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1 / 1)江城花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正值盛夏,瓜果飘香,丰收喜庆。

大庸朝京都定昌城也因这份欢欣热闹起来。

大庸不收进城税,周边村落城镇里的百姓闲暇之余总爱到城内逛逛,探探粮价物价。来得勤了,总能逮着机会将家里才收的新粮卖个好价钱。

定昌城北的长华街上,一辆朱盖八宝香车缓缓而行。

沈默言坐在马车里,耳边充斥着小商贩的吆喝声,路人的询价声,以及车马轱辘声,行路人的声音。不由好奇揭开马车帘子,一阵清风扑面而来,外头车水马龙,行人挨山塞海,比肩继踵,热闹非凡,街道边的小摊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新奇小物件,都是沈默言没见过的。

“这里是长华街,离北门最近的一条街,这条街上的商铺多半是买卖些粮食菜蔬布匹等寻常百姓家用的常见物什。”

见沈默言看得出神,身边的红衣丫鬟出言与她介绍。

另外一边的绿衣丫鬟皱着眉头,嫣红的小嘴抿成了一条线,一脸的苦大仇深。

“也不知道忠勇候府是个什么章程?往常席妈妈来,我看着方向走的也不是北门,怎么今儿来接姑娘倒走起北门了?”

“你这丫头满口胡吣些什么呢?普惠寺在定昌北边,不走北门,还要绕道走南门不成?”

同车的魏妈妈小心地覻着沈默言的脸色,嗔了一句。要说翠袖这丫头就是不如红袖稳重。

萧家勋贵之家,萧家正养病的老侯爷早年随着圣上征战沙场,那是为皇帝卖过死命的,说一句简在帝心也不为过。

沈家虽也昌盛过,可如今只剩姑娘和少爷两个小主子了,势单力薄不说,又是投奔萧家去的,有什么不好的到了地头关起房门说几句也就罢了,这在半路上嚷嚷出来,能有什么好?

定昌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不必多说,只有皇宫和各大王府以及公主府属于内城。

外城分四个城区,大庸朝的开国勋贵元老多半住东城,文人雅士,清流人家荟聚南城,西城住着商贾富户。

住在北城的大多是些穷苦人家,北城有水运码头,会聚了一大帮子帮闲力士扛货维生。

北城鱼龙混杂,治安混乱那是出了名的。一般有些底蕴的人家下人都嫌弃腌臜,不肯走这一方。

这会倒叫自家走这条路,这不就是给自家姑娘少爷脸子瞧吗?

明明也是他家三催四请的殷勤来接,到闹得好像是沈家扒着他们了。

“分明从东门更近便些……”

那翠袖不服气地犟嘴,却在红袖的瞪眼下,忿忿地消了音。

沈默言心里明白,翠袖说的不错,这忠勇候府怕不是那么好去的。

普惠寺说是在定昌北边,其实走东门也是一样的距离,忠勇侯府在东城中心位置,走东门显然更方便些。

明明有好走的近路不走,偏走不好走的远路,不得不说,这个下马威是给的足足的。

在城里兜兜转转了近两个时辰,在沈默言几乎昏昏欲睡之时,突然感觉到马车的轮子在什么东西上一磕,马车微微一震,停了下来。

到了!

沈默言精神一振,坐直身子,任由两个丫鬟将有些散乱的衣衫整理一遍。

果不其然,马车外头传来声招呼。

“沈姑娘,请下车吧!”

马车直接停在二门外,沈默言扶着魏妈妈的手下了马车。环顾四下,这才发现少了一人。

“沈大爷往外院拜见我们侯爷去了,姑娘不必挂心,且随我进去,老夫人和侯夫人正等着你呢!”

这个妈妈沈默言是认得的,这是忠勇侯府萧老夫人身边的柯妈妈,曾受老夫人差遣,在沈默言的母亲秦氏灵前上过香,不久前,沈氏兄妹出孝,为秦氏做道场时,也是她出的面。

三年前萧老侯爷退隐养病,由长子萧博承了爵。

圣上感念老侯爷当年为他出生入死效死命的情分,让萧博不降等袭了爵。

柯妈妈口中的侯夫人说的就是萧博的妻子汤氏了。

沈默言跟着柯妈妈穿过垂花门,一路往前,走了约莫有一炷香的时间,这才转到一处院落。

这个院子虽舒朗宽阔,位置上却稍显偏了一点,想来应当是忠勇侯府老侯爷夫妇住的寿安院了。

柯妈妈跟门口看门的婆子打了招呼领着沈默言进了院子,廊下打帘子的丫鬟忙打起帘子通报,“沈姑娘来了!”

忠勇侯老夫人看起来十分和气,保养得当,一点也不像有年近六十岁的年纪。对沈默言亦很是亲和,“言丫头快过来,我瞧瞧!”

