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叶昭所料,府试并没有刷下他,甚至他依旧保持了第一的好成绩。
古称取得县试、府试和院试的案首为小三元,乡试、会试和殿试为大三元,从县试到会试均为第一的被称为六元及第。
在叶昭了解的历史中,这个世界大梁还没有六元及第的才子,即使前朝存在将近四百年,六元及第的不过两位,还隐隐有潜规则的传闻。
叶昭过了府试,身上也算有了童生的功名,虽说没什么太大的特权,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叶昭的科举之路绝对不会止步于小小童生。
“叶小兄弟,今年八月的院试可要参加?”一位衣着富贵的小少爷挡在叶昭面前。
“参加。”叶昭脸上的表情很传神,似是在问“怎么了”。
叶昭如此简洁的回答让他一愣,正确的操作不该是表示一下谦虚然后表示试一试吗?
这位小少爷是京城余家的孙少爷余旻,由于科举返回原籍考试。
余旻本以为在这里自己的水平怎么着也能占个第一,没想到遇到一个有趣的人。
叶昭见拦住自己的人在发呆,移了移走了。
叶昭盘算着一次将院试过了,今年正好有院试,而且明年还有乡试。
苏九迁没有叶昭这么厉害,在府城也能站据案首的位置,好在位置排在中上,也算没白读书。
只是喜悦过后,就是心虚,府试这么难刷掉这些人,院试岂不是更可怕。
“怎么了?”叶昭察觉出苏九迁有心事。
苏九迁放下那把装13时用的扇子,语重心长地说道:“有点紧张,我要不要再等两年,有把握再考院试。”
“试试吧,最好今年通过院试,否则等下一届又要一两年。而且明年就是大考之年,若是错过又要三年。”叶昭劝道,苏九迁是他亲自教出来地,不说远的,一个院试绝对没问题。
苏九迁拿起茶盏喝了一大口茶水,“今天堵你的没事吧?”
叶昭摊摊手说道:“户部侍郎余家的小少爷,不知道怎么看上了我。”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的?”苏九迁有些无奈,人家苦心孤诣的想和你打擂台,拿走院试案首的称号,谁料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华西村,有苏家暗中帮衬,叶家人很快打开庆安县的市场。
蒸馏酒还有一种用途更广泛的地方,那就是酒精。但叶昭并没有多说,酒精应用更广泛的还是要在战场。
府试过后,天气已经热起来,坐马车甚是煎熬。
叶昭从信中得知家里一切都好后,拜托返乡的学生给家里带了封信和一些府城的特产。
八月就要参加院试,即使是叶昭都不敢大意的说“随便考考”就能过的话,况且他追求的也不是能过就行。
就这样,叶昭要留在府城。
府城的信息到底是发达,叶昭拜访拜访府学的夫子,看看书肆的新书,再帮一帮苏九迁,时间倒也飞快。
只是和之前不同的是,身边又多了一个余旻。
没办法,余旻实在是太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