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三刻,宫门即将下钥,一干内侍立在建阳宫外等待着。远处一驾马车晃悠悠的过来。立时围了上去。
“车内可是武陵公主?”领头的内侍发问。
“正是公主千岁,速速开门,不要误了公主回鸾。”车内传来一个老妇的声音。
“原来是许嬷嬷。宫内已经等候多时,皇后命我等在此恭候。”
宫门大开,马车进了宫城。
“启奏陛下,皇后,太子殿下。武陵公主求见。”
“快传。”
话音未落。一袭明黄色宫装的少女飞奔入永安殿。
“父皇万安,母后万安,太子哥哥万安。玥儿回来了。”
正是武陵公主,长孙玥。
“孤的宝贝公主,你可算回来了。”
皇帝宠爱的望着女儿,抚摸着武陵公主的方才急匆匆梳好的发髻。
“还不快过来,你父皇等你多时了。”
皇后在旁边佯怒。
“将要及笄的人了还是如此顽皮,以后要找个厉害的驸马,才能镇得住你。”
武陵一听,立刻倚到一旁太子的身上撒娇。
“太子哥哥救我,母后不要我了。”
太子大笑。
“好玥儿,莫要闹了。母后怎舍得把你嫁出去。只是要你听话,不要在宫外玩的太晚罢了。”
“那鱼市书塾当真如此有趣?引得我家公主日日流连忘返。”
皇后对武陵在外的行程了如指掌。
“怕是有什么青年才俊,潘安宋玉,勾了咱们的公主的魂去,才不舍得回宫来吧。”
太子在一旁打趣。
长孙玥直起身来坐到自己的坐榻上。
“我是一片孝心,天地可鉴。母后,我今日又新学了炙鱼的做法,明日做给您尝尝。”
皇后慈爱的望着公主,点了点头,“好。”
“太子选侍读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端坐上位的皇帝发问。
“回禀父皇,已定于明日在太学进行终选。”
“太子侍读,选的不是陪你读书的人。是未来的辅政重臣,关系到百姓生计的大事。宏儿要慎重。”
“切记不能以个人好恶为准。多听太傅太师的评判,文采固然重要,然对百姓民生的考量也要重视,不可懈怠。”
太子起身下拜。
“儿臣谨记。”
是日,太子偕太傅太师一众人端坐于太学正厅。下方十名年轻士子对坐于厅前。廊外熙熙攘攘,都是来观摩盛景的学子。
“让一让,让一让。”
一个瘦弱学子掩着口鼻,一个劲儿的往前挤。众人不满,有人斥责道,“身为太学学子,怎的连先来后到的规矩都不懂,你是哪个家族出来的。”
这挤进人群的学子不是别人,正是长孙玥。
她顾不得别人的指点,一心想往前挤,想着看看哪个学子能有幸得太子太傅们的垂青。
却不料被人一把揪住,扯着衣衫往旁边拉。她心急万分,又不敢大声嚷叫,怕被旁人识破。心生一计,一脚踹向那人腿骨。只听那人“诶呦”一声惨叫。
“玥儿莫踢,是我。”
声音很是熟悉。
待到了正厅一墙之隔的耳房,长孙玥才看清此人的脸。
“七哥,怎么是你。”
正是七皇子长孙宜。
只见七皇子坐在塌上揉着腿,做出痛苦不堪的表情。
“今日这样大的热闹,怎么能不来看。”
“这堂下坐着的学子,没人比你七哥我更熟悉他们的底细了。”
“倒是你,平日里厮混在学堂就罢了,今日还往这男人堆里挤,看我不回去跟母后告你的状。”
长孙玥立时扑在七皇子身上。
“七哥最疼我了,不会跟母后告状的对不对。”
众多皇子中,唯有七皇子和长孙玥是一母所生,二人年岁又相近,自小便比其他兄弟更亲近些。
长孙宜“哼”了一声,长孙玥心领神会。
“今晚回宫,玥儿亲自下厨,给七哥做全鱼宴。”
长孙宜这才将腿放下,拉着妹妹隔着窗看外面的学子。
“那头排东侧的,是忠毅侯世子司徒恒,才学倒是有几分,京城纨绔里的翘楚,太子哥哥一定不会选他。”
“西侧这位,是云州来的学子蒋琬,满腹经纶,就是为人过于死板,不过做官到是块好材料。”
“那个穿的一身红像是要去迎亲的学子,是宰辅大人家的二公子濮阳进,文采一般,京城里哪家的闺秀容貌最美,他可是门儿清。”
长孙玥听到这里,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嫡亲兄长,感叹平日里真是小瞧了他的学问。
“他后面那个穿水墨竹衫的是哪里来的,我竟没见过。”
长孙玥闻言探头过去瞧,大惊。竟然是他。
福盛坊书塾的教书夫子,褚玉生。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正当此时,褚玉生站起来向堂上行礼。
“东阳郡侯钟离钰,拜见太子殿下,太傅大人,太师大人。”