奏折,他从堆成山的奏折里面抬起了头,眼神先是诧异,而后神色便慢慢变冷,“朕记得,张紫烟并不在花名册中。”

“陛下容禀,殿下并未看那花名册,似乎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这便清晰明了。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元郇有千万个理由不应这桩婚事,可他既然让楚梓兮来决定,那便是一言九鼎。

“拟旨。”

他的声音凉凉的落在兆喜的耳中。

圣旨降到张家的时候,张氏夫妇正在品茶,听得下人禀报兆喜公公驾临,惊诧无比。

再到兆喜宣读完圣旨,张氏夫妇更是惊得下巴险些掉到地上了。

张氏夫妇年逾四十,只得了这一个女儿,平日里娇惯的不得了,自家女儿到了双十年华却还待字闺中,他们夫妇二人是有一半的过错的。

张府上谁人不知,大小姐对明安王情有独钟,立下毒誓此生非他不嫁。

张家权势熏天,想与他家攀亲的人不在少数,饶是女儿如今年龄已打,说亲的媒婆络绎不绝,几乎将他家门槛踏破。

可张紫烟死活不松口,无论再好的亲事,再般配的世家公子,都入不得她的眼。

因此这道圣旨,张氏夫妇接的是心甘情愿,称心如意,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

自家女儿终于有了着落,哪怕对方是已经被囚困的、毫无实权的皇子,但是那又如何,张家如今的富贵,足够保女儿一生无忧。

凡是皇帝赐婚,婚礼皆由礼部筹备,礼部尚书崔氏刚接到皇帝的旨意时,头疼无比。

这大婚该怎么办?

若是风风光光的办,一不小心碍了皇帝的眼,自己小命便要不保;若是草草了事,张家那里未必愿意,毕竟新嫁娘是张家二房独女。

万般苦恼之际,兆喜解了他的忧虑,兆喜特地来了一趟礼部,说是奉陛下旨意,让崔尚书务必风风光光的办好明安王与张小姐的婚礼,因为帝后会在当日去槐园观礼。

崔尚书得了旨意,自然尽心尽力,不在话下。

大婚定于七月初八,乞巧节第二日。

七月初七夜,皇后要率领后宫众妃行拜月礼,往年因为楚梓兮身子不好,且这个时节的夜里渐泛了些凉意,元郇便让她免了此礼。

今年照例,元郇要取消这拜月礼,可楚梓兮却以为青贵妃肚子里的龙子祈福为由,举行拜月礼。

她既然有兴致,无论是何缘由,元郇自然都依着她。

除了青贵妃,楚梓兮还请了京中命妇和世家千金。

今年的乞巧节,注定与往年不同,因为这是楚梓兮正位中宫、母仪天下之后的第一次正式大宴,兰轻和云摘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事事但求完美。

皇后的第一次大宴,京中命妇皆兴致勃勃,因为有些命妇是连皇后的面都没见过的,京中盛传,皇后姿容绝世,倾国倾城,乃天下第一美人。

多少人挤破了脑袋都想一睹芳容,却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大好时机就在眼前,自然要好好抓住。

乞巧节拜月礼只许女子参加,男子不得入内。

拜月礼在御花园内一处极大的空地上举办,开宴前一个时辰,便有宫女太监抬了几十张桌案来,每张桌案上都放了数盘蜜饯瓜果,糕饼点心。

京都城的女子都爱吃甜食。

开宴前半个时辰,已经有命妇到了,她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兴高采烈。

开宴前一刻钟,不远处传来太监的通传,“青贵妃娘娘驾到。”

命妇小姐们极为默契的让出一条道路,纷纷行礼问安,“妾身(臣女)等给青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张青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撒花烟罗衫,外罩一件同色披风,盘了百合髻,发髻上簪着一支白玉花簪,旁侧又用几朵黄花点缀,如此装扮,使她本就清丽的脸庞更加秀美,站在一堆穿红戴翠的女子中格外的引人注目。

更别提那用宽大的衣裙怎么也遮不住的高高隆起的腹部。

张青茹淡笑道,“免礼。”

随后便有数名与张家交好的命妇上前,先是嘘寒问暖、热情关怀,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这一套,张青茹很是受用。

直到楚梓兮出现。

楚梓兮来的时候并未让人通传,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张青茹身上,所以未曾有人注意到她。

直到她走的近了些,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某位命妇才认出了她,慌慌忙忙的下跪,高呼,“妾身参见皇后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这一声请安,惊了不少人。

众人来不及细想,纷纷跪下。

楚梓兮没有说话,径直走向主座,随后坐下。

随后默了片刻,楚梓兮才开了口,“平身。”

在这一堆莺莺燕燕中,楚梓兮很轻易的便寻到了张紫烟,张紫烟最爱红色,衣裙颜色红色居多,今日她便穿了红色,格外引人注目。

楚梓兮一来,方才热闹的气氛便全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静默,众人落座之后,颇为拘谨,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张青茹很快便开口打破了僵局,“承蒙殿下恩德,许了今年的拜月礼,才让臣妾和闺中姐妹们得以今日一见。”

楚梓兮最不爱听这些奉承之语,可再不爱听,也得有人解了如今这僵局才行,“今日是为了给你腹中皇子祈福,待会儿你可要好好拜谢月神。”

张青茹又是一笑,“臣妾谢殿下。”

“臣女与殿下多年未见,殿下姿容竟更胜从前,”坐在张青茹身旁的张紫烟起了身,举起杯盏,笑语盈盈道,“臣女敬殿下一杯。”

“本宫想着你明日大婚,今夜兴许不回来,没想到竟来了。”

“殿下设宴,臣女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不来。”

楚梓兮也举杯示意,轻轻抿了一口,再抬头却见张紫烟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即笑道,“少饮些酒,免得明日王爷掀开盖头,发现新娘子醉醺醺的,到时候便是本宫的不是了。”

满堂响起命妇们起哄的笑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