沈默言依言上前见礼,“见过老夫人。”

萧老夫人执起沈默言的手,细细打量,“好孩子别见外,叫我姨祖母,这一晃眼,你都出落成大姑娘了。你祖母泉下有知,也能安息了。”

说着还抹了一把眼泪。

说起沈默言的祖母,与萧老夫人还是两姨姐妹呢,要论起来萧沈两家也算得上是亲戚了。当然,这俩表姐妹之间其实也没什么深厚情谊就是了。

自打当年沈家败落了,京里那些亲朋旧友都恐避之不及,就连沈默言祖母马氏的娘家也与沈家断了来往,更别提萧家这等远亲了。

哪怕是求到萧家门前,靠的也不是和萧老夫人这点亲戚情谊。

忠勇侯府老侯爷年轻的时候征战四方,曾受过重伤,伤了底子,早年年轻力胜时尚且不显,年迈后便出了问题,需要灵药续命。

秦氏得知此事,病中辗转给萧家递了话,沈家手里有一株千年雪莲,可送于萧家。

秦氏所求,不过是她走后两个孩子能得忠勇侯府一点庇护,安平度日。

这抬抬手的事,萧家自是一口应下。

取了灵药后也没食言,秦氏死后,忠勇侯府的下人帮着沈家兄妹打理了后事,后来更是将兄妹两个接了进京。

沈氏兄妹在京城北郊的普惠寺旁租了宅院守了三年孝。

这不,才出了孝,忠勇侯府就急急派了人来接了沈氏兄妹入府。

“看我,一时情动,倒耽搁你们姑侄相见。言儿,快来见过你姑姑。你们姑侄也多年未见了吧!”

早已在一旁等候多时的婉约丽人闻言便红了眼圈。

沈家长房这一支如今除了沈默言和沈贺年兄妹,还有一个就是眼前的沈婉了。

沈婉是兄妹两个的亲姑姑。多年前做了忠勇侯府二老爷萧应的妾室,沈家离京后再也没了联系。

秦氏临死前托孤萧家,大半原因就在沈婉身上了。

无论如何,沈婉总还是孩子们的亲姑姑,依傍着忠勇侯府的势力护两个半大孩子周全还是能做到的。

沈婉肤色莹白如玉,眉下是脉脉含情的眼眸,乌油黑亮的秀发梳了个燕尾髻,发髻上只配了两三样首饰,很是简洁大方。气色极好,虽已年过三十,看着倒像二十出头的年纪。看来这些年在忠勇侯府过得不错。

入京三年多,这还是沈默言头一次见着沈婉的面,要说对这位素昧蒙面的姑姑有多深厚的感情,那倒真没有。

沈默言观察沈婉时,沈婉也同样打量着这个侄女,十四岁的花季少女,明眸皓齿,亭亭玉立,单身上那股子鲜活劲儿就让人心生向往。

沈婉十分动容地握着沈默言的手,才要开口,廊下侍候的丫鬟进来说,二夫人来了。

沈婉微微皱下眉头,神色微敛,她来做什么?

要说整个忠勇侯府最不待见沈家的,那可就非萧二夫人何氏莫属了。

萧老夫人心里有数得很,“你不是要给贵妃准备生辰贺礼吗?此时过来做什么?”

“看母亲说的,我们老爷房里的沈姨娘娘家来人了,我这做主母的不得露个面,好叫沈家拜个真佛呀!再说了,大嫂子不也在吗?”

何氏慢悠悠地摇着手里的团扇,话里带着沈家,眼睛却没往老夫人身旁的沈婉姑侄两个瞥上半眼,嫌恶之意溢于言表。

萧老夫人心里堵的的直运气,早上说了让何氏也来见见沈家兄妹,好歹是人家的灵药救了老侯爷的命呢,她到好,一句要给她那贵妃姑姑准备生辰礼,没空见什么杂七杂八的下等人,“你大嫂这会子在这儿,只因她对老侯爷的一片孝心。这份心,你有吗?”

何氏悻悻,眼波一转,“我也是想为母亲分忧才来的。这是沈大姑娘吧!这小模样长得可真水灵,和沈姨娘比也不差什么了。可许了人家了没有?来了就在府里安心住着,不要想七想八,更不要把市井上的那些个小把戏带进来了。”

沈默言就笑,“夫人说笑了,我不过是多年不曾见过姑姑,过府探望一番。没想到因此引起夫人误会,倒是我的不是了。”

大夫人一怔,看了同样讶异的沈婉一眼,沉默不语。这沈大姑娘性子和她姑姑倒是大不一样,硬的有些扎手。

萧老夫人哪能放她走?自是要极力安抚的。药已经给老侯爷用了,虽说以后也只能将养着吧,好歹命是保住了。

不管怎么样,沈家对萧家那就是有恩的,这人家小姑娘头一回进家门就被挤兑走了,萧家还不得成为京城里忘恩负义的典范呀。

沈默言只是咬定不松口,趋利避害那是人的本能,明显萧家不是个安逸的所在,自家何必讨这个嫌。

沈贺年进来给老夫人请安时,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情景。

得知缘由,沈贺年自是站自家妹妹那头的,“正当如此才是,老夫人,我已成人,借住侯府到底不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又不是宅院太小住不下!说到底,还是觉着何氏给他妹妹委屈受了,不乐意了。

“年哥儿,心疼妹妹没错儿,可也得心疼心疼你姑姑呢,这么多年没见过娘家人,你这一来就要走,可不就是把她的心也捥走了。”

忠勇侯夫人汤氏辗转把话圆回来。

“姑姑若是想我们了,便叫人给我送个信,我再带妹妹来瞧你就是了。”

反正不受这个闲